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5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35‑47、单体10‑15、绝缘导热体30‑50、光引发剂2‑4、助剂2‑5。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决绝油墨导热性不佳的问题,又同时可解决导电性问题。

A light curing ink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
技术介绍
紫外光固化油墨(UV油墨)是指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油墨内的连接料发生交联反应,从液态变为固态完成固化的油墨。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具有节能、无溶剂排放、不污染环境、生产效率高、适用于热敏承印物、印品性能优异、设备投资低等优点,在纸张、塑料金属、漆膜等承印面上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现有印刷工艺,油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逐步提升。UV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voc低的特点,使用丝网印刷工艺的UV油墨现今较为广泛使用,而普通油墨的绝缘性能一般,同时导热性不佳,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但却有较高的导热性质的丝网印刷UV油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35-47、单体10-15、绝缘导热体30-50、光引发剂2-4、助剂2-5。进一步的,所述齐聚体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热体为纳米碳化硅、纳米氮化硼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硅氧烷,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醚,所述流平剂为氨基改性聚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中原料,可采用现有技术获得,优选的,本专利技术原料应符合下表特性。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齐聚体,单体,、绝缘导热体加入容器里后进行分散。分散20分钟后将助剂加入中高速分散10min,高速分散完成后逐步添加茶多酚到容器中进行第二次高速分散,第二次分散的时长为15min,第二次分散完毕后,将容器转移到避光条件下加入光引发剂,加入光引发剂后搅拌10min,搅拌完毕进行出料,按重量份数计:齐聚体35-47、单体10-15、绝缘导热体30-50、光引发剂2-4、助剂2-5。本专利技术中,将齐聚体和绝缘导热体与上述组分进行混合,可制得粘度适宜的绝缘散热油墨,提高绝缘散热油墨的施工性能,使其不易出现堆漆现象,同时,制得的绝缘散热油墨成膜性能优异,各原料组份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树脂基体内,提高绝缘散热油墨的稳定性、耐候性能和机械性能,且成膜后的墨层具有优异绝缘性能,高导热系数以及高附着力,性质稳定的绝缘散热油墨更有利于贮存。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是通过大量创造性试验,选取组分以及剂量,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分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通过本申请的实验效果测试可以发现,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油墨的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技术效果是意想不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本专利技术可决绝油墨导热性不佳的问题,又同时可解决导电性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45.8、单体14.4、绝缘导热体33、光引发剂3.3、助剂3.3。进一步的,所述齐聚体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两种的组合,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22份、聚酯丙烯酸酯23.5份。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热体为纳米氮化硼。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1.3份、消泡剂1份、流平剂1份。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硅氧烷,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醚,所述流平剂为氨基改性聚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制备得到。实施例2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35、单体10、绝缘导热体30、光引发剂2、助剂2。进一步的,所述齐聚体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热体为纳米碳化硅。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0.7份、消泡剂0.7份、流平剂0.6份。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硅氧烷,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醚,所述流平剂为氨基改性聚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制备得到。实施例3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47、单体15、绝缘导热体50、光引发剂4、助剂5。进一步的,所述齐聚体为聚酯丙烯酸酯。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异丙基硫杂蒽酮。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热体为纳米氮化硼。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1.5份、消泡剂1.5份、流平剂2份。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硅氧烷,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醚,所述流平剂为氨基改性聚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制备得到。实施例4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39、单体12、绝缘导热体35、光引发剂2.8、助剂3。进一步的,所述齐聚体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两种的组合,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26份、聚酯丙烯酸酯13份。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两种的组合,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7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5份。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异丙基硫杂蒽酮。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导热体为纳米氮化硼。进一步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1份、消泡剂1份、流平剂1份。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硅氧烷,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醚,所述流平剂为氨基改性聚丙烯酸酯。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制备得到。实施例5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齐聚体43、单体13、、绝缘导热体44、光引发剂3.5、助剂4.2。进一步的,所述齐聚体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两种的组合,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21份、聚酯丙烯酸酯22份。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为季戊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齐聚体 35-47、单体 10-15 、绝缘导热体 30-50、光引发剂 2-4、助剂 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齐聚体35-47、单体10-15、绝缘导热体30-50、光引发剂2-4、助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齐聚体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高导热的光固化油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晏向新国孙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韵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