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45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塘一侧的沉淀池、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第二潜流湿地和集水池;沉淀池侧壁上方设进水孔,顶部设溢流缺口;池塘养殖水槽内的集污区通过排污管和水泵与沉淀池进水孔连通,沉淀池溢流缺口所在的侧壁下方与平流湿地一端连接,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第二潜流湿地和集水池依次连通,集水池侧壁上部设溢流孔,溢流孔与池塘连通;平流湿地内种植水生植物;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5‑8cm规格石子、瓜子片和粗沙。该装置可因地制宜与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系统配套,湿地的长宽可根据地形条件来调整,具有节地节水、结构简单、运行费低,维护方便,污物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是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宗旨的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也是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广的水产养殖新模式之一。其中“池塘水槽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在池塘中设置前后分别带有气提推水和集排污装置的矩形水槽,鱼在水槽中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池塘作为水质生态净化区。池塘水槽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核心之一就是污物的移除和处理。目前,对池塘养殖水的净化处理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直接排到另外一个池塘或水域让其缓慢沉淀分解;②经过一个简单沉淀池沉淀后再回到池塘净化区;③采用另一组工业化设备把沉淀物浓缩分离,干物质用作肥料。上述处理方式都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种直排沉淀分解方式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净化时间长,而且排出的水不用水泵无法回到原池塘系统,造成水资源浪费;第二种方式只是简单沉淀,对污物处理不彻底,溶解在水中的含有高浓度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得不到有效降解,回到净化区后仍然加重系统负担,继续造成污染;第三种方式处理设备昂贵、运行费用太高,该方式仅在国外试验场使用,无法推广到大规模池塘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池塘养殖水的净化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技术方案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塘一侧的沉淀池、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第二潜流湿地以及集水池;沉淀池侧壁上方设有进水孔,顶部设有溢流缺口;池塘养殖水槽内的集污区通过排污管和水泵与沉淀池上的进水孔连通,沉淀池的溢流缺口所在的侧壁下方与平流湿地的一端连接,平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一潜流湿地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隔墙,第一隔墙上部设有一排隔墙通孔,第一潜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二潜流湿地的一端通过第二隔墙连接,第二隔墙的高度低于隔墙通孔到第一隔墙底部的高度,第二潜流湿地的另一端与集水池通过第三隔墙连接,第三隔墙的高度不高于第二隔墙高度,第三隔墙上设有缺口,第二潜流湿地与集水池通过缺口连通,集水池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与池塘连通;所述平流湿地内种植有水生植物,平流湿地底部铺设有网布作为生物附着基;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有5-8cm规格石子、瓜子片和粗沙。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进水孔设置在切线方向上。这样可以保障水流呈切线方向进入,然后入水带动整个沉淀池水旋转从而加速沉淀。进一步,所述水生植物为水葫芦和空心菜。进一步,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内,石子、瓜子片和粗沙的厚度比为6:1:1。进一步,所述平流湿地的宽度与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相同,所述平流湿地的长度大于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的长度比优选为12-18:5-8:5。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方法:利用上述净化装置,启动水泵后,养殖水槽的集污区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内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溢流缺口进入平流湿地,在平流湿地内进一步缓慢沉淀,并经湿地里的水生植物吸收和生物附着基吸附降解,得到的清水经第一隔墙上的隔墙通孔进入第一潜流湿地,在第一潜流湿地内进一步吸附净化后从第二隔墙顶部流入第二潜流湿地,经进一步吸附净化后从缺口流入集水池,最后净化后的水从集水池上部的溢流孔流入池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其可便宜地设置在待净化池塘的池埂或边角空地,与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相配套。平流湿地的生物浮床栽种水葫芦和空心菜实现对氮、磷、钾、钙等多种无机元素的富集,从而净化水体。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的长宽可根据地形条件进行调整,装置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并且整个运行过程无需二次动力消耗,运行费用低廉。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对池塘养殖水进行净化,净化时间短,沉淀池内的沉积物可以清理出来一次直接堆放发酵用作蔬菜或植物栽培的肥料,净化后的水直接回到池塘,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零排放,并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沉淀池;2-平流湿地;3-第一潜流湿地;4-第二潜流湿地;5-集水池;6-第一隔墙;7-第二隔墙;8-第三隔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塘一侧的沉淀池1、平流湿地2、第一潜流湿地3、第二潜流湿地4以及集水池5;沉淀池侧壁上方设有进水孔,顶部设有溢流缺口;池塘养殖水槽内的集污区通过排污管和水泵与沉淀池1上的进水孔连通,所述沉淀池1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3m,深1.2m,进水孔设置在切线方向上,这样可以保障水流呈切线方向进入,然后入水带动整个沉淀池水旋转从而加速沉淀;平流湿地2、第一潜流湿地3和第二潜流湿地4位于池塘边池埂上,下降30cm后在顶部开成倒梯形沟,顶宽3m,底宽2m,深50cm,总长度78m,其中,平流湿地2长45m,第一潜流湿地3和第二潜流湿地4分别长18m和15m;沉淀池1的溢流缺口所在的侧壁下方与平流湿地2的一端连接,平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一潜流湿地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隔墙6,第一隔墙6上部设有一排隔墙通孔,第一潜流湿地3的另一端与第二潜流湿地4的一端通过第二隔墙7连接,第二隔墙7的高度低于隔墙通孔到第一隔墙底部的高度,第二潜流湿地4的另一端与集水池5通过第三隔墙8连接,第三隔墙8的高度低于第二隔墙7高度,第三隔墙8上设有缺口,第二潜流湿地4与集水池5通过缺口连通,集水池长宽各2m,深40cm,集水池5的两侧侧壁上部各设有溢流孔,溢流孔通过向池塘内向下倾斜的溢流管与池塘连通;所述平流湿地底部铺设部分网布作为生物附着基,平流湿地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水葫芦和空心菜(长45m的平流湿地中,前面长30m段栽种水葫芦,后面长15m段载种空心菜,水葫芦和空心菜对氮、磷、钾、钙等多种无机元素有较强富集作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有厚度30cm的5-8cm规格石子、厚度5cm的瓜子片和厚度5cm的粗沙。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方法:利用上述净化装置,池塘养殖水槽的集污区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和水泵进入沉淀池1,污水在沉淀池1内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溢流缺口进入平流湿地2,在平流湿地2内进一步缓慢沉淀,并经湿地里的水生植物吸收和生物附着基吸附降解,得到的清水经第一隔墙6上的隔墙通孔进入第一潜流湿地3,在第一潜流湿地3内进一步吸附净化后从第二隔墙7顶部流入第二潜流湿地4,经进一步吸附净化后从缺口流入集水池5,最后净化后的水从集水池5的溢流孔流入池塘。本专利技术的净化装置可以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对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第二潜流湿地的总长度和宽度做适当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或加宽人工湿地。该设施可因地制宜与池塘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池塘一侧的沉淀池、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第二潜流湿地以及集水池;沉淀池侧壁上方设有进水孔,顶部设有溢流缺口;池塘养殖水槽内的集污区通过排污管和水泵与沉淀池上的进水孔连通,沉淀池的溢流缺口所在的侧壁下方与平流湿地的一端连接,平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一潜流湿地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隔墙,第一隔墙上部设有一排隔墙通孔,第一潜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二潜流湿地的一端通过第二隔墙连接,第二隔墙的高度低于隔墙通孔到第一隔墙底部的高度,第二潜流湿地的另一端与集水池通过第三隔墙连接,第三隔墙的高度不高于第二隔墙高度,第三隔墙上设有缺口,第二潜流湿地与集水池通过缺口连通,集水池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与池塘连通;/n所述平流湿地内种植有水生植物,平流湿地底部铺设有网布作为生物附着基;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有5-8cm规格石子、瓜子片和粗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池塘一侧的沉淀池、平流湿地、第一潜流湿地、第二潜流湿地以及集水池;沉淀池侧壁上方设有进水孔,顶部设有溢流缺口;池塘养殖水槽内的集污区通过排污管和水泵与沉淀池上的进水孔连通,沉淀池的溢流缺口所在的侧壁下方与平流湿地的一端连接,平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一潜流湿地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隔墙,第一隔墙上部设有一排隔墙通孔,第一潜流湿地的另一端与第二潜流湿地的一端通过第二隔墙连接,第二隔墙的高度低于隔墙通孔到第一隔墙底部的高度,第二潜流湿地的另一端与集水池通过第三隔墙连接,第三隔墙的高度不高于第二隔墙高度,第三隔墙上设有缺口,第二潜流湿地与集水池通过缺口连通,集水池侧壁上部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与池塘连通;
所述平流湿地内种植有水生植物,平流湿地底部铺设有网布作为生物附着基;所述第一潜流湿地和第二潜流湿地内由下到上依次铺设有5-8cm规格石子、瓜子片和粗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进水孔设置在切线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养殖水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王龙史文竞朱传坤常国亮吴楠潘正军丁怀宇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