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和体积轻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并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领域。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它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商用化电池可以达到330~340mAh/g。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表征的比容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自从2000年,Poizot等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纳米尺度的过渡金属氧化物MO(M=Co、Fe、Ni或Cu)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过渡金属氧化物就被认为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的候选者,并被广泛研究。以Co3O4为例,研究发现其理论比容量为890mAh/g大约是石墨的两倍,具有非常高的可逆容量和容量保持率。但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非常差的导电性,初始循环过程产生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导致非常大的不可逆容量,关键之处是在于充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钴溶于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中,然后超声30分钟,得到一定浓度的蓝色的乙酸钴溶液;/n2)用适量的定量滤纸浸泡在上述的蓝色的乙酸钴溶液中24h;/n3)将上述滤纸转移到氨水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h后,取出干燥,其中氨水和水的体积比为1:40;/n4)将上述干燥后的滤纸置于坩埚内,然后将坩埚放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氛围下600~800℃烧结3~4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n所述Co(II)离子的浓度为20~60mmol/L;/n所述反应的溶剂、试剂或原料均为化学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钴溶于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中,然后超声30分钟,得到一定浓度的蓝色的乙酸钴溶液;
2)用适量的定量滤纸浸泡在上述的蓝色的乙酸钴溶液中24h;
3)将上述滤纸转移到氨水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h后,取出干燥,其中氨水和水的体积比为1:40;
4)将上述干燥后的滤纸置于坩埚内,然后将坩埚放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氛围下600~800℃烧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