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输送装置、作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41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一种集料输送装置,用于集料仓内物料的转运,包括集料斗、输料组件和中隔墙,集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输料组件的上料端与落料口对应设置;集料斗和输料组件分别设置在中隔墙的两侧。一种集料输送作业系统,包括集料仓、如上述的集料输送装置、布料机和拌合站,集料斗和中隔墙设置在集料仓内;输料组件的出料端与布料机对应设置;布料机与拌合站之间设置有上料设备。一种集料输送作业系统的施工方法。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高效实用,能够实现密封、便捷、环保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优化了作业施工工艺。

Aggregate conveying device, oper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料输送装置、作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集料输送装置、作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粒料拌合站全密封运行势在必行。尽管人们开始对粒料拌合站集料的存储、拌和逐步实施全密封。但集料从大棚运至拌合站这一过程还主要依赖机械转运—用装载机从料棚内将集料铲起,运到拌合站布料机上方并倾倒,恰恰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扬尘,且机械运转负荷较大,尾气排放量大,加上操作过程中使用机械较多(至少2—3台),运行过程中路线交叉反复,现场存在污染和一定安全隐患。同时,传统集料大棚的弊端还表现在:存料时用机械从开口一端向内推、铲,使用时由里向外铲运,即重复端起→倒车至大棚出口外→爬坡→向布料机料斗倾倒→后退调头→进料棚,机械运行强度高,操作手容易疲劳。以上问题,尽管也有人尝试改进,但终因没有从源头解决,缺乏现场实际经验或可操作性欠差等原因而半途而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集料输送装置、作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设计合理,高效实用,能够实现密封、便捷、环保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优化了作业施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料输送装置,用于集料仓内物料的转运,包括: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的上料端与所述落料口对应设置;以及中隔墙,所述集料斗和所述输料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隔墙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料输送装置,优选地,所述集料斗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左右对应设置的两侧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和侧挡板呈漏斗状布置,并在底部形成落料口;以及落料管,其设置在所述落料口上,并穿过所述中隔墙。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料输送装置,优选地,在相对设置的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的两侧挡板二者中,至少一者呈倾斜设置,并在相应的挡板上设置有震动器。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料输送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后端墙,所述前挡板为中隔墙,所述后挡板为后端墙,所述侧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隔墙和后端墙之间,所述侧挡板的两侧与所述集料仓的侧墙顶撑固定、或所述侧挡板的两侧设置有侧隔墙;所述集料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料口,在相应的所述落料口下部均对应设置有输料组件;所述落料管内设置有无轴螺旋叶片,在所述落料管的顶部设置有落料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无轴螺旋叶片喂料;在所述集料斗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筛网。所述输料组件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中隔墙密封连接;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的输送设备,所述输送管道密封包裹在所述输送设备外部;所述输送管道包括:下支撑部,其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与所述下支撑部匹配密封扣合。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料输送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架为固定支架或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下支腿、上支腿、设置在所述下支腿与所述上支腿之间的调节丝杠、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腿顶部的托架,所述下支撑部匹配支撑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活动支架包括呈倒V型设置的多组支撑杆、设置在多组所述支撑杆之间的加强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支撑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托架,所述下支撑部匹配支撑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支撑梁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和垫木。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料输送装置,优选地,所述输送设备至少为两台,各所述输送设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输送管道内,相邻两所述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过渡接头,所述过渡接头包括呈Z字型的接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接头本体两端的连接法兰。根据本专利技术集料输送装置,优选地,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的截面呈弧形槽状或U型槽状,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开口相对扣合密封设置;所述集料斗上部设置有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和所述输送管道上连通设置有除尘设备。一种集料输送作业系统,包括:集料仓;如上述的集料输送装置,所述集料斗设置在所述集料仓内;布料机,所述输料组件的出料端与所述布料机对应设置;以及拌合站,所述布料机与所述拌合站之间设置有上料设备。一种集料输送作业系统的施工方法,进行上述集料输送作业系统的布置施工,在集料仓内设置中隔墙;将集料斗布设在所述中隔墙的内侧;在所述中隔墙的外侧与所述布料机之间布设输料组件,调节所述输料组件,并完成与所述集料斗和布料机的对接;完成所述布料机与所述拌合站的连接;启动输料组件、布料机和拌合站,向所述集料斗内推送物料,进行调试、施工作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的各个设备支座难度小,易于采购和加工,组装快捷方便,可以重复使用,易于定型和推广,投入成本较小,效益提升明显,有助于施工效率和环境质量的提高,能够充分满足行业要求。2、本申请可以改变传统的拌合站在储存集料时用机械向大棚内推、铲,使用时再用机械向外转运至拌合站布料机上的做法,可有效地减少集料输送过程中的扬尘,减少机械作业时间,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降低尾气排放,环保效果显著。3、由于本申请运行过程中机械各自在大棚里分开操作,避免了以往的运行路线交叉,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操作手不易疲劳,并能够有效的降低粉尘的扩散,实现了独立区间作业,优化了作业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申请首先对传统的集料大棚(即集料仓)进行了创新设计,将运输道路和大棚入口设在后端,前端密封并靠近拌合站布料机,实现了集料仓的新的布置形式。料棚内的收拢装置设置灵活,可以使得漏斗上口尺寸和料棚宽度相同,将收拢板设置成单坡向内倾斜或折线形,具体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不锈钢板,也可以直接采用砌筑的方式,均能方便地将集料推送到落料管内。5、本申请的输送管道布设合理、抑制扬尘效果好。大棚中隔墙外安装圆形或方形断面的输送管道,管道内安装输送设备。输送管道可以分为不同的区段,进而分别与不同的设备对接,如通过设置端接头与中隔墙外侧相连,将外露的落料管封闭在管道内,管道中节段间以固定接头、活动接头或软管相连,一方面保障了变向时连接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保障其密封的效果和安装的便捷,输送管道整体均支撑在固定式或活动式支架上,形成固定或移动式管道,便于进行调节,实现整个系统的对位连接,并适应于不同的地形,适应性更强;输送管道的端部伸入拌合站布料机上方,实现集料输送装置的全密封。6、本申请的集料斗安装方便。通过中隔墙和后端墙的砌筑,能够在砌筑时在适当位置预埋连接螺栓,用以固定集料斗的支腿、侧挡板和前后挡板,具体位置根据设计现场确定。安装时如出现预埋螺栓产生过大偏位,易于补设纠正,或按实际位置在装置适当位置上放样,装、拆便捷;在进行中隔墙和集料斗的布置时,可以进行结构的强化,如在中隔墙的外侧设置顶撑,保障在推送物料时中隔墙和集料斗的稳定。7、本申请的输送管道用厚度适宜的钢板制成(冲压或弯制),分为上、下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集料仓内物料的转运,包括:/n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n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的上料端与所述落料口对应设置;以及/n中隔墙,所述集料斗和所述输料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隔墙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集料仓内物料的转运,包括:
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
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的上料端与所述落料口对应设置;以及
中隔墙,所述集料斗和所述输料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隔墙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包括:
前后对应设置的前挡板和后挡板;
左右对应设置的两侧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和侧挡板呈漏斗状布置,并在底部形成落料口;以及
落料管,其设置在所述落料口上,并穿过所述中隔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设置的前挡板和后挡板、相对设置的两侧挡板二者中,至少一者呈倾斜设置,并在相应的挡板上设置有震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墙,所述前挡板为中隔墙,所述后挡板为后端墙,所述侧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隔墙和后端墙之间,所述侧挡板的两侧与所述集料仓的侧墙顶撑固定、或所述侧挡板的两侧设置有侧隔墙;
所述集料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落料口,在相应的所述落料口下部均对应设置有输料组件;
所述落料管内设置有无轴螺旋叶片,在所述落料管的顶部设置有落料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无轴螺旋叶片喂料;
在所述集料斗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包括:
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中隔墙密封连接;
支架;以及
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的输送设备,所述输送管道密封包裹在所述输送设备外部;
所述输送管道包括:
下支撑部,其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上支撑部,所述上支撑部与所述下支撑部匹配密封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王力李媛媛王继波付磊孙新迪张明法周朝光任长明李培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第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