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40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3
一种在矩形箱体状的集装箱主体的底四角处设有角件的符合ISO集装箱标准的集装箱,其包括:一弹性件,向下蓄势,以便使角件从集装箱主体的下表面突出;一缓冲机构,用于缓冲角件的垂直方向的运动。集装箱可以在不降低堆码效率的情况下缓和装卸时的冲击,从而防止货物受损。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符合ISO集装箱标准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在收容货物的集装箱主体的底四角处具备缓冲器的集装箱是已知的(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的集装箱,可借由缓冲器缓和装卸时产生的冲击,从而防止收容于集装箱主体的货物受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第2013-233998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惟,专利文献1的集装箱的缓冲器被设置于根据ISO标准来布置的角件的外侧,因此,集装箱主体的宽度比符合ISO集装箱标准的集装箱(在下文中,称为“ISO集装箱”)宽。因此,使用专利文献1的集装箱时,相比使用ISO集装箱,会降低集装箱设置空间的利用率。具体而言,使用专利文献1的集装箱时,在横向并排的三个ISO集装箱上只能堆码一个专利文献1的集装箱,因此存在堆码效率降低、输送成本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在不降低堆码效率的情况下缓和装卸时的冲击,从而防止货物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集装箱是一种在矩形箱体状的集装箱主体的底四角处设有角件的符合ISO集装箱标准的集装箱,其包括:一弹性件,向下蓄势,以便使角件从集装箱主体的下表面突出;一缓冲机构,用于缓冲角件垂直方向的运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集装箱是ISO集装箱,因此可以在不降低堆码效率的情况下缓和装卸时的冲击,从而防止货物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将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堆码于相同标准的ISO集装箱上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将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堆码于相同标准的ISO集装箱上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表示设置于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的缓冲器的角件收纳状态的前视图;图4是表示设置于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的缓冲器的角件突出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设置于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的缓冲器的角件紧固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设置于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的缓冲器的角件收纳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的缓冲器被锁定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海上货物运输时的集装箱的堆码状态。图1所示的多个集装箱1,每一个都是相同标准的ISO集装箱。各集装箱1包括用于收纳货物的矩形箱体状的集装箱主体10。集装箱主体10的底四角处设有底角件(角件)21,顶四角处设有顶角件31。如图1所示,集装箱1被累积堆码成多层(图中例示为两层)。各层的集装箱1被并排设置。最底层的集装箱1被置于设置于集装箱船甲板上的定位连接梁50上,最底层的集装箱1以外的集装箱1则被堆码于下方的其他集装箱1上。最底层的集装箱1的底角件21与固定在甲板上的定位连接梁50紧固。堆码于其他集装箱1上的集装箱1的底角件21与其他集装箱1的顶角件31紧固。上述多个集装箱1中,至少一个集装箱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一实施形态的集装箱1-1和与此相同规格的其他集装箱1-2一对一地彼此上下垒积堆码。集装箱1-1在集装箱主体10的底四角处具备缓冲器20。缓冲器20包括螺旋弹簧(弹性件)22、油压阻尼器(缓冲机构)23、收纳机构24。螺旋弹簧22保持向下蓄势,以便使底角件21从集装箱主体10突出。油压阻尼器23用于缓冲底角件21的垂直方向的运动。收纳机构24是根据需要将底角件21收纳至集装箱主体10的机构。如图2所示,集装箱1-1被吊挂着,尚未接触作为堆码区域的其他集装箱1-2的状态下,底角件21从集装箱主体10的下表面10a突出。当集装箱1-1下降时,集装箱1-1的底角件21抵接其他集装箱1-2的顶角件31。然后,借由接受来自顶角件31的与集装箱1-1的负载相等的反作用力,底角件21被押入集装箱主体10中。两个集装箱1-1、1-2借由扭锁41彼此紧固。当底角件21被押入集装箱主体10中时,油压阻尼器23及螺旋弹簧22被压缩,从而缓和了上下集装箱1-1、1-2相互接触时的冲击。接下来,参照图3乃至图6,详细说明缓冲器20的结构及动作。如图3所示,在集装箱主体10的支柱11内设置螺旋弹簧22、油压阻尼器23、收纳机构24,由此构成缓冲器20。支柱11是筒状构件,实为上下长的长方体。支柱11的下端25a朝集装箱主体10的下表面10a开口。收纳机构24具有与支柱11的内表面接触的矩形固定板243,固定板243的周缘部借由焊接固定于支柱11的内表面,由此被保持于支柱11的中间部。收纳机构24具有借由卷绕连接底角件21的线241来提升底角件21的卷绕机构242。线241通过设置于固定板243的通孔,并且朝着固定板243的上下延伸。卷绕机构242包括横跨在支柱11的左右侧壁间的旋转轴2421、固定于旋转轴2421的两端附近的一对滑轮2422等。两个滑轮2422上分别卷绕线241,各线241的下端经由升降件27连接底角件21。根据需要,可以从集装箱主体10的外侧将曲柄把手(图未示)安装于卷绕机构242的旋转轴2421上,并借由手动旋转操作曲柄把手,使卷绕机构242运作,借此卷绕线241。当线241被卷绕时,底角件21上升,抵接支柱11的下端25a时,被收纳至集装箱主体10中。图3示出了此时的缓冲器20的状态。升降件27具有成为一体的能够在支柱11中上下移动的升降基板部271与从升降基板部271的下表面周缘部向下延伸的矩形筒状的连结部272。线241的下端部被固定于升降基板部271的左右两端附近,底角件21借由焊接被固定于连结部272的下端部。连结部272从支柱11的下端11a向下出没。连结部272的外表面上以黏贴方式设有片(图未示),用于防止升降件27与底角件21相对于支柱11偏心及晃动的,与此同时提高滑动性。因此,可以防止偏置负载施加到油压阻尼器23所导致的缓冲器20的破损。油压阻尼器23具有汽缸231、可自由滑动地插入汽缸231中的活塞232、油压阻尼器23的一端(下端)233a连接活塞232的杆233。杆233相对于集装箱主体10固定,油压阻尼器23的另一端(上端)233b朝向上方。更具体而言,杆233的另一端233b经由固定板243被固定到集装箱主体10的支柱11上。汽缸231大致是借由封闭板(图未示)来封闭有底的筒体状的汽缸主体2311的上开口部来构成的。在封闭板的中央设有通孔(图未示),杆233穿过通孔。在封闭板的通孔内缘设置有与杆233滑动接触的密封件(图未示)。汽缸231内部借由活塞232被分隔成上下油压室,两个油压室借由沿着汽缸主体2311设置的狭窄的外部流动路径(图未示)连通。由于汽缸主体2311以底部2311a外表面朝下的姿势设置于支柱11中,因此油压阻尼器23很难发生漏油。底角件21被固定于汽缸主体2311的底部2311a。具体而言,汽缸主体2311的底部2311a固定于升降件27的上部,汽缸主体2311与底角件21经由升降件27彼此固定。因此,汽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矩形箱体状的集装箱主体的底四角处设有角件的符合ISO集装箱标准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弹性件,向下蓄势,以便使该角件从该集装箱主体突出;/n一缓冲机构,用于缓冲该角件垂直方向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04 JP 2018-1277891.一种在矩形箱体状的集装箱主体的底四角处设有角件的符合ISO集装箱标准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弹性件,向下蓄势,以便使该角件从该集装箱主体突出;
一缓冲机构,用于缓冲该角件垂直方向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该集装箱包括收纳机构,使该底角件抵抗该弹性件的弹力及该缓冲机构的缓冲力上升后收纳至该集装箱主体。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茂明押山尚薰增永路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通运股份有限公司日通商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