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哲文专利>正文

饮料吸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40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料吸食结构,包含一杯盖、一下段饮料导管及一上段饮料导管,该下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底面,且下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下段管孔,该上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顶面,且上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上段管孔,该下段饮料导管的顶端与上段饮料导管的底端,分别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及/或一组接部的方式固定在该杯盖上,该组接部包括可相互组合的一凹槽及一凸部,该下段管孔与上段管孔分别通过该凹槽和凸部相互连通。凭借该上段饮料导管和下段饮料导管能够吸食杯体内饮料,可避免该杯体内饮料由杯盖与吸管的间隙溢出。该杯盖、下段饮料导管和上段饮料导管经由该组接部连结为一整体,使其不易分离。

Drink intak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料吸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料吸食结构,系针对外带饮料或一次性使用的杯盖和杯体,特别涉及解决饮料导管难以回收的环保问题所设计的一体式杯盖结合导管或进一步结合杯体的构造。
技术介绍
由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无不对于禁塑及减塑议题展开热列讨论。事实上,塑胶原料业为石化工业之中下游产业,塑胶制品是由塑胶原料所制成,而石油提炼为石化燃料过程中分解所得的产物正是塑胶原料的来源,所以禁用塑胶制品并不会促使石油减产。真正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是塑胶制品无法有效落实回收再利用所造成,而重量过轻或体积过小的塑胶产品,例如:塑胶袋、食品包装袋、吸管等,由于回收价值不高且难以收集,是造成塑胶制品回收再利用政策无法落实的关键因素。虽然,近几年发展出可分解的塑胶材料制品,但由于该制品需要在特定环境和温度的下,经过长时间才能够分解,因此仍会造成生态环境某种程度上的危害,更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其价格为一般塑胶原料的几倍,因此长期以来仍无法广泛被使用。目前广泛应用以塑胶薄片材料制成的杯盖,并将其盖组在咖啡、茶、果汁或珍珠奶茶等各式外带饮料杯体的杯口,以防止饮料经由杯体的杯口溢出,方便消费者购买外带,并于杯盖上穿插一吸管,提供使用者经由该吸管吸食杯体内的饮料,是现有技艺。然而,此类杯盖、杯体和吸管通常都只盛装一次饮料供人饮用,饮用完毕的后即被丢弃,因此,该杯盖、杯体和吸管都采用塑胶薄片制成的薄壳型结构,以节省材料和生产成本。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外带饮料都使用此类杯盖、杯体和吸管。由于现有杯盖上预设有一吸管插入口,以供使用者将吸管插入该杯体内部饮用吸食,因此,该杯体内的饮料非常容易经由吸管插入口与吸管的间隙溢出;此外,现有杯盖的边框虽可套置于杯体的杯口,但是当杯体翻倒时,由于该杯盖组合杯口所套合的强度有限,该杯体内的饮料因翻倒时所形成的冲击力仍然很容易将杯盖冲开,造成杯盖与杯体分离等情况,导致大部分饮料溢出杯体外。再者,当该杯体、杯盖和吸管一起被丢弃时,由于该吸管与杯盖之间并无任何结合构造,因此吸管非常容易与杯盖脱离,且杯盖与杯体之间在没有特殊防脱离构造的情况下,杯盖可轻易被打开,导致杯盖与杯体分离,此一情况造成杯体、杯盖和吸管等废弃物习惯性被分散的后的体积变小,不利于资源回收,不但污染自然环境,且容易造成海洋或水生动物因误食而受危害,甚至最终导致因无法正常进食而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技术出一种饮料吸食结构,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饮料吸食结构,包含:一杯盖;一下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底面,该下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下段管孔;一上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顶面,该上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上段管孔;该下段饮料导管的顶端与上段饮料导管的底端,分别采用一体成型方式或一组接部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方式,固定在该杯盖上;其中,该组接部包括能够相互组合的一凹槽及一凸部,且该下段管孔与上段管孔分别通过该凹槽和凸部而相互连通。实施时,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一体成型于该杯盖底面,该组接部的凸部设在该杯盖顶面,该凸部的顶部设有一连通该下段管孔的下开口,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设有一套体,该组接部的凹槽设在该套体底部,该凹槽内壁设有一连通该上段管孔的上开口,且该下开口连通该上开口。或者,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一体成型于该杯盖顶面,该组合结构的凹槽设在该杯盖底面,该凹槽内壁设有一连通该上段管孔的上开口,该组接部的凸部设在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该凸部顶部设有一连通该下段管孔的下开口,且该下开口连通该上开口。实施时,该凹槽内周壁设有一扣槽,该凸部外周壁设有一可嵌组固定在该扣槽内的扣部,该扣部上设有至少一可卡固在该扣槽内的倒勾件,该扣槽设成鸠尾槽。或者,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一体成型于该杯盖底面,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一体成型在该杯盖顶面,该下段管孔与上段管孔分别通过该杯盖而相互连通。或者,该下段饮料导管与上段饮料导管都是一体成型,该杯盖中央设有一组合孔,该组接部的凹槽设为该下段饮料导管与上段饮料导管之间外壁的一环凹部,该组接部的凸部设为该组合孔周缘往中心延伸的一环形片,该下段饮料导管进入该组合孔以后,该环形片组合在该环凹部内,且该下段饮料导管的顶端与上段饮料导管的底端以组接部的结合方式固定在该杯盖上。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吸食结构于靠近该组接部的位置、该下段饮料导管、该上段饮料导管、该杯盖底面或顶面其中之一的位置设一变形部,凭借该变形部提供该下段饮料导管达成灵活缩放或变换方位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饮料吸食结构包含:一杯盖;一蛇腹管,其顶端设在该杯盖底面,该蛇腹管内部设有一连通至该杯盖顶面的展缩孔;一下段饮料导管,其顶端连接该蛇腹管底端,该下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连通该展缩孔的下段管孔,该展缩孔内壁邻接该下段管孔的部位设有一抵止部;以及一上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上段管孔,该上段饮料导管可由该杯盖顶面插入该展缩孔,令该上段管孔连通该展缩孔,且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能够向下抵靠在该抵止部上,令该蛇腹管能够弯曲及展缩,进而驱动该下段饮料导管能够达成改变方向及位置的目的。实施时,该蛇腹管顶端是一体成型在该杯盖底面。或者,该杯盖中央设有一组合孔,该蛇腹管顶端穿设在该组合孔内,该组合孔内壁设有一扣槽,该蛇腹管顶端外壁设有一可嵌组固定在该组合孔的扣槽内的扣部,该蛇腹管顶端的扣部上设有至少一可卡固在该组合孔的扣槽内的倒勾件,该组合孔的扣槽设成鸠尾槽。实施时,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的下段管孔内壁设有一扣槽,该蛇腹管底端外壁设有一可嵌组固定在该下段管孔的扣槽内的扣部,该蛇腹管底端的扣部上设有至少一可卡固在该下段管孔的扣槽内的倒勾件,该下段管孔的扣槽设成鸠尾槽。实施时,该抵止部包括一朝向该上段管孔的环面。或者,该抵止部包括一扣槽,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外壁凸出设有一可扣入该抵止部的扣槽内的扣部,进而使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能够带动该蛇腹管伸展及收缩。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的扣部上设有至少一可卡固在该抵止部的扣槽内的倒勾件,该抵止部的扣槽设成鸠尾槽。实施时,该下段饮料导管、上段饮料导管、蛇腹管均设在该杯盖中央,该杯盖包括一边框、以及一设于该杯盖中央与边框之间的环形拱起片,该环形拱起片上设有一应力吸收环沟,该环形拱起片能够向上弹性拱起及向下弹性凹陷,进而带动该下段饮料导管和上段饮料导管上移及下移。实施时,该下段饮料导管、上段饮料导管、蛇腹管均设在该杯盖中央,该杯盖包括一边框、以及一设于该杯盖中央与边框之间的环形拱起片,该环形拱起片上设有以该杯盖中央为中心成同轴心间隔排列的复数凸环和凹环,该环形拱起片凭借使用者施力下压,能够令所述凸环和凹环之间产生展缩作用,可根据施力的力度大小逐渐向上弹性拱起或向下弹性凹陷,进而带动该下段饮料导管和上段饮料导管向上或向下位移。凭借上述,该杯盖、下段饮料导管和上段饮料导管于连结为一整体之后,可套置于各种材质的杯体使用,使用者吸食饮用杯体内的饮料完毕之后,由于该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是包含:/n一杯盖;一下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底面,该下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下段管孔;/n一上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顶面,该上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上段管孔;/n该下段饮料导管的顶端与上段饮料导管的底端,分别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及一组接部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方式,固定在该杯盖上;以及/n该组接部包括能够相互组合的一凹槽及一凸部,该下段管孔与上段管孔分别穿过该凹槽和凸部而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是包含:
一杯盖;一下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底面,该下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下段管孔;
一上段饮料导管,配置在该杯盖顶面,该上段饮料导管内部设有一上段管孔;
该下段饮料导管的顶端与上段饮料导管的底端,分别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及一组接部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方式,固定在该杯盖上;以及
该组接部包括能够相互组合的一凹槽及一凸部,该下段管孔与上段管孔分别穿过该凹槽和凸部而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段饮料导管、该上段饮料导管、该杯盖底面或顶面其中之一的位置设有一变形部,凭借该变形部提供该下段饮料导管伸展、收缩或变换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一体成型在该杯盖底面,该组接部的凸部设在该杯盖顶面,该凸部的顶部设有一连通该下段管孔的下开口,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设有一套体,该组接部的凹槽设在该套体底部,该凹槽内壁设有一连通该上段管孔的上开口,令该下开口连通该上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一体成型在该杯盖顶面,该组接部的凹槽设在该杯盖底面,该凹槽内壁设有一连通该上段管孔的上开口,该组接部的凸部设在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该凸部顶部设有一连通该下段管孔的下开口,使该下开口连通该上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内周壁设有一扣槽,该凸部外周壁设有一能够嵌组固定在该扣槽内的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部上设有至少一能够卡固在该扣槽内的倒勾件,该扣槽为鸠尾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段饮料导管顶端一体成型在该杯盖底面,该上段饮料导管底端一体成型在该杯盖顶面,该下段管孔与上段管孔分别通过该杯盖彼此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段饮料导管与上段饮料导管是一体成型,该杯盖中央设有一组合孔,该组接部的凹槽设为该下段饮料导管与上段饮料导管之间外壁的一环凹部,该组接部的凸部设为该组合孔周缘往中心延伸的一环形片,该下段饮料导管进入该组合孔以后,该环形片系组合在该环凹部内,令该下段饮料导管的顶端与上段饮料导管的底端以组接部的结合方式固定在该杯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饮料吸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一环形拱起片,该下段饮料导管和上段饮料导管均设在该杯盖中央,该杯盖包括一边框,该环形拱起片设于该杯盖中央与边框之间,该环形拱起片凭借施力能够向上弹性拱起及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文
申请(专利权)人:林哲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