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怀杰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20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脱硫脱硝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走液层、送渣器、主管道、微调阀、增效部、协动部、自调门、喷淋层、活动喷淋部和水管,通过活动喷淋部的升降实现主管道内气道的封闭与开启;当主管道气道关闭时,主管道本体内烟气压缩,压缩的烟气除了与喷淋的反应剂反应,还与可持续携带新反应剂的转动的增效部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快速反应增加反应效率,此时预处理管内烟气密度也增加,通过水管将过滤后的反应剂再次利用喷淋在预处理管内;当主管道气道开启时,反应后的烟气则通过主管道本体上的排气管排出。

An efficient integrated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硫脱硝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公告号为CN101695627B的一种可实现同时脱硫脱硝的干法烟气净化方法及装置。净化装置设有入口烟道、吸收塔、除尘器、物料循环空气斜槽、吸收剂仓、水箱、水泵、雾化喷枪和出口烟道。吸收塔出口烟气进入除尘器,烟气中未反应完全的物料灰被捕集后,大部分通过物料循环空气斜槽与吸收剂仓加入的吸收剂一起进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吸收塔继续参加反应,如此循环;清洁烟气自除尘器经出口烟道往烟囱排出,完成烟气净化;但该装置反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可以增加反应效率,高效的进行脱硫脱硝。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走液层、送渣器、主管道、微调阀、增效部、协动部、自调门、喷淋层、活动喷淋部和水管,所述走液层内连接送渣器,送渣器与主管道连接,主管道固接在走液层的上端,微调阀与主管道内部的下侧连接,增效部与主管道的中部连接,协动部与主管道内部左端的下侧连接,自调门与协动部滑动连接,喷淋层固接在主管道的上端,活动喷淋部连接在喷淋层的内部。所述走液层包括走液层箱体、盖、架轨、电机Ⅰ和齿轮,所述盖的一端铰接连接在走液层箱体上端的后侧,架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在走液层箱体内部的前后两个端面上,电机Ⅰ固接在走液层箱体的右端,电机Ⅰ的输出轴与走液层箱体转动连接,齿轮固接在电机Ⅰ的输出轴上。所述送渣器包括行动架、网架、斜台、沉面和方杆、压缩弹簧Ⅰ和齿条,所述行动架上由前至后滑动连接多个方杆,每个方杆的上端固接斜台,每个斜台的上端设置有沉面,每个沉面上设置有过滤网,每个方杆上均套有压缩弹簧Ⅰ,每个压缩弹簧Ⅰ均位于行动架和斜台之间,齿条固接在行动架的右端;行动架滑动连接在架轨上,齿条与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主管道包括主管道本体、拱卡环、限制架、电机Ⅱ、螺杆、预处理管、贴合部、限制杆Ⅰ和压缩弹簧Ⅱ,所述主管道本体右端的上侧固接并连通有排气管,主管道本体的下端固接拱卡环,拱卡环内外两个端面分别设有斜面,限制架固接在主管道本体内部的底面,电机Ⅱ固接在主管道本体右端的下侧,电机Ⅱ的输出轴与主管道本体转动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斜齿轮Ⅰ,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主管道本体的下端,螺杆的上端固接有斜齿轮Ⅱ,所述斜齿轮Ⅰ和斜齿轮Ⅱ啮合传动,预处理管与主管道本体左端的下侧固接,预处理管右端面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主管道本体的底面距离为12cm,贴合部设置在开口处,主管道本体内部底面左侧的两个角上分别固接一个限制杆Ⅰ,两个限制杆Ⅰ上分别套有一个压缩弹簧Ⅱ;主管道本体固接在走液层箱体上端的中部,任意一个斜台卡在拱卡环内,该斜台的外端面与拱卡环的内端面配合。所述微调阀的左侧滑动连接在限制架的内部,微调阀的右端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增效部包括电机Ⅲ、框和玻璃纤维过滤棉网,所述电机Ⅲ的输出轴上固接两个框,两个框内均设有一个玻璃纤维过滤棉网;所述电机Ⅲ固接在主管道本体右端的中部,电机Ⅲ的输出轴与主管道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协动部包括协动框、插槽和连接部,所述协动框下端的左端设置有插槽,连接部固接在协动框的上端;协动框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制杆Ⅰ上,两个压缩弹簧Ⅱ的上端均与协动框的下端接触。所述自调门包括先抵门Ⅰ、卡凸部和衔接门,先抵门Ⅰ上端的右端面上固接卡凸部,先抵门Ⅰ固接在衔接门的上端;先抵门Ⅰ滑动连接在插槽内,贴合部的右端面与先抵门Ⅰ的左端面贴合。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层本体、伸缩杆和限制杆Ⅱ,所述喷淋层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伸缩杆固接在喷淋层本体的上端,伸缩杆的活动端位于喷淋层本体内,喷淋层本体内部下端的四角上分别固接一个限制杆Ⅱ;喷淋层本体固接在主管道本体的上端,伸缩杆活动端的下端与贴合板的上端面接触。所述活动喷淋部包括贴合板、凹部、喷淋孔和先抵门Ⅱ,所述贴合板下端的中部固接凹部,凹部的下端设有喷淋孔,先抵门Ⅱ固接在贴合板的右端;贴合板滑动连接在四个限制杆Ⅱ上,贴合板四周的端面与喷淋层本体的内端面滑动连接,玻璃纤维过滤棉网位于喷淋孔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活动喷淋部的升降实现主管道内气道的封闭与开启;当主管道气道关闭时,主管道本体内烟气压缩,压缩的烟气除了与喷淋的反应剂反应,还与可持续携带新反应剂的转动的增效部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快速反应增加反应效率,此时预处理管内烟气密度也增加,通过水管将过滤后的反应剂再次利用喷淋在预处理管内;当主管道气道开启时,反应后的烟气则通过主管道本体上的排气管排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走液层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送渣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管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主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微调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增效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协动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自调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层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喷淋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走液层1;走液层箱体101;盖102;架轨103;电机Ⅰ104;齿轮105;送渣器2;行动架201;斜台202;沉面203;方杆204;压缩弹簧Ⅰ205;齿条206;主管道3;主管道本体301;拱卡环302;限制架303;电机Ⅱ304;螺杆305;预处理管306;贴合部307;限制杆Ⅰ308;压缩弹簧Ⅱ309;微调阀4;增效部5;电机Ⅲ501;框502;玻璃纤维过滤棉网503;协动部6;协动框601;插槽602;连接部603;自调门7;先抵门Ⅰ701;卡凸部702;衔接门703;喷淋层8;喷淋层本体801;伸缩杆802;限制杆Ⅱ803;活动喷淋部9;贴合板901;凹部902;喷淋孔903;先抵门Ⅱ904;水管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12所示,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走液层1、送渣器2、主管道3、微调阀4、增效部5、协动部6、自调门7、喷淋层8、活动喷淋部9和水管10,所述走液层1内连接送渣器2,送渣器2与主管道3连接,主管道3固接在走液层1的上端,微调阀4与主管道3内部的下侧连接,增效部5与主管道3的中部连接,协动部6与主管道3内部左端的下侧连接,自调门7与协动部6滑动连接,喷淋层8固接在主管道3的上端,活动喷淋部9连接在喷淋层8的内部。通过活动喷淋部9的升降实现主管道3内气道的封闭与开启;当主管道3气道关闭时,主管道本体301内烟气压缩,压缩的烟气除了与喷淋的反应剂反应,还与可持续携带新反应剂的转动的增效部5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快速反应增加反应效率,此时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走液层(1)、送渣器(2)、主管道(3)、微调阀(4)、增效部(5)、协动部(6)、自调门(7)、喷淋层(8)、活动喷淋部(9)和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液层(1)内连接送渣器(2),送渣器(2)与主管道(3)连接,主管道(3)固接在走液层(1)的上端,微调阀(4)与主管道(3)内部的下侧连接,增效部(5)与主管道(3)的中部连接,协动部(6)与主管道(3)内部左端的下侧连接,自调门(7)与协动部(6)滑动连接,喷淋层(8)固接在主管道(3)的上端,活动喷淋部(9)连接在喷淋层(8)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走液层(1)、送渣器(2)、主管道(3)、微调阀(4)、增效部(5)、协动部(6)、自调门(7)、喷淋层(8)、活动喷淋部(9)和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液层(1)内连接送渣器(2),送渣器(2)与主管道(3)连接,主管道(3)固接在走液层(1)的上端,微调阀(4)与主管道(3)内部的下侧连接,增效部(5)与主管道(3)的中部连接,协动部(6)与主管道(3)内部左端的下侧连接,自调门(7)与协动部(6)滑动连接,喷淋层(8)固接在主管道(3)的上端,活动喷淋部(9)连接在喷淋层(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液层(1)包括走液层箱体(101)、盖(102)、架轨(103)、电机Ⅰ(104)和齿轮(105),所述盖(102)的一端铰接连接在走液层箱体(101)上端的后侧,架轨(1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在走液层箱体(101)内部的前后两个端面上,电机Ⅰ(104)固接在走液层箱体(101)的右端,电机Ⅰ(104)的输出轴与走液层箱体(101)转动连接,齿轮(105)固接在电机Ⅰ(104)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渣器(2)包括行动架(201)、网架(203)、斜台(202)、沉面(203)和方杆(204)、压缩弹簧Ⅰ(205)和齿条(206),所述行动架(201)上由前至后滑动连接多个方杆(204),每个方杆(204)的上端固接斜台(202),每个斜台(202)的上端设置有沉面(203),每个沉面(203)上设置有过滤网,每个方杆(204)上均套有压缩弹簧Ⅰ(205),每个压缩弹簧Ⅰ(205)均位于行动架(201)和斜台(202)之间,齿条(206)固接在行动架(201)的右端;行动架(201)滑动连接在架轨(103)上,齿条(206)与齿轮(105)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3)包括主管道本体(301)、拱卡环(302)、限制架(303)、电机Ⅱ(304)、螺杆(305)、预处理管(306)、贴合部(307)、限制杆Ⅰ(308)和压缩弹簧Ⅱ(309),所述主管道本体(301)右端的上侧固接并连通有排气管,主管道本体(301)的下端固接拱卡环(302),拱卡环(302)内外两个端面分别设有斜面,限制架(303)固接在主管道本体(301)内部的底面,电机Ⅱ(304)固接在主管道本体(301)右端的下侧,电机Ⅱ(304)的输出轴与主管道本体(301)转动连接,电机Ⅱ(304)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斜齿轮Ⅰ,螺杆(305)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主管道本体(301)的下端,螺杆(305)的上端固接有斜齿轮Ⅱ,所述斜齿轮Ⅰ和斜齿轮Ⅱ啮合传动,预处理管(306)与主管道本体(301)左端的下侧固接,预处理管(306)右端面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主管道本体(301)的底面距离为12cm,贴合部(307)设置在开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怀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怀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