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媛媛专利>正文

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918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涉及医疗领域,主要为了解决传统的雾化治疗装置操作较为不便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上开设有固体通道和液体通道,第一主体的外壳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密封盖,第一主体上还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泵机和雾化器;所述第二主体上开设有与固体通道和液体通道相连通的搅拌腔,搅拌腔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腔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泵机的吸水端连接有吸液管,吸液管的另一端伸出工作腔并通过接头与出液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通道、液体通道和搅拌腔,能够在线完成药液的配制工作,简化了流程,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提高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雾化装置是治疗儿内科呼吸疾病的一种常见设备,目前的雾化治疗装置在使用时大多是在外部将药液配制好,然后再将药液加入到装置内部进行使用,整个流程较为繁琐,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影响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上开设有固体通道和液体通道,第一主体的外壳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密封盖,密封盖将固体通道和液体通道的开口罩设在内,第一主体上还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泵机和雾化器,工作腔的连接有软管,软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上开设有固体通道(11)和液体通道(12),第一主体(1)的外壳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密封盖(15),密封盖(15)将固体通道(11)和液体通道(12)的开口罩设在内,第一主体(1)上还开设有工作腔(13),工作腔(13)内安装有泵机(3)和雾化器(4),工作腔(13)的连接有软管(131),软管(131)的另一端伸出工作腔(13)并连接有雾化罩(6);/n所述第二主体(2)上开设有与固体通道(11)和液体通道(12)相连通的搅拌腔(21),搅拌腔(2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腔(2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上开设有固体通道(11)和液体通道(12),第一主体(1)的外壳壁上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密封盖(15),密封盖(15)将固体通道(11)和液体通道(12)的开口罩设在内,第一主体(1)上还开设有工作腔(13),工作腔(13)内安装有泵机(3)和雾化器(4),工作腔(13)的连接有软管(131),软管(131)的另一端伸出工作腔(13)并连接有雾化罩(6);
所述第二主体(2)上开设有与固体通道(11)和液体通道(12)相连通的搅拌腔(21),搅拌腔(2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腔(21)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211);所述泵机(3)的吸水端连接有吸液管(31),吸液管(31)的另一端伸出工作腔(13)并通过接头(5)与出液管(2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罩(6)的外缘上还设置有软垫(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5)上一体成型有向上设置的翻边(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通道(11)内还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粉碎辊(7),粉碎辊(7)通过外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粉碎辊(7)的转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通道(11)内位于粉碎辊(7)下方的位置上还固定有刮板(71),刮板(71)的末端与粉碎辊(7)的外辊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内科呼吸疾病用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车媛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