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17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理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火罐,包括:罐体、盖子、药网及加热单元,其中,罐体内部中空,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罐体上设有气孔阀,该气孔阀的一端与罐体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药网用于放置药包,设置在罐体内,且与罐体可拆卸连接,盖子盖在罐体的上端,与罐体可拆卸地连接,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设置在盖子上。加热单元对药包进行加热,药包经过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能够将拔罐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提高火罐的疗效,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制造,经济实惠,并且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理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火罐。
技术介绍
传统中医学认为,拔罐疗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形成一套独立的治疗手段,能取得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然而可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同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逐寒和祛病健身的目的。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拔罐疗法具有机械刺激、热刺激、消炎、缓解机体疼痛等作用。但是,目前传统拔火罐治疗与中医药理论不够切合,疗效较为单一,过程稍显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火罐,使得拔罐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罐体、盖子、药网及加热单元,其中,罐体内部中空,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罐体上设有气孔阀,该气孔阀的一端与罐体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药网用于放置药包,设置在罐体内,且与罐体可拆卸连接,盖子盖在罐体的上端,与罐体可拆卸地连接,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设置在盖子上。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模块、开关、温控器及电源,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36℃~42℃之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罐体整体呈葫芦形,由内部连通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组成。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盖子与罐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罐体与下罐体的高度的比值为1:1~1: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罐体与下罐体的高度的黄金比值为0.614: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罐体为雾面玻璃罐体、聚碳酸酯pc罐体、聚丙烯pp罐体、医用钠钙玻璃罐体、硼硅玻璃罐体或ABS材料罐体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盖子为竹木盖子、天然实木盖子、人工木盖子、木塑材料盖子、科技木盖子、金属复合木材盖子或木材陶瓷盖子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药网为仿金属塑料药网、塑料合金药网、铜药网或不锈钢药网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药包为湿药包。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火罐,具有罐体、药网以及加热单元,罐体上设有气孔阀,药网内可以放置药包。通过气孔阀抽真空,使火罐内呈负压,加热单元对药包进行加热,药包经过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这样将拔罐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提高了火罐的疗效,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此作用是建立在温热刺激作用基础上,拔罐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因而有利于药物吸收,直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经临床实验研究,将拔罐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除风湿、运行气血、散寒止痛功效,在负压吸拔作用下,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对穴位、经络的作用。另外,通过气孔阀抽真空,代替传统的燃烧法,既简单易行,又避免了因燃烧不当对患者的误伤。拔罐结束取罐时,将气控阀的正压封口与大气连通,徐徐进气,温和地取下火罐,很好地爱护了患者。由于负压的作用,直接拿下罐体不仅费力,皮肤感觉的压力变化也大,可能会引起使用者不适。此外,因为药网承载药物,避免药物直接接触皮肤,更加安全健康,也能够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药包。并且药网具有镂空的结构利于药物蒸汽到达皮肤。同时,药网和罐体可拆卸地连接,所以能够从罐体内取用,方便地进行清洁。另外,盖子与罐体可拆卸地连接,既方便更换盖子,也方便药网的取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火罐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制造,经济实惠,并且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火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火罐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盖子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加热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火罐作具体阐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介绍火罐100的结构、作用及用法。如图1和图2所示,火罐100整体呈葫芦状,由罐体10、盖子20、密封圈、加热单元30(图1和图2中未标示)及药网40组成。罐体10由互相连通的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组成,内部中空,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均呈圆球状,圆球的形状贴合手部曲线,符合人体工学。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的高度比值为1:1~1:2。一般选择情况下,上罐体11的高度小于下罐体12,二者的高度比值根据具体需要结合保健或治疗部位来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的高度比值为黄金比值为0.614:1。罐体10的材料为雾面玻璃、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医用钠钙玻璃、硼硅玻璃或ABS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这些材料均防摔,对人体无毒,无敏,有一定硬度,可承受一定负压不变性,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够耐60度以下的温度。上罐体11上设置有气孔阀13。气孔阀13的一端与上罐体11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与大气连通的一端为正压封口或者一般塞子密封。在本实施例中,为正压封口。上罐体11的上部的内壁具有和盖子20相配合的内螺纹,与盖子20螺纹连接。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盖子示意图。如图3所示,盖子20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盖体21、螺纹圈22及连接管23。盖体21的直径与上罐体11上端的外径相等。螺纹圈22与盖体21的下表面相连,螺纹圈22的外表面具有和上罐体11相配合的螺纹。连接管23与盖体21的上表面的中部可拆卸连接,呈不规则弯曲的圆柱形,类似于葫芦藤的形状。连接管23一端与盖体21相连,另一端为膨大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3与盖体21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盖子20的材质为竹木、天然实木、人工木、木塑材料、科技木、金属复合木材或木材陶瓷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竹木材质。密封圈(图1及图2中未显示)硅胶垫圈起到密封的作用,垫在盖体21与上罐体11的上端之间,在拔罐时保持罐内负压状态。当盖子20盖在上罐体11的上端时,旋紧盖子20,螺纹圈22完全嵌入上罐体11内,借助密封圈的密封作用,盖体21将上罐体11的顶端封闭。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加热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加热单元30包括串联连接的电源31、加热模块32、温控器33及开关34。电源31为小型薄型可充电锂电池,安装在盖体21内,对加热单元30的其他部分提供电能。电源31具有USB接口,该USB接口位于盖体21与连接管23结合处,将连接管23从盖体21上取下即可看到。当盖体21与连接管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盖子、药网及加热单元,/n其中,所述罐体内部中空,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n所述罐体上设有气孔阀,该气孔阀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n所述药网用于放置药包,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n所述盖子盖在所述罐体的上端,与所述罐体可拆卸地连接,/n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设置在所述盖子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盖子、药网及加热单元,
其中,所述罐体内部中空,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
所述罐体上设有气孔阀,该气孔阀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所述药网用于放置药包,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盖子盖在所述罐体的上端,与所述罐体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设置在所述盖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模块、开关、温控器及电源,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36℃~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罐体整体呈葫芦形,由内部连通的上罐体和下罐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盖子与所述罐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艳利梁启杨蔡孟成霍彤周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