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疫苗
,具体涉及一种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全球养禽业最为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是我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规定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5种一类动物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感染禽类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并且经常变异,对人类和养禽业危害很大。禽流感H9亚型数与低致病性禽流感,在养殖场的发病率比较高,发病症状不太明显,但对鸡肠道和输卵管等影响非常大。2013年以来,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在我国多个省份流行,导致大量家禽死亡,主要病变表现为肝脏出血。经鉴定,该病为Ⅰ群禽腺病毒血清8b型感染。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在我国鸡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对雏鸡致病严重,主要发生于雏鸡,病雏生长受阻、羽毛蓬乱、蹲伏。多于48h内死亡或逐减康复。鸡群发病后会突现3~5d的死亡高峰。死亡率低,可能至10%,个别可达30%。有时病程也可持续2~3d。由于目前临床无批准的禽腺病毒疫苗,禽腺病毒的流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是严重威胁家禽较为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联灭活疫苗的抗原为灭活的鸡新城疫LaSota病毒株、灭活的H9亚型禽流感QF01株和灭活的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所述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的核苷酸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鸡新城疫La Sota病毒株的含量≥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联灭活疫苗的抗原为灭活的鸡新城疫LaSota病毒株、灭活的H9亚型禽流感QF01株和灭活的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所述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的核苷酸如SEQIDNO.1所示;所述鸡新城疫LaSota病毒株的含量≥108.5EID50/0.1mL;所述H9亚型禽流感QF01株的含量≥107.5EID50/0.1mL;所述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含量的琼扩效价≥1:32;所述H9亚型禽流感QF01株,属于流感病毒,于2019年08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8338。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联灭活疫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S1、I群8b型禽腺病毒Hexon蛋白的制备:
S101、pMD-Hexon重组质粒的制备:
设计适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Hexon蛋白核酸序列的引物对,分别命名为FAdV-F和FAdV-R,所述FAdV-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FAdV-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以提取的I群8b型禽腺病毒DNA为模板,以FAdV-F和FAdV-R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Hexon目的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回收Hexon目的片段,并用T4DNA连接酶连接到pMD-19T载体上,然后在无菌条件下转化DH5α-T1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质粒a,将重组质粒a在含有浓度为50μg/mL的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2h~14h,挑取单菌落用M13-F引物和M13-R引物进行菌落PCR鉴定,阳性菌落进行测序验证,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a命名为pMD-Hexon重组质粒;所述Hexon目的片段的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核苷酸如SEQIDNO.1所示;所述M13-F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M13-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
S102、pFastBacI-Hexon中转质粒的制备:
用BamHI限制性内切酶和EcoRI限制性内切酶将pFastBacI质粒和S101中得到的pMD-Hexon重组质粒分别进行双酶切,得到pFastBacI酶切片段和pMD-Hexon酶切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分别回收pFastBacI酶切片段和pMD-Hexon酶切片段,然后用T4DNA连接酶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连接12h~14h,然后在无菌条件下转化DH5α-T1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质粒b,将重组质粒b在含有浓度为50μg/mL的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2h~14h,挑取单菌落用M13-F引物和M13-R引物进行菌落PCR鉴定,阳性菌落进行测序验证,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b命名为pFastBacI-Hexon中转质粒;所述M13-F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M13-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
S103、重组杆粒pF-rBac-Hexon的构建:
将S102中得到的pFastBacI-Hexon中转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大肠杆菌DH10Bac,得到重组杆粒,将在含有浓度为50μg/mL的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2h~14h,挑选阳性单菌落用M13-F引物和M13-R引物进行菌落PCR鉴定,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与预期大小一致后回收,命名为重组杆粒pF-rBac-Hexon;所述M13-F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M13-R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
S104、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103中得到的重组杆粒pF-rBac-He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伟,杨振,董均,杨少宗,李琛,宋敏杰,田文静,郭少阳,张淼丹,程相朝,张春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张贺伟,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