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14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下肢支架,所述下肢支架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设置有转件,所述转件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且卡块内设置有转件,所述卡块的两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并且侧槽上设置有扣件,所述下肢支架上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设置有转轴,并且转轴上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所述下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轴架,且轴架下端设置有脚垫,所述脚垫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采用下肢支架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设置有转件,接着转件两侧的滑块与扣件上的侧槽进行卡合,然后卡块可将下肢得到包裹,同时卡块可通过转件在滑槽上进行移动,这样卡块和扣件可将下肢得到卡合。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康复设备
,具体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下肢与腹部的界线为骨性骨盆上口,下肢与盆部的界线为骨性骨盆的下口,下肢与脊柱区的界线为骶尾骨,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则是上述下肢进行康复的仪器。现在市场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不能便捷的将下肢进行固定,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不能便捷的将下肢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下肢支架,所述下肢支架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设置有转件,所述转件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且卡块内设置有转件,所述卡块的两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并且侧槽上设置有扣件。优选的,所述下肢支架上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设置有转轴,并且转轴上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优选的,所述下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轴架,且轴架下端设置有脚垫。优选的,所述脚垫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且脚垫呈凵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脚垫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且第二魔术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优选的,所述卡块设置有两个,且卡块和扣件呈U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采用下肢支架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设置有转件,接着转件两侧的滑块与扣件上的侧槽进行卡合,然后卡块可将下肢得到包裹,同时卡块可通过转件在滑槽上进行移动,这样卡块和扣件可将下肢得到卡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扣件和卡块俯视图。图中:1、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2、转轴,3、套筒,4、转件,5、下肢支架,6、扣件,7、第一魔术贴,8,轴架,9、脚垫,10、第二魔术贴,11、滑槽,12、卡块,13、侧槽,14、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下肢支架5,下肢支架5上设置有滑槽11,下肢支架5上开设有滑槽11,下肢支架5上设置有套筒3,下肢支架5和套筒3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套筒3内设置有转轴2,转轴2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1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并且转轴2上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1,此结构使得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1通过转轴2在下肢支架5上的套筒3内进行转动,这样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1和下肢支架5就得到有效的转动,下肢支架5的下端设置有轴架8,下肢支架5和轴架8呈转动连接,且轴架8下端设置有脚垫9,轴架8和脚垫9呈转动结构,此结构使得在进行下肢康复时,可将脚插入到脚垫9处,接着将第二魔术贴10和第一魔术贴7相互粘连,然后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10可将脚得到有效的包裹固定,脚垫9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7,且脚垫9呈凵字形结构,此结构使得通过脚垫9进行包裹,脚垫9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0,且第二魔术贴10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7,此结构使得通过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10可将脚得到包裹,且滑槽11内设置有转件4,滑槽11和转件4相互卡合,转件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2,转件4的右侧和卡块12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卡块12内设置有转件4,卡块12内腔与转件4相互卡合,卡块1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14,卡块12和滑块14相互卡合,卡块12设置有两个,且卡块12和扣件6呈U型结构,此结构使得下肢可与卡块12进行卡合,且滑块14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13,并且侧槽13上设置有扣件6,扣件6上开设有侧槽13,此结构使得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采用下肢支架5上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内设置有转件4,接着转件4两侧的滑块14与扣件6上的侧槽13进行卡合,然后卡块12可将下肢得到包裹,同时卡块12可通过转件4在滑槽11上进行移动,这样卡块12和扣件6可将下肢得到卡合,此结构使得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采用下肢支架5上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内设置有转件4,接着转件4两侧的滑块14与扣件6上的侧槽13进行卡合,然后卡块12可将下肢得到包裹,同时卡块12可通过转件4在滑槽11上进行移动,这样卡块12和扣件6可将下肢得到卡合。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而在进行患者下肢康复运动时,可将脚踩到脚垫9内,接着将脚垫9上的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10进行相互粘连,然后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10可将脚进行包裹,接着再将下肢卡合到卡块12上,然后卡块12两侧的扣件6可将下肢进行夹合,同时卡块12可通过转件4在下肢支架5上的卡块12内进行移动,这样扣件6和卡块12就可便捷的在滑槽11内进行移动,然后扣件6和卡块12也可便捷的将下肢得到卡合,这就是该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肢支架(5),所述下肢支架(5)上设置有滑槽(11),且滑槽(11)内设置有转件(4),所述转件(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2),且卡块(12)内设置有转件(4),所述卡块(1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14),且滑块(14)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13),并且侧槽(13)上设置有扣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肢支架(5),所述下肢支架(5)上设置有滑槽(11),且滑槽(11)内设置有转件(4),所述转件(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2),且卡块(12)内设置有转件(4),所述卡块(12)的两侧设置有滑块(14),且滑块(14)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13),并且侧槽(13)上设置有扣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架(5)上设置有套筒(3),且套筒(3)内设置有转轴(2),并且转轴(2)上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主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越胡春英黄秋晨李渤张玉晴
申请(专利权)人:漫步者天津康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