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使用颈托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可以有效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可快速缓解颈椎病症状,使颈椎恢复正常功能;现有的颈托通常是手动调整颈托的高度以及颈托的前后角度,由于颈托的自由度较少,只能对患者的颈椎进行简单的治疗,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椎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上托架、下托架、驱动模块、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第三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第五万向节和第六万向节;所述上托架和所述下托架均为环状结构,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架、下托架、驱动模块、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第三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第五万向节和第六万向节;/n所述上托架和所述下托架均为环状结构,所述上托架的底面均匀设有所述第一万向节、第三万向节和第五万向节,所述下托架的顶面均匀设有所述第二万向节、第四万向节和第六万向节;/n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和第六伸缩杆;/n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均所述第一万向节铰接;/n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二万向节铰接;/n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上端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上端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架、下托架、驱动模块、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第三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第五万向节和第六万向节;
所述上托架和所述下托架均为环状结构,所述上托架的底面均匀设有所述第一万向节、第三万向节和第五万向节,所述下托架的顶面均匀设有所述第二万向节、第四万向节和第六万向节;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和第六伸缩杆;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均所述第一万向节铰接;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二万向节铰接;
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上端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三万向节铰接;
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五伸缩杆的下端均与所述第四万向节铰接;
所述第五伸缩杆的上端和所述第六伸缩杆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五万向节铰接;
所述第六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均与所述第六万向节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托架的顶面或所述下托架的底面;所述下托架内和所述上托架的内部中空,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下托架内或所述上托架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斌,曾浪勇,肖亮星,刘昌顺,李海燕,高梁斌,肖亮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乙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