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903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包括主养殖池和立体水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设计,截面呈V型的养殖池可以制造浪涌式流态,通过养殖池中竖直方向上的流态营造和控制,在实现高效集排污能力的同时,设计大型单体养殖池,相对圆形养殖池空间利用率增大,相对跑道式养殖池可建造规模更大,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减少工作量和材料使用量,在日常运营维护过程中工作量和维护难度也大幅降低。

A single surge type circulating water culture pool with three-dimensional 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养殖池多为圆形和跑道式,所以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使用时会因尺寸较小而受到限制。最大的圆形养殖池只能做到10米直径,因为需要利用养殖池内的水体流态起到一定的集污效果,圆形养殖池内的“漩涡”形流态较容易集中池内悬浮物至养殖池中央排污口,但当养殖池直径过大时,水体旋转流动效果减弱,养殖池集排污效果就会变差;而跑道式养殖池的水平推动式流态,在距离较长时,集污效果也较差,故而难以做成较大规模。一直以来对养殖池的研究和设计还是主要以圆形和跑道式养殖池为主,但普遍只关注水平面上的流态,以及其带来的集污能力。而养殖池本身为立体结构,竖直方向上仍然可以通过工程设计制造并控制流态变化,此过程亦可实现高效的集排污能力。所以,如何利用竖直方向上的水体循环流动,设计养殖池及配套水处理系统是现在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圆形养殖池的应用过程中空间利用率较低,相邻养殖池之间往往存在较大闲置空间,而跑道养殖池虽然空间利用率较高,但难以进行大尺寸设计建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设计制造浪涌式流态,通过养殖池中竖直方向上的流态营造和控制,在实现高效集排污能力的同时,设计大型单体养殖池,相对圆形养殖池空间利用率增大,相对跑道式养殖池可建造规模更大,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减少工作量和材料使用量,在日常运营维护过程中工作量和维护难度也大幅降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包括主养殖池、立体水处理系统;主养殖池的一端墙体与立体水处理系统相连,墙体中心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物理过滤装置,另一端墙体与池底呈钝角设置,池底在墙体方位剖面呈V型,V型底部为池底集污槽,池底集污槽上设有排水管接入系统外,用来排水和排污;池底集污槽通过物理过滤通道接入立体水处理系统,物理过滤通道内安装物理过滤装置;主养殖池的上方设有造流水泵,其出水口朝向主养殖池内,养殖池出水口位于上方,利用射流泵推动水体向前,可产生浪涌流态,流动水体到达养殖池远端墙体后,墙体与池底呈钝角,在墙体阻挡下倒流折返流动,折返流动水体在养殖池中下层,折返流动至养殖池初始端,进入养殖池出水水道,利用表上层推动流和下层折返流,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水体的循环流动,下层折返的水流将底部污泥通过物理过滤装置带到立体水处理系统实现集中处理。为增大空间利用率,立体水处理系统分为两层,下层为混水池、物理过滤装置,上层为生物滤池、曝气池;物理过滤装置与池底集污槽相通,混水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混水池内设提水水泵,通过输水管与上层相连,将混水池内的水提升进入一级生物滤池;上层为生物滤池,分设两个单元,位于混水池两侧,根据水处理量的大小和水质条件以及水处理要求可以同时使用或者单独开启一个单元使用,水流经过提水水泵和输水管注入生物滤池,每个单元的生物滤池分为内部的一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外侧的二级生物滤池和一级、二级生物滤池前方的三级生物滤池,三级生物滤池前方为曝气池,一级生物滤池为固定床生物滤池,填充毛刷滤料,二级生物滤池也为固定床生物滤池,填充滤料为生物包,三级生物滤池为移动床生物生物滤池,填充悬浮滤材,一二三级生物滤池内部均铺设曝气管道,为硝化反应,亚硝化反应,氨氧化反应提供氧气。水流动采用折流式,即水从第一级生物滤池底部流入第二级生物滤池,从第二级生物滤池顶部溢流进入第三级生物滤池,再进入曝气池,这样一来提高水力停留时间,加长水在生物滤池中的净化效率。曝气池的出水口与造流水泵进水口相连,过滤后的水通过造流水泵进入养殖池,完成循环利用。进一步的,主养殖池长30-60米,宽15-30米,优选为长50米,宽25米,单体养殖池池体巨大,可进行大型游泳性鱼类养殖,或者对虾的大规模养殖。进一步的,物理过滤装置为弧形筛或履带式微滤机。进一步的,物理过滤装置与池底呈45度角设置。进一步的,墙体与池底呈145度角设置。进一步的,混水池池底成锅底状,四周向中央排污口倾斜,排污口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上设有阀门,需要排水时,打开阀门即可,便于排水。优选的可以选择安装电磁阀,定时自动开启阀门,进行排污。进一步的,池底与水平面呈5-20度角向物理过滤装置端倾斜,便于池底污物流向物理过滤装置。进一步的,造流水泵为水车或射流泵。可采用变频射流泵或为射流泵安装变频器,以调节射流速度,从而调节整个养殖池内的水流速度,和浪涌强度,从而匹配养殖对象的游动需求。进一步的,混水池上方铺设有盖网,可供人行走、操作。进一步的,生物滤池中心为生物滤池排水口,下接生物滤池排水管,池底成锅底状,四周向中央排水口倾斜,排水管上设有阀门,需要排水时,打开阀门即可(优选的可采用电磁阀,进行定时自动排污);生物滤池池底安装有生物滤池曝气管网,通过输气管与罗茨风机相连,由由罗茨风机经过输气管向生物滤池曝气管网送气;生物滤池曝气管网分为支管路和主管路,支管路上钻孔作为曝气孔,钻孔朝池底开孔,曝气过程中气体逸出时首先冲刷池底,防止在池底聚集沉淀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可产生浪涌流态,流动水体到达养殖池远端墙体后,墙体与池底呈钝角,在墙体阻挡下倒流折返流动,折返流动水体在养殖池中下层,折返流动至养殖池初始端,进入养殖池出水水道,利用表上层推动流和下层折返流,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水体的循环流动,下层折返的水流将底部污泥通过物理过滤装置带到立体水处理系统实现集中处理。(2)立体式循环水水处理系统设计,通过上下两层设计,物理过滤筛网及混水池设置在生物滤池之下,空间利用率增大。(3)极大的扩大了单体养殖池池体尺寸,可达50米长,25米宽,实现大型游泳性鱼类养殖或者对虾的大规模养殖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养殖池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水处理系统侧面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其中,主养殖池1、物理过滤装置11、池底集污槽12、排水管13、造流水泵14、立体水处理系统2、混水池21、提水水泵22、一级生物滤池221、二级生物滤池222、三级生物滤池223、曝气池224,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流走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包括主养殖池1、立体水处理系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养殖池、立体水处理系统;/n主养殖池的一端墙体与立体水处理系统相连,墙体中心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物理过滤装置,另一端墙体与池底呈钝角设置,池底在墙体方位剖面呈V型,V型底部为池底集污槽,池底集污槽上设有排水管接入系统外,池底集污槽通过物理过滤装置接入立体水处理系统;主养殖池的上方设有造流水泵,其出水口朝向主养殖池内;/n立体水处理系统分为两层,下层为混水池和物理过滤装置,上层为生物滤池、曝气池;物理过滤装置与池底集污槽相通,混水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混水池内设提水水泵,通过输水管与上层相连;上层为生物滤池,分设两个单元,位于混水池两侧,每个单元的生物滤池分为内部的一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外侧的二级生物滤池和一级、二级生物滤池前方的三级生物滤池,三级生物滤池前方为曝气池,曝气池的出水口与造流水泵进水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养殖池、立体水处理系统;
主养殖池的一端墙体与立体水处理系统相连,墙体中心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物理过滤装置,另一端墙体与池底呈钝角设置,池底在墙体方位剖面呈V型,V型底部为池底集污槽,池底集污槽上设有排水管接入系统外,池底集污槽通过物理过滤装置接入立体水处理系统;主养殖池的上方设有造流水泵,其出水口朝向主养殖池内;
立体水处理系统分为两层,下层为混水池和物理过滤装置,上层为生物滤池、曝气池;物理过滤装置与池底集污槽相通,混水池底部设有排污口,混水池内设提水水泵,通过输水管与上层相连;上层为生物滤池,分设两个单元,位于混水池两侧,每个单元的生物滤池分为内部的一级生物滤池、一级生物滤池外侧的二级生物滤池和一级、二级生物滤池前方的三级生物滤池,三级生物滤池前方为曝气池,曝气池的出水口与造流水泵进水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主养殖池长30-60米,宽15-30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物理过滤装置为弧形筛或履带式微滤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立体水处理系统的单体浪涌式循环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松刘阳赵军西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阔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