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97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色光管,它包括发光体、套层和控制部分,发光体为三个,三个发光体相互间成“品”字形设置并留有间隙,套层具有混光作用,该套层套在三个成“品”形结构的发光体的外面;在套层与发光体之间加上混光层,使光管发出的光更柔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因为将三支分别为红、绿、蓝的发光体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光源,只要采用一支光管就能产生七种颜色和中间色,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的设计,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照明及广告装饰用的彩色光管。现有用于照明的口光管及用于装饰、广告设备的霓虹灯,所述霓虹灯是由所充气体的种类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发光效果,每一支霓虹灯只能产生一种颜色的光;日光灯也是如此,只能产生一种颜色的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别产生红、蓝、黄、青、绿、粉红和白色七种主色和中间色的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发光体、套层和控制部分,发光体为三个,三个发光体相互间成“品”字形设置并留有间隙,套层具有混光作用,该套层套在三个成“品”形结构的发光体的外面。在套层与发光体之间加上混光层,使光管发出的光更柔和。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因为将三支分别为红、绿、蓝的发光体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光源,只要采用一支光管就能产生七种颜色和中间色,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1的B-B剖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附图,三个发光体1采用分别为红、绿、蓝色的三支霓虹灯管,所述的三支霓虹灯成“品”字形设置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并固定,套层2采用涂有荧光粉的奶白色玻璃混光管,控制部分可以手动或者电路控制,控制部分的输出接彩色光管的引脚3,由控制部分控制三个霓虹灯分别发光或按时序发光,实现发出红、蓝、黄、青、绿、粉红和白色七种主色和无数中间色的光。例如,当红色霓虹灯单独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红色,当绿色霓虹灯单独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绿色,当蓝色霓虹灯单独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蓝色,当红色与绿色霓虹灯同时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黄色,当红色与蓝色霓虹灯同时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粉红色,当绿色与蓝色霓虹灯同时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青色,当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霓虹灯同时发光时,光管的灯光为白色。发光体1采用发光二极管,所说发光二极管为红、绿、蓝色发光二极管,将它们均匀排布好后,在其外部套上套层2,通过人工或者电路控制红、绿、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通断,即可实现用一支光管可发出七种主色和无数种中间色的光。权利要求1.一种彩色光管,包括发光体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三个,三个发光体(1)相互间成“品”字形设置并留自间隙,套层具有混光作用,该套层(2)套在三个成“品”形结构的发光体的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光管,其特征在于在套层(2)与发光体(1)之间加上混光层,使光管发出的光更柔和。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彩色光管,它包括发光体、套层和控制部分,发光体为三个,三个发光体相互间成“品”字形设置并留有间隙,套层具有混光作用,该套层套在三个成“品”形结构的发光体的外面;在套层与发光体之间加上混光层,使光管发出的光更柔和。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因为将三支分别为红、绿、蓝的发光体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光源,只要采用一支光管就能产生七种颜色和中间色,发光效果好,使用方便。文档编号F21S10/00GK2392982SQ99242758公开日2000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曾红卫 申请人:曾红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光管,包括发光体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三个,三个发光体(1)相互间成“品”字形设置并留有间隙,套层具有混光作用,该套层(2)套在三个成“品”形结构的发光体的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恒科数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