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9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包括使能电路、第一级反相逻辑、第二级反相逻辑、第三级反相逻辑及第四级反向逻辑,使能电路输出使能信号SE及其反向信号SEN,第一级反相逻辑根据使能电路输出及扫描信号SI、数据输入D、复位信号R、时钟CP输出信号ml_a,二级反相逻辑在时钟CP控制下将输入的信号ml_a生成信号ml_b,第三级反相逻辑在时钟CP、复位信号R的控制下将输入的信号ml_b生成信号sl_a,第四级反向逻辑将信号sl_a反向输出信号Q。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毛刺问题及其功耗损失,维持较高的工作速度与较小地面积,并提升其普遍适应性,适应于高性能微处理器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高速主从D触发器,具体涉及一种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TrueSinglePhaseClock,真单相时钟)型D触发器。
技术介绍
自CMOS集成电路技术问世以来,触发器始终是数字集成电路的核心元器件之一,是实现流水线、状态机、计数器、寄存器文件等时序逻辑的基本单元,其速度直接影响电路与芯片性能。D触发器种类繁多,分为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等多种功能类型;根据电路结构的不同,又分为主从型结构、灵敏放大器型结构和维持阻塞结构等。其中D触发器为数字集成电路技术中最为常用的触发器。TSPC锁存器和触发器在20世纪80年末被专利技术出来,它克服了基于传输门或C2MOS逻辑的传统D触发器需要互补时钟信号的缺点。这种触发器曾被用于Alpha21064(92年问世)微处理器的设计实现,据Bowhill等人的研究,其速度较传统D触发器/锁存器方案提升了10%。传统的TSPC(TrueSinglePhaseClock,真单相时钟)型D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能电路、第一级反相逻辑、第二级反相逻辑、第三级反相逻辑以及第四级反向逻辑,所述使能电路根据输入的使能信号SE输出使能信号SE及其反向信号SEN给第一级反相逻辑,所述第一级反相逻辑根据使能信号SE及其反向信号SEN、扫描信号SI、数据输入D、复位信号R、时钟CP的控制下输出信号ml_a至第二级反相逻辑,所述二级反相逻辑在时钟CP控制下将输入的信号ml_a生成信号ml_b至第三级反相逻辑,所述第三级反相逻辑在时钟CP、复位信号R的控制下将输入的信号ml_b生成信号sl_a至第四级反向逻辑,所述第四级反向逻辑将信号sl_a反向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能电路、第一级反相逻辑、第二级反相逻辑、第三级反相逻辑以及第四级反向逻辑,所述使能电路根据输入的使能信号SE输出使能信号SE及其反向信号SEN给第一级反相逻辑,所述第一级反相逻辑根据使能信号SE及其反向信号SEN、扫描信号SI、数据输入D、复位信号R、时钟CP的控制下输出信号ml_a至第二级反相逻辑,所述二级反相逻辑在时钟CP控制下将输入的信号ml_a生成信号ml_b至第三级反相逻辑,所述第三级反相逻辑在时钟CP、复位信号R的控制下将输入的信号ml_b生成信号sl_a至第四级反向逻辑,所述第四级反向逻辑将信号sl_a反向生成信号Q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反相逻辑包括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一NMOS管MN1,第七PMOS管MP7、第八PMOS管MP8、第九PMOS管MP9、第十一PMOS管MP11、第七NMOS管MN7、第八NMOS管MN8、第九NMOS管MN9和第十一NMOS管MN11,第一PMOS管MP1的源极Pg1连接第九PMOS管MP9的漏极Pd9,第一PMOS管MP1的漏极Pd1与第二PMOS管MP2的源极Ps2相连;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Pg1与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Ns1相连,由数据输入D驱动;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Pd2与第一NMOS管MN1的漏极Nd1相连,并作为第一级反相逻辑的数据输出端输出信号ml_a;第二PMOS管MP2的栅极Pg2由时钟CP驱动;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Ps9连接电源VDD;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Pg9由使能信号SE驱动;第七PMOS管MP7的源极Ps7连接VDD;第七PMOS管MP7的漏极Pd7与第八PMOS管MP8的源极Ps8相连;第七PMOS管MP7的栅极Pg7又扫描信号SI驱动;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Pd8与第二PMOS管MP2的源极Ps2相连;第八PMOS管MP8的栅极Pg8有使能信号SEN驱动;第十一PMOS管MP11的源极Ps11连接VDD;第十一PMOS管MP11的栅极由复位信号R驱动;第十一PMOS管的漏极驱动数据输出信号ml_a,第一NMOS管MN1的源极Ns1与第九NMOS管MN9的漏极Nd9相连;第九NMOS管MN9的源极Ns9与第十一NMOS的MN11的漏极Nd11相连;第九NMOS管MN9的栅极Ng9由使能信号SEN驱动;第七NMOS管MN7的源极Ns7与第十一NMOS的MN11的漏极Nd11相连;第七NMOS管MN7的栅极Ng7由扫描信号SI驱动;第七NMOS管MN7的漏极Nd7与第八NMOS管MN8的源极Ns8相连;第八NMOS管MN8的漏极Nd8与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Pd2相连,驱动第一级反相逻辑的数据输出ml_a;第八NMOS管MN8的栅极Ng8由使能信号SE驱动;第十一NMOS管MN11的栅极Ng11由复位信号R驱动;第十一NMOS管MN11的源极Ns11接地VS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扫描结构的无毛刺异步复位TSPC型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反相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程赵振宇冯超超马驰远何小威乐大珩赵学谦彭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