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4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连接器,包括外壳、主体和连接件,所述外壳设有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且分别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所述主体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内;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连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匹配的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和卡止部;主体的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凸台,以使所述凸台依次插入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并使卡止部抵接在所述凸台下部、所述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二通槽的顶部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矩形连接器组装工序简单、拆装方便、且组装之后的连接器结构牢靠稳固。

A rectangular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矩形连接器。
技术介绍
矩形连接器是一种高精密,高品质的自动插拔、自锁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与信号的连接,如LED屏、医疗设备、工业控制、检测和测量设备、AV系统、广播电视及通讯等领域。现有技术中交通轨道使用的矩形连接器一般包括外壳和胶芯,外壳一般设为左右分体的结构,在外壳与胶芯通过卡接固定,这在装配主体时需要采用工装夹具才能将胶芯装配到外壳上,在拆卸胶芯的时候,又需要外壳进行整体的拆卸,致使连接器的外壳和胶芯的组装工序繁琐,且由于外壳为左右分体,致使外壳与胶芯组装不够牢靠,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工序简单、拆装方便、且组装之后的连接器结构牢靠稳固的矩形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矩形连接器,包括外壳、主体和连接件,所述外壳设有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且分别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所述主体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内;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连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匹配的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和用于弹性卡入第二通槽内的卡止部;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凸台,以在所述主体上下插装在矩形腔体内时使所述凸台依次插入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并使所述卡止部抵接在所述凸台下部、所述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二通槽的顶部内壁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槽和卡止部均为成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通槽为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卡止部匹配的设置为多个;所述主体包括多个且成排布置的插接块,每一个所述插接块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凸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长方形的板状本体和设在所述板状本体侧边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与所述板状本体构成所述插槽,所述第一通槽和卡止部设在所述板状本体上且所述卡止部与所述折弯板设在板状本体的相同侧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矩形腔体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折弯板抵接的平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弯板上还设有向所述插槽内弹性伸缩的伸缩件,用于弹性压紧矩形腔体的侧壁;所述伸缩件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每一个伸缩件均与一个的卡止部成行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伸缩件为与所述折弯板一体成型的弹片,所述伸缩件上预留有用于所述弹片伸缩退让的退让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止部包括向所述的板状本体的第一侧倾斜向上延伸的斜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斜板与所述板状本体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斜板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为金属薄片,所述板状本体、所述折弯板、所述斜板、所述过渡板和所述第一通槽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与所述凸台一体成型且均为橡胶材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为铝合金外壳,所述铝合金外壳可在所述主体插入矩形腔体内时弹性伸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矩形连接器内的主体插装在矩形腔体内,在进行具体的组装的时候,两个连接件分别插装在矩形腔体的两侧的侧壁上,连接件的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内的上部相对的连通,且连接件的卡止部弹性卡入到第二通槽内的下部内,然后自矩形腔体的开口从上至下插装主体,使主体侧面相对的两个凸台分别依次的插入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且凸台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上部尺寸匹配,能够使卡止部抵接在凸台下部、凸台抵接在第二通槽的顶部内壁上,这样凸台一方面能够将主体卡止在矩形腔体的侧壁上;另外一方面,卡止部卡止在凸台上也能够限制连接件的位移,同时卡止连接件,这样实现了主体、连接件与外壳的安装定位,整个安装过程通过插装和卡接,不需要采用工装夹具辅助安装工序简单方便,且通过连接件进行定位安装,使组装后的连接器结构牢靠稳固、不易脱落。而在拆卸连接器的时候,只需要将卡止部弹性的压缩,这样能够轻松的将连接件拆卸掉,之后再拆卸掉主体时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矩形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矩形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矩形连接器的拆卸单个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矩形连接器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矩形腔体;12、第二通槽;2、主体;21、凸台;22、插接块;3、连接件;31、插槽;32、第一通槽;33、卡止部;331、斜板;332、过渡板;34、板状本体;35、折弯板;36、伸缩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矩形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外壳1、主体2和连接件3,外壳1设有矩形腔体11,主体2的下部为与矩形腔体11匹配的矩形结构,矩形腔体11的上部具有开口,在主体2插装到矩形腔体11内的时候,连接件3用于连接和固定主体2与矩形腔体11。具体的,连接件3有两个,主体2插装到矩形腔体11内的时候,主体2的两个侧边与矩形腔体11的两个侧边之间分别插装有连接件3。本申请中,主体2为橡胶材料,外壳1为铝合金外壳,连接件3为金属薄片制成。具体的,矩形腔体11的两个侧壁的下部均设有第二通槽12。连接件3的上部设有与矩形腔体11的侧壁匹配的插槽31,连接件3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32和卡止部33;插槽31用于使连接件自上向下插装在矩形腔体11的侧壁上,以限制连接件3的向下的移动;同时连接件3插装在矩形腔体11的侧壁上时,使连接件3的卡止部33弹性卡止到第二通槽12的下部,同时使第一通槽32与第二通槽12的上部相对应的连通。本申请中的第二通槽12为长方形的长槽,长槽的夹角处设有让位槽,便于安装。具体操作的时候,先弹性压缩卡止部33,使连接件3向下插装直到卡止部33位于第二通槽位置,卡止部33在弹力作用下卡入第二通槽12的下部。在安装连接件3之后,将主体2卡入矩形腔体11内,具体的,主体2的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凸台21,凸台21具体可以与主体2一体成型,铝合金外壳1产生弹性变形使主体2上下插装在矩形腔体11内,然后使凸台21依次插入第一通槽32和第二通槽12内,并使卡止部33抵接在凸台21下部、凸台21抵接在第二通槽12的顶部内壁上。这样,一方面将主体2卡止在矩形腔体11的侧壁上;另外一方面,卡止部33卡止在凸台21上也能够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和连接件,所述外壳设有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且分别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所述主体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内;/n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连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匹配的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和用于弹性卡入第二通槽内的卡止部;/n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凸台,以在所述主体上下插装在矩形腔体内时使所述凸台依次插入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并使所述卡止部抵接在所述凸台下部、所述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二通槽的顶部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和连接件,所述外壳设有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且分别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所述主体插装在所述矩形腔体内;
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连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矩形腔体的侧壁匹配的插槽,所述连接件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槽和用于弹性卡入第二通槽内的卡止部;
所述主体的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凸台,以在所述主体上下插装在矩形腔体内时使所述凸台依次插入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并使所述卡止部抵接在所述凸台下部、所述凸台抵接在所述第二通槽的顶部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和卡止部均为成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通槽为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卡止部匹配的设置为多个;
所述主体包括多个且成排布置的插接块,每一个所述插接块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凸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长方形的板状本体和设在所述板状本体侧边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与所述板状本体构成所述插槽,所述第一通槽和卡止部设在所述板状本体上且所述卡止部与所述折弯板设在板状本体的相同侧边。


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太和王必阳曾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