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69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包括真空封闭体以及位于真空封闭体内的消气剂附属元件;所述的真空封闭体由前透硬玻璃板、后透硬玻璃板和玻璃窄框条构成;在前透硬玻璃板上设有阳极透光膜电层、阳极印银弯线层和薄发光层,所述的阳极透光膜电层和阳极印银弯线层相连,所述的薄发光层制作在阳极透光膜电层上面;在后透硬玻璃板上设有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具有制作结构简单、发光背光源发光亮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
本专利技术属于平面显示
、集成电路科学与
、真空科学与
、纳米科学与
、微电子科学与
、光电子科学与
以及半导体科学与
的相互交叉领域,涉及到平面发光背光源的制作,具体涉及到碳纳米管阴极的平面发光背光源的制作,特别涉及到一种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纳米数量级管径的管状物质,其导电性能很好。在发光背光源产品中,就已经应用碳纳米管作为阴极制作材料。在适宜的真空环境中,碳纳米管进行高效电子发射,形成了发光背光源的阴极电流。但是,对于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工艺、配比工艺、改善工艺等方面,目前还未达到令科研人员满意的水平和程度。在三极结构的发光背光源中,还存在一些技术困难需要解决。例如,第一,碳纳米管阴极的制作面积很小。碳纳米管层是有众多的单根碳纳米管构成的,碳纳米管阴极的制作面积小,也就意味着碳纳米管的数量不多;而没有足够数量的碳纳米管来共同进行电子发射,是无法为发光背光源提供足够大的阴极电流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包括真空封闭体以及位于真空封闭体内的消气剂附属元件;所述的真空封闭体由前透硬玻璃板、后透硬玻璃板和玻璃窄框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前透硬玻璃板上设有阳极透光膜电层、阳极印银弯线层和薄发光层,所述的阳极透光膜电层和阳极印银弯线层相连,所述的薄发光层制作在阳极透光膜电层上面;在后透硬玻璃板上设有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包括真空封闭体以及位于真空封闭体内的消气剂附属元件;所述的真空封闭体由前透硬玻璃板、后透硬玻璃板和玻璃窄框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前透硬玻璃板上设有阳极透光膜电层、阳极印银弯线层和薄发光层,所述的阳极透光膜电层和阳极印银弯线层相连,所述的薄发光层制作在阳极透光膜电层上面;在后透硬玻璃板上设有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周连续双斜面阴极凹凸弧叠门控结构的衬底为后透硬玻璃板;后透硬玻璃板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浅黑隔开层;浅黑隔开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印银弯线层;阴极印银弯线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双斜基底层;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下表面为圆形平面、且位于阴极印银弯线层上,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为圆形平面、且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中心垂直线和下表面中心垂直线相互重合,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直径小于下表面直径,阴极双斜基底层的外侧面为倾斜的圆台面;阴极双斜基底层中设有四方孔,四方孔内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连弯线一层;阴极连弯线一层和阴极印银弯线层是相互连通的;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连弯线二层;阴极连弯线二层和阴极连弯线一层是相互连通的;阴极双斜基底层的外侧面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下环周电极;阴极下环周电极位于阴极双斜基底层的外侧面上,阴极下环周电极的上边缘朝向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方向、且和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外边缘相平齐,阴极下环周电极的下边缘朝向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下表面方向、且不和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下表面外边缘相平齐;阴极下环周电极和阴极连弯线二层是相互连通的;阴极双斜基底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双斜基中间层;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下表面为圆形平面、且位于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上,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下表面直径和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直径相等,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下表面中心垂直线和阴极双斜基底层的上表面中心垂直线相互重合,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上表面为圆形平面、且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平行,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上表面直径小于下表面直径,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上表面中心垂直线和下表面中心垂直线相互重合,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外侧面为倾斜的圆台面、且阴极双斜基中间层外侧面的倾斜度与阴极双斜基底层外侧面的倾斜度不相等;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外侧面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阴极上环周电极;阴极上环周电极位于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外侧面上,阴极上环周电极的上边缘朝向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上表面方向、且不和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上表面外边缘相平齐,阴极上环周电极的下边缘朝向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下表面方向、且和阴极双斜基中间层的下表面外边缘相平齐;阴极上环周电极和阴极连弯线二层是相互连通的;阴极双斜基中间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阴极双斜基上层;浅黑隔开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叠弧底一层;门极叠弧底一层的下表面为平面、且位于浅黑隔开层上,门极叠弧底一层中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中暴露出浅黑隔开层、阴极印银弯线层、阴极双斜基底层、阴极连弯线一层、阴极连弯线二层、阴极下环周电极、阴极双斜基中间层、阴极上环周电极、阴极双斜基上层,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内侧面为直立的圆筒面;门极叠弧底一层的上表面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凹弧电极下层;门极凹弧电极下层的前末端朝向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方向、但不和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相接触,门极凹弧电极下层的后末端朝向远离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方向,门极凹弧电极下层为弧面形、且向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内部方向凹陷;门极凹弧电极下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叠弧底二层;门极叠弧底一层和门极叠弧底二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凸弧电极前层;门极凸弧电极前层的前末端朝向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方向、且和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相平齐,门极凸弧电极前层的后末端朝向远离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方向,门极凸弧电极前层的后末端和门极凹弧电极下层的中间部分相连,门极凹弧电极下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凸弧电极前层的中间部分相连;门极凹弧电极下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叠弧底三层;门极叠弧底三层和门极叠弧底一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凸弧电极后层;门极凸弧电极后层的前末端朝向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方向、而后末端朝向远离门极叠弧底一层的圆形孔内侧面方向,门极凸弧电极后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凹弧电极下层的中间部分相连,门极凸弧电极后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凸弧电极前层的后末端相连,门极凹弧电极下层的后末端和门极凸弧电极后层的中间部分相连;浅黑隔开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叠弧底四层;门极叠弧底四层上的印刷的银浆层形成门极印银弯线层;门极印银弯线层的前末端和门极凸弧电极后层的后末端相连;门极凸弧电极前层和门极凸弧电极后层上的印刷的绝缘浆料层形成门极叠弧底五层;碳纳米管层制作在阴极下环周电极和阴极上环周电极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魁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