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和用于穿刺的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867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和用于穿刺的智能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投射光线;获取图像;根据图像关联关系确定穿刺点位;执行穿刺。首先根据预设图像与定位图像的关联关系,参考预设穿刺点位与预设图像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到实际待测区域中定位图像与实际穿刺点位的相对位置关系,最终自动确定实际穿刺点位,达到智能规范穿刺定位的目标,避免人为估算带来的不准确性风险,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诊断效率;此外,通过链接模块确认患者身份,获取患者信息,在穿刺过程中,实时记录穿刺点位,穿刺时间,穿刺部位,执行穿刺的医护人员等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查询,同时为医护人员进行后续更加精准的穿刺治疗提供依据。

A method of locating puncture point and a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pun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和用于穿刺的智能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刺技术和医疗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和用于穿刺的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穿刺过程中,由于每个患者所患疾病本身的差异,以及正常人体结构的个体差异,临床操作医生经验不同,在各种临床穿刺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穿刺深度不准,穿刺到达目标位置后没有提示,甚至会造成过度穿刺而引起穿刺损伤。所以依靠医护人员自己的经验诊断准确性较差,并且会消耗大量诊断时间,造成诊断效率低,尤其会对急症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穿刺装置出现了,目前,穿刺装置的定位依靠医护人员对于检测图像的判断,精准度上容易存在误差。并且,现有的穿刺装置在穿刺执行过程中只是单一的急停和反馈暂停,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此外,在科技不断更新的今天,信息技术对医院管理领域逐步地渗透,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应用,但随着患者要求和治疗后期护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对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针对穿刺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低,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及时地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穿刺装置(1),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R1:投射光线;/n步骤R2:获取图像;/n步骤R3:根据图像关联关系确定穿刺点位;/n步骤R4:执行穿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穿刺装置(1),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R1:投射光线;
步骤R2:获取图像;
步骤R3:根据图像关联关系确定穿刺点位;
步骤R4:执行穿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向患者的待测区域投射检测光线;
步骤S2:获取由所述检测光线照射待测区域后得到的目标检测图像,所述目标检测图像上分布有预设图像,所述预设图像包含预设穿刺点位;
步骤S3:向所述待测投射定位光线;
步骤S4:获取定位光线在待测区域表面形成的定位图像;
步骤S5:根据所述预设图像与定位图像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预设穿刺点位在所述实际待测区域所对应的实际穿刺点位;
步骤S6:控制所述穿刺装置(1)对实际穿刺点位执行穿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预设图像包含预设穿刺点位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1:获取患者的诊断信息;
步骤S22:根据所述诊断信息,在所述目标检测图像上标记所述预设穿刺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控制所述穿刺装置(1)对实际穿刺点位执行穿刺之前,还包括:
步骤A1:检测所述穿刺装置(1)在开启后后是否处于零位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1;否则,控制所述穿刺装置(1)执行回零程序,再执行步骤S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7:检测所述穿刺装置(1)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偏离实际穿刺点位;若是,则进行限位调整操作;否则,继续按设定对实际穿刺点位执行穿刺。


6.一种用于穿刺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装置(1)、穿刺调整模块(2)、医护终端(3)、云存储系统(4)、信息管理模块(5)以及无线通信模块(6),所述穿刺装置(1)与穿刺调整模块(2)电连接,所述医护终端(3)与穿刺装置(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无线连接,所述医护终端(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与云存储系统(4)无线连接,所述云存储系统(4)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与信息管理模块(5)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穿刺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护终端(3)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模块(31)、标识分配模块(32)、穿刺记录模块(33)以及链接模块(34),所述患者信息采集模块(31)、穿刺记录模块(33)均与标识分配模块(32)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链接模块(34)与患者信息采集模块(31)、标识分配模块(32)、穿刺记录模块(33)均电连接,其中,
所述患者信息采集模块(31)负责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体征参数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6)传输给云存储系统(4),其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以及需要进行穿刺的部位;
所述标识分配模块(32)被配置为给当前患者分配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