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42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结构和第二显示结构,第一显示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显示结构的下方;第一显示结构包括第一上基板和第一下基板,相对设置;第一上基板的远离第一下基板的一面贴合于第二显示结构的下方;遮光光栅设于第一上基板朝向第一下基板的一面;以及第一液晶层设于第一上基板和第一下基板之间;第一液晶层中填充有聚合物液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增加遮光光栅,利用下层液晶显示结构中聚合物液晶的散射态、透态的光射出角度不同,通过遮光光栅对散射态大角度光起到阻挡作用。

Double lay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为一种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高动态范围(HDR)技术的兴起,背光分区(BLUDimming)技术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在双层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中,上层液晶显示结构正常显示,下层液晶显示结构对背光进行分区控制,可以使对比度有明显提升。双层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层液晶显示结构的液晶采用聚合物液晶,通过控制聚合物液晶透过和散射状态实现背光的分区控制,可以节省偏光片成本并提升下层液晶显示结构的穿透率。但通过下层液晶显示结构中聚合物液晶对背光进行分区控制暗态亮度降低较少,对比度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显示结构即下层液晶显示结构的第一上基板上增加遮光光栅,利用下层液晶显示结构中聚合物液晶的散射态、透态的光射出角度不同,通过遮光光栅对散射态大角度光起到阻挡作用,以实现下层液晶显示结构对于背光的分区控制。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结构和第二显示结构,所述第一显示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显示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显示结构包括第一上基板和第一下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下基板的一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显示结构的下方;/n遮光光栅,设于所述第一上基板朝向所述第一下基板的一面;以及/n第一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上基板和所述第一下基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中填充有聚合物液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结构和第二显示结构,所述第一显示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显示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显示结构包括第一上基板和第一下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下基板的一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显示结构的下方;
遮光光栅,设于所述第一上基板朝向所述第一下基板的一面;以及
第一液晶层,设于所述第一上基板和所述第一下基板之间;所述第一液晶层中填充有聚合物液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光栅为黑色金属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光栅包括若干第一遮光条,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光栅还包括若干第二遮光条,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遮光条垂直于所述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二遮光条与所述第一遮光条形成网格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第一遮光条之间的宽度为80nm-160nm,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厚度为150nm-500nm;相邻两条第二遮光条之间的宽度为80nm-160nm,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厚度为150nm-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基板包括
第一下玻璃板;
薄膜晶体管结构,设于所述第一下玻璃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面;
透明电极层,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面;所述透明电极层中具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
所述第一显示结构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