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347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对已灌浆的马歇尔试件进行CT扫描得到连通空隙和浆体的三维结构;在三维结构中处截取60mm×60mm×60mm的立方体范围作为对象,计算此范围内的连通空隙体积和浆体体积,进一步求得灌浆饱满度,作为评价灌浆效果的指标之一;3D打印立方体范围内浆体分布的结构和除沥青混合料固体外的结构,并测定它们的电阻值,以两者比值作为评价灌浆效果的另一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结合CT扫描和3D打印的方式,较好地评价了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的灌浆效果,实用性强。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grouting effect of asphalt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灌浆效果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的沥青路面对外界温度极为敏感,夏季高温季节往往出现严重的车辙变形等病害,不仅降低了行车安全性,还增加了路面维修成本。为了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敏感性、增大路面高温条件下的刚度,近些年来,采用“灌注式”对柔性的多孔沥青路面灌注水泥基浆体,结合水泥浆硬化后刚性与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柔性,获得刚度较大的半柔性路面,是中国高温地区防治和减缓沥青路面车辙的技术手段之一。上述在多孔沥青路面灌注水泥浆的方式主要是配制流动性高的水泥浆体,并将浆体洒布在已铺筑完成的多孔沥青路面表层,通过沥青路面大量的连通孔隙,使水泥浆体灌入到沥青路面内。连通孔隙内水泥浆体灌注的效果,即水泥浆体的体积与连通孔隙的体积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刚度的提高幅度,决定了半柔性路面车辙的防治效果。但是,目前在道路工程领域并没有评价水泥浆体灌注效果的指标与测试方法。不仅如此,近年来各种功能性沥青路面层出不穷,其中冬季融雪化冰类沥青路面因能够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对已灌浆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CT断层扫描,获得二维断层图片,分别建立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内部连通空隙和已灌入浆体的三维结构;/n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的三维结构中取一立方体范围作为对象,计算此范围内的连通空隙体积和浆体体积,根据连通空隙体积和浆体体积计算灌浆饱满度;/n步骤三,3D打印所述立方体范围内的浆体结构和除沥青混合料固体外的结构,包括连通空隙和浆体;/n步骤四,分别测定打印所得浆体结构和除沥青混合料固体外的结构的电阻并求得电阻比,由灌浆饱和度和电阻比综合评价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的灌浆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已灌浆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CT断层扫描,获得二维断层图片,分别建立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内部连通空隙和已灌入浆体的三维结构;
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的三维结构中取一立方体范围作为对象,计算此范围内的连通空隙体积和浆体体积,根据连通空隙体积和浆体体积计算灌浆饱满度;
步骤三,3D打印所述立方体范围内的浆体结构和除沥青混合料固体外的结构,包括连通空隙和浆体;
步骤四,分别测定打印所得浆体结构和除沥青混合料固体外的结构的电阻并求得电阻比,由灌浆饱和度和电阻比综合评价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的灌浆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灌浆饱满度D1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1为连通空隙体积,V2为浆体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步骤一得到的三维结构中取60mm×60mm×60mm的立方体范围作为对象,计算此范围内的连通空隙体积和浆体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沥青混凝土灌浆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三维重建过程中,通过生成的三角形对结构表面进行划分,利用三角形曲面网格所围合的体积得出浆体和连通空隙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胡楷宇赵雯慧李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