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及其开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9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及其开采方法,包括沿残矿走向划分的矿块,阶段内沿矿体高度方向上将矿块划分为两个高分段,矿块之间留设间柱;在矿体底部沿矿脉走向布置的脉内探矿平巷及垂直走向的脉内勘探平巷;矿体底部还布置脉外运输平巷及出矿进路;在各个高分段中央开设有高分段凿岩平巷;在各高分段凿岩平巷内布置扇形勘探钻孔,勘探钻孔与矿体底部勘探平巷组成立体的交叉勘探网络。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随采随探,脉外采准,中深孔定向精细爆破技术,解决隐伏残矿勘探程度低,矿体破碎等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始终远离空区暴露面和破碎矿体,具有资源损失贫化率低,安全性高,采矿效率高等优点。

Mining structure and mining method of hidden broken residual ore combined with exploration and mining outside ve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及其开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及其开采方法。
技术介绍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物质材料,其保证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而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却相对偏少,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土资源部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列为核心任务,加以推进和落实,制定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管理制度措施和标准建设。“残矿”是指在矿山主采区基本开采完毕,由于历史原因残留的部分零星矿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借鉴苏联的矿山开采技术体系,我国的金属矿山开采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综合利用矿产自然资源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由于矿山开采历史原因遗留下的当时不具备开采价值的矿体,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另一方面,我国的很多矿山,特别是民采矿山,存在严重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浪费有用矿产资源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大的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残矿走向划分的矿块,所述阶段内沿矿体高度方向上将矿块划分为第一高分段及第二高分段两个高分段,矿块之间留设间柱;在矿体底部沿矿脉走向布置的脉内探矿平巷及垂直走向的脉内勘探平巷;/n矿体底部还布置出矿结构,所述出矿结构包括脉内勘探平巷同一标高连通的脉外运输平巷,脉外运输平巷与脉内勘探平巷之间布置倾斜的出矿进路;/n在各个高分段中央开设有高分段凿岩平巷;在各高分段凿岩平巷内布置扇形勘探钻孔,勘探钻孔与矿体底部勘探平巷组成立体的交叉勘探网络;/n在矿块一侧,靠近垂直走向脉内勘探平巷处布置切割天井;/n在各高分段凿岩平巷内开凿形成扇形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残矿走向划分的矿块,所述阶段内沿矿体高度方向上将矿块划分为第一高分段及第二高分段两个高分段,矿块之间留设间柱;在矿体底部沿矿脉走向布置的脉内探矿平巷及垂直走向的脉内勘探平巷;
矿体底部还布置出矿结构,所述出矿结构包括脉内勘探平巷同一标高连通的脉外运输平巷,脉外运输平巷与脉内勘探平巷之间布置倾斜的出矿进路;
在各个高分段中央开设有高分段凿岩平巷;在各高分段凿岩平巷内布置扇形勘探钻孔,勘探钻孔与矿体底部勘探平巷组成立体的交叉勘探网络;
在矿块一侧,靠近垂直走向脉内勘探平巷处布置切割天井;
在各高分段凿岩平巷内开凿形成扇形的中深孔,扇形的中深孔穿过下盘脉外围岩进入隐伏破碎残矿体,所述脉外运输平巷道外侧开设有采场溜井,采场溜井与脉外运输平巷道之间开设有联络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段凿岩平巷之间开设有连通的各个高分段凿岩平巷的辅助斜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体上部设置有上阶段运输平巷,所述上阶段运输平巷内设置有充填管路,并连通有对采空区进行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充填钻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段凿岩平巷位于矿体下盘沿矿体走向布置,与矿体下盘保持安全距离;凿岩平巷钻凿的扇形中深孔将穿过下盘脉外围岩进入隐伏破碎残矿体,达到设计深度。


5.一种脉外采准探采结合的隐伏破碎残矿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下列步骤:
(1)沿残矿走向划分矿块,矿块之间留设间柱,在阶段内沿矿体高度方向上将矿块划分为两个高分段,为第一高分段,第二高分段;
(2)根据地质初步勘查资料,通过在矿体底部布置勘探平巷,在水平方向上进一步控制零星高品位隐伏破碎残矿矿体的赋存形态;
在矿体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灵张俊翔吴文灿李兵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