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18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涉及门窗相关领域,包括安装框、连接装置、窗户框架、窗户、第一防水装置、第二防水装置、第三防水装置、驱动装置、雨水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安装有探照灯,所述窗户安装在窗户框架中,所述窗户框架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安装框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框的顶端安装有探照灯,从而在光线不佳的情况的下,起到辅助照明的效果,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且设置的第一防水装置、第二防水装置和第三防水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能够相互配合来防止雨水进入室内。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building doors and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之二: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一般通过底框内的排水孔排出雨水,但顶框内的雨水受重力影响较弱,需大量堆积后才能导流至底框,在此过程中积水容易渗入室内,且顶框一般不进行排污,而底框排水孔容易因泥沙堆积等问题堵塞,影响排水效果,设置排水孔盖则安装拆卸较为麻烦,同时现有的门窗大多不能自动关闭,一旦室内没人,下雨时门窗不能自动关闭导致雨水进入室内,现有的门窗安装也比较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框(1)、连接装置(2)、窗户框架(3)、窗户(4)、第一防水装置(5)、第二防水装置(6)、第三防水装置(7)、驱动装置(8)、雨水感应器(9)和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顶端安装有探照灯(39),所述窗户(4)安装在窗户框架(3)中,所述窗户框架(3)通过连接装置(2)安装在安装框(1)中,所述安装框(1)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装置(5),所述安装框(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防水装置(6),所述安装框(1)下方设置有第三防水装置(7),所述安装框(1)和窗户框架(3)上设置有驱动装置(8),所述安装框(1)上通过支撑杆(11)设置有雨水感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门窗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框(1)、连接装置(2)、窗户框架(3)、窗户(4)、第一防水装置(5)、第二防水装置(6)、第三防水装置(7)、驱动装置(8)、雨水感应器(9)和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顶端安装有探照灯(39),所述窗户(4)安装在窗户框架(3)中,所述窗户框架(3)通过连接装置(2)安装在安装框(1)中,所述安装框(1)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装置(5),所述安装框(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防水装置(6),所述安装框(1)下方设置有第三防水装置(7),所述安装框(1)和窗户框架(3)上设置有驱动装置(8),所述安装框(1)上通过支撑杆(11)设置有雨水感应器(9),所述安装框(1)上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包括控制系统(12),所述第一防水装置(5)、第二防水装置(6)、第三防水装置(7)、驱动装置(8)和雨水感应器(9)与控制器(10)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系统(12)包括处理器(32)、雨水感应模块(33)、第一防水模块(34)、第二防水模块(35)、第三防水模块(36)和驱动模块(37),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两块安装块(13)、安装槽(14)、转轴(15)和固定装置(16),所述安装块(13)通过转轴(15)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块(13)上设置有固定装置(16),所述安装槽(14)设置在安装框(1)和窗户框架(3)上,所述安装块(13)与安装槽(14)相互契合,所述固定装置(16)包括凹槽(17)、卡条(18)、弹簧(19)和卡槽(20),所述凹槽(17)设置在安装框(1)上,所述凹槽(17)中通过弹簧(19)安装有卡条(18),所述卡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铭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