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7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构筑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依次通过钻孔→埋管→开槽→嵌缝→测水压→化学灌浆→管口处理→涂刮环氧胶泥等步骤,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埋管并采用快速封堵材料固定将水进行引排,解决了高压下建筑物堵漏的难题。

A construc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high pressure leakage stoppage of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构筑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站通水后,电站的循环水泵房前池和排水箱涵等建构筑物部分区域平均水深超20m,水压较大,相关区域墙体等易发生渗漏水的问题。针对该类漏水问题,若在迎水面进行堵漏,由于漏水点在水下,堵漏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且堵漏成本高;若在背水面堵漏,由于水压较大,用常规的堵漏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堵漏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高压堵漏方法或高压堵漏剂,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7165434B于2019年4月5日公告的一种用于卫生间楼面的高压注浆堵漏方法,带压渗漏修缮,不挖土,不拆墙,无需破坏建筑物原有结构,可带水施工,施工周期短,极大提高修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堵漏修复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但是借助上述工艺用在具有一定水深的、高水压环境下的建构筑物上,效果不佳,甚至无法实现堵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建构筑物高压堵漏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通过在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 钻孔:在混凝土裂缝一侧15cm~25cm范围以40°~50°角度钻至少一个斜孔;/nS2. 埋管:向每个斜孔内插入辅助管,并将辅助管固定在孔内,辅助管外露段安装三通,接入压力表及闸阀,埋管结束后打开所有闸阀进行排水;/nS3.开槽:首先以裂缝为中线用角磨机进行切割,然后进行凿槽,清除槽内的混凝土及粉尘;/nS4. 嵌缝:槽内清理结束后,采用快速封堵材料沿槽内嵌缝,嵌缝材料应与原有混凝土面保持平整;/nS5. 测水压:待嵌缝材料达到强度之后,关闭所有闸阀,待压力表压力稳定后,对相应的管路进行编号并记录水头压力;/nS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钻孔:在混凝土裂缝一侧15cm~25cm范围以40°~50°角度钻至少一个斜孔;
S2.埋管:向每个斜孔内插入辅助管,并将辅助管固定在孔内,辅助管外露段安装三通,接入压力表及闸阀,埋管结束后打开所有闸阀进行排水;
S3.开槽:首先以裂缝为中线用角磨机进行切割,然后进行凿槽,清除槽内的混凝土及粉尘;
S4.嵌缝:槽内清理结束后,采用快速封堵材料沿槽内嵌缝,嵌缝材料应与原有混凝土面保持平整;
S5.测水压:待嵌缝材料达到强度之后,关闭所有闸阀,待压力表压力稳定后,对相应的管路进行编号并记录水头压力;
S6.灌浆:结合管路水头压力,进行灌浆,最大灌浆压力控制在1.5~2倍水压力;灌浆首孔采用单孔进浆,其它管口全部敞开,待相邻管路冒出浓浆后,关闭出浆闸阀继续灌注,直至达到最大灌浆压力结束该孔灌浆;对第二个孔进行灌浆,直至所有管路灌注完毕即可结束;
S7.管口处理:灌浆完毕后,待最后一孔灌浆结束12h后,切除管路的外露部分,采用快速封堵材料此部位进行补平处理;
S8.涂刮环氧胶泥:待修补材料干燥后,进行基面打磨,在干燥的混凝土基面均匀的涂刮环氧胶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合建构筑物高压堵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钻孔过缝处距离裂缝顶部18cm~22cm。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峰李凡程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