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及其生产、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5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及其生产、安装工艺,该墙板包括:外层墙板、钢筋混凝土肋和内层保温层。该墙板采用外挂墙板四角的楔形体凹槽和主体结构上的楔形体钢牛腿相嵌连接,通过外挂墙的自重使之与钢牛腿嵌固更加牢固。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优点在于双层外挂墙板自重轻,成本低,没有复杂的支承结构,避免安装过程的繁琐,简化施工做法,同时构件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其中连接方式的改进将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步骤,简化流程,方便施工,提高效率。

A self-locking double-layer ribbed external wall panel and its production and install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及其生产、安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及其生产、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对于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对装配式墙板的探索专利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目前通用的外挂墙板有三层外挂墙板和双层外挂墙板。三层外挂墙板往往为了保证足够大的强度和刚度,会设计得比较厚重,这样不仅减小了建筑的使用空间,而且也增加了外挂墙板的自重。双层外挂墙板虽然自重轻,但存在着批量加工生产及运输过程繁琐、施工安装繁杂及墙板整体稳定性不高的缺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制作方法和安装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外挂墙板自重大、刚度低、生产繁杂且整体稳定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式外挂墙板及其生产、安装工艺,降低了外挂墙板的自重,减少了批量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繁琐和增强了墙板的整体稳定性及其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式外挂墙板,包括外层墙板、内层保温层及钢筋混凝土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墙板的四角设置有楔形体凹槽,便于安装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肋,外层墙板的四侧边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肋,目的在于增加墙板的刚度和方便施工及运输;所述内层保温层,利用外层墙板四侧的钢筋混凝土肋条作为模板,采用发泡水泥等建筑材料浇筑后与外层墙板组合成双层带肋外挂墙。另外,本专利技术基于双层带肋外挂墙板的安装工艺,利用上述特征描述的外挂墙板,进一步在实际工程中安装。该安装方法需要首先安装下层外挂墙板,其次在主体结构上安装带有楔形体的钢牛腿,再让四角带有凹槽的上层外挂墙分别嵌到在钢牛腿上,使上层双层带肋外挂墙固定于主体结构上,最后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建筑外挂墙板全部安装完成。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外层墙板的四侧边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肋,可以增加墙板的刚度和方便施工及运输;2、在安装工艺上,让四角设置有楔形体凹槽的外挂墙板嵌入主体结构上的钢牛腿的方式,使双层带肋外挂墙自身的自重通过自锁的方式嵌固于主体结构上,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施工步骤,简化流程,方便施工,提高效率;3、本专利技术预制外挂墙板可以适合工厂大批量生产,符合装配建筑工业化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制墙板外侧钢筋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制外层墙板肋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制外层墙板钢筋笼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层墙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层带肋外挂墙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结构示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结构与钢牛腿连接结构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层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吊装示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下层外挂墙与主体结构吊装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装下层外挂墙节点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吊装上、下层外挂墙节点示图其中:外挂墙板-1;外层墙板-1a);内层墙板-1b);带楔形体凹槽-1c);外层墙板楔形体凹槽预埋拉结螺栓螺纹孔-1d);钢筋混凝土肋-1e);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预埋件-2a);螺帽-2b);拉结螺栓-2c);带楔形体钢牛腿-3;钢牛腿与墙连接预留孔-3a);钢牛腿与主体结构连接预留孔—3b);主体结构-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及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更加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目的。在本专利技术型的描述中,术语上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型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型的不足之处及限制。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型实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式外挂墙板,包括外层墙板、内层保温层及钢筋混凝土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墙板的四角设置有楔形体凹槽,便于安装固定;其中外层墙板对角的楔形体凹槽均预埋有螺纹孔,通过拉结螺栓使外挂墙板和钢牛腿连接,可以防止外挂墙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水平侧移;所述钢筋混凝土肋,外层墙板的四侧边均设置有钢筋混凝土肋,目的在于增加墙板的刚度和方便施工及运输;所述内层保温层,利用外层墙板四侧的钢筋混凝土肋条作为模板,采用发泡水泥等材料浇筑后与外层墙板组合成双层带肋外挂墙。更具体而言,钢筋混凝土肋的制作。预先进行墙板内侧的四周侧边钢筋网的绑扎,其次对绑扎好的钢筋进行支模,支模的时候在四角处预留楔形体凹槽,在墙板四角处用海绵填满楔形体凹槽并浇筑混凝土。更具体而言,外侧墙板1a)的制作。首先进行外层墙板的外侧部分钢筋网的绑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肋1e)预留的箍筋嵌入到所述的钢筋网中,其次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肋1e)和所述的外侧钢筋网进行支模,在支模的时候在四角预留好带有楔形体的凹槽,再浇筑混凝土。更具体而言,内层保温层1b)的制作。在外层墙板制作完成后,利用四侧边的钢筋混凝土肋1e)作为模板,采用发泡水泥等建筑材料浇筑后与外层墙板组合成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1。针对上述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1,本专利技术型实例还提出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安装工艺,如图6-图11所示,其步骤包括:更具体而言,如图1-图5所示,按照上述方法预制好上、下层带楔形体凹槽的双层带肋外挂墙1;其中所述四边由肋条固定的双层外挂墙板厚度可采用nmm,高度可取emm,宽度可取amm,所述内置保温层厚度为mmm,高度为pmm,宽度为bmm,其中高宽厚的取值可根据具体施工环境进行设计制模。更具体而言,如图8、图9所示,外挂墙分为上层外挂墙板和下层外挂墙板,首先吊装带有楔形体凹槽1c)的下层外挂墙板,在吊装完成下层外挂墙板后使用斜撑固定墙板,其次使带有楔形体钢牛腿3通过主体结构4中的预埋件2a)连接;带有楔形体凹槽1c)的上层外墙板的左、右下角的凹槽与主体结构上带有楔形体钢牛腿3通过自锁的方式相嵌连接,使墙板与主体结构上的钢牛腿3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紧密。更具体而言,外挂墙板四角处对称位置的两个角提前预留有螺纹孔3a,在外挂墙板与带有楔形体的钢牛腿固定后,使用拉结螺栓2a)将钢牛腿与外挂墙连接在一起。更具体而言,上、下预制外墙板之间接缝采用防水材料填缝,必须使用防水性能、耐候性能优良的防水密封胶作嵌缝材料,如一次防水采用PE条+密封胶,二次防水采用橡胶条,在一次防水与二次防水之间形成减压空腔,以保证预制外挂墙防排水效果和使用年限。更具体而言,以上楼层的外挂墙板的安装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施工直到建筑外挂墙板安装完成。综合所述,本专利技术型提出了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墙板生产及其安装工艺,利用由四边肋条固定的双层外挂墙板,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三层外挂墙的自重大、整体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包括:楔形体凹槽和钢筋混凝土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包括:楔形体凹槽和钢筋混凝土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体凹槽设置在外层墙板的四角。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双层带肋外挂墙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筋混凝土肋的制作:预先进行墙板内侧的四周侧边钢筋网的绑扎,其次对绑扎好的钢筋网进行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其中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肋外侧预留有箍筋,其目的为了方便与外侧墙板浇筑时的搭接和增强外层墙板的整体性;
(2)外侧墙板制作:首先进行外层墙板的外侧部分钢筋网的绑扎,再将钢筋混凝土肋预留的箍筋嵌入到所述的钢筋中,其次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肋和外侧钢筋网一起进行支模,支模的时候在四角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潘丹李鸿永陆鹏远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