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8145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监测层位,确定井管数量;监测井钻探,得钻孔;首先施工最深层井管,对最深井管进行下管、投砾、止水,下管顺序为沉淀管、滤水管和井壁管,投砾层顶端高于滤水管顶端;其次施工中间层井管,施工顺序与最深层井管相同;最后施工最浅层井管,施工顺序与最深层井管相同。一孔多井中可安装多个单井完整井,施工成本费用低,缩短施工周期;可以同时对多个含水层进行监测;占地面积小,保护、维护费用低。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one hole and many wells in fine-grained aqui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含水层的水位、水质监测井一般是一孔一井监测井(即一个钻孔中只施工一个监测井),该种监测井具有以下弊端: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在监测预算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使监测区域内监测井数量减少,地下水监测网络单一,相应的对区域地下水流向就不会准确成图;在区域监测井数量已定的情况下,一孔一井监测井相对占地面积大,看护人员数增多,需维修地点增多,从而增加成本费用;而且,一孔一井监测井技术只能监测一层含水层的水位、水质。同一地点若想监测多层含水层就必须增加不同含水层监测井的数量。占地、相应费用都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在一个钻孔内根据监测层位的不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根据监测层位,确定井管数量;/n监测井钻探,得钻孔;/n首先施工最深层井管,对最深井管进行下管、投砾、止水,下管顺序为沉淀管、滤水管和井壁管,投砾层顶端高于滤水管顶端;/n其次施工中间层井管,施工顺序与最深层井管相同;/n最后施工最浅层井管,施工顺序与最深层井管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监测层位,确定井管数量;
监测井钻探,得钻孔;
首先施工最深层井管,对最深井管进行下管、投砾、止水,下管顺序为沉淀管、滤水管和井壁管,投砾层顶端高于滤水管顶端;
其次施工中间层井管,施工顺序与最深层井管相同;
最后施工最浅层井管,施工顺序与最深层井管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的数量为2-5个,进一步为2-4个,更进一步为2-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颗粒含水层中一孔多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的方法为正循环无芯钻探,开孔直径为300-400mm,钻至设定深度后进行扩孔;
进一步的,扩孔后的直径为600-700m,孔口直径与孔底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在钻进施工过程中,采用钻铤加压,控制钻压;
进一步的,为防止钻孔底端废渣吸附钻头而发生蹩泵,每次钻进,在钻头到达孔底前,先开泵冲孔,将孔底废渣循环至孔外,待孔口返水后,慢速回转钻具,无蹩车蹩泵时,将钻具下放到孔底钻进;
进一步的,钻进中临时停车时,将钻具提离孔底后,再停车、停泵;
进一步的,钻进过程中,定期冲孔排渣,保持孔内干净,孔底岩粉超过0.3-0.5m时,进行捞渣;
更进一步的,所述冲孔排渣的具体方法为:冲洗液通过钻杆输送至孔底后,冲洗液携带孔底废渣沿孔壁排出孔外至沉淀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龙江魏仁远陈振窦炳臣孙彦伟王标赵增才常彬王学民周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