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12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采用第一上弦钢管、第二上弦钢管、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作为顶板的骨架,第一下弦钢管、第二下弦钢管、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作为底板的骨架,腹杆作为腹板的骨架,在所述第一上弦钢管、第二上弦钢管、第一下弦钢管和第二下弦钢管中均填充混凝土,并在骨架外部浇筑外包钢筋混凝土,形成连续的混凝土板面组成闭合的箱型截面参与受力,而第二上弦钢管与对应的第二下弦钢管之间连接有桁架,作为箱型结构的内部支撑,提高吊装时的抗扭惯性矩,内部的桁架无需外包混凝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减少质量控制环节,外包成拱快,降低施工风险,大幅缩短施工周期,节省施工成本。

An arch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late truss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外拱桥主拱箱型结构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单箱单室结构也有单箱多室结构,通常会在箱室内增加腹板来提高箱型结构截面刚度。在施工中,通常先将拱圈骨架安装成拱后,再对顶板、底板及所有腹板位置外包钢筋混凝土形成箱型主拱。但是由于拱结构为弧形结构,在拱箱结构内部位搭设模板难度较高,模板费用较高,并且浇筑困难,不易浇筑密实,因此施工周期较长,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降低桥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主拱箱型结构在腹板结构上外包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包含箱型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含顶板、底板、两个腹板和若干个腹管,所述顶板、底板和所有腹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上弦钢管,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箱型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含顶板(1)、底板(2)、两个腹板(3)和若干个腹管(8),所述顶板(1)、底板(2)和所有腹板(3)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n所述顶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上弦钢管(41),两个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之间设有两个第二上弦钢管(42),相邻的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和第二上弦钢管(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1),两个所述第二上弦钢管(4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2),所有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和所有所述第二上弦钢管(42)内填充有混凝土;/n所述底板(2)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两个第一下弦钢管(61),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桁混合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箱型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包含顶板(1)、底板(2)、两个腹板(3)和若干个腹管(8),所述顶板(1)、底板(2)和所有腹板(3)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所述顶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上弦钢管(41),两个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之间设有两个第二上弦钢管(42),相邻的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和第二上弦钢管(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1),两个所述第二上弦钢管(4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2),所有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和所有所述第二上弦钢管(42)内填充有混凝土;
所述底板(2)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两个第一下弦钢管(61),两个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之间对应设有两个第二下弦钢管(62),相邻的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和第二下弦钢管(62)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杆(53),两个所述第二下弦钢管(62)之间连接有第四连接杆(54),所有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和所有所述第二下弦钢管(62)内填充有混凝土;
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之间连接有腹杆(7),所述第二上弦钢管(42)与对应的第二下弦钢管(62)之间连接有所述腹管(8);
两个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所在曲面内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所述顶板(1),所述顶板(1)包裹所有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所有所述第二上弦钢管(42)、所有所述第一连接杆(51)和所有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两个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所在曲面内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所述底板(2),所述底板(2)包裹所有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所有所述第二下弦钢管(62)、所有所述第三连接杆(53)和所有所述第四连接杆(54),所述第一上弦钢管(41)和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弦钢管(61)所在曲面内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对应的所述腹板(3),所述腹板(3)包裹对应的所有所述腹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含至少两个节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节段两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廷敏康玲梁健肖雨范碧琨李畅何娇阳孙才志李胜赵艺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