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纺织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理论赝电容、合成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成本相对碳材料较低等特点,聚吡咯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电材料;柔性导电材料因其在可穿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将聚吡咯和织物各自的优点相结合获得柔软的聚吡咯导电织物是制备可穿戴传感或能源器件的一个新途径。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是将聚吡咯与织物相结合的一种常见手段,但是通常都是先将织物置于含有吡咯单体的水溶液中,再向该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使吡咯单体在织物的纤维表面原位聚合。例如申请号为20171034463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向碳纤维与吡咯水分散液混合体系中加入氧化剂,实现碳纤维表面原位聚合吡咯的修饰方法。通过加大吡咯单体的用量可以提高聚吡咯在织物上的附着量。但是由于大量吡咯单体仍在溶液中、未能吸附到织物基材上发生聚合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原料浪费,没有充分利用吡咯单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r>专利技术目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a)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的织物基材置于置换剂中,对润湿后的织物基材进行真空干燥;/n(b)将步骤(a)所得物浸渍于吡咯单体中,使织物基材吸收吡咯单体;/n(c)将步骤(b)所得物转移至Fe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的织物基材置于置换剂中,对润湿后的织物基材进行真空干燥;
(b)将步骤(a)所得物浸渍于吡咯单体中,使织物基材吸收吡咯单体;
(c)将步骤(b)所得物转移至FeCl3溶液中静置,使吡咯单体在织物纤维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织物并自然干燥,即得到所述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织物基材为棉织物、涤纶织物、尼龙织物和氨纶织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基材的表面附有石墨烯、碳纳米管、羟基氧化铁和二氧化锰中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置换剂为乙醇、丙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潮霞,王博,殷允杰,谭永松,朱俊荣,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