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02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26
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石蜡乳化液、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α‑氰基丙烯酸乙脂、木质纤维、淀粉、滑石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醇、硼砂、羧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钠、氧化镁、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加入的木质纤维、淀粉可以在胶粘剂使用时,对粘接使用的单板或薄木的平面孔隙内进行填充,使得粘接后的胶合板厚度分布均匀,降低了粘接面不平的现象;使用该胶粘剂后的胶合板抗开胶能力强,不会轻易出现开胶现象。

An adhesive for plyw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合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
技术介绍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胶合板类型有三合板、五合板等。胶合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为了尽量改善天然木材各向异性的特性,使胶合板特性均匀、形状稳定,一般胶合板在结构上都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对称;二是相邻层单板纤维互相垂直。胶粘剂,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现有胶合板用胶粘剂使用之后胶合板容易出现粘接面不平的现象,单板或者薄木内如果存在孔洞或者内部密度分布不均时,使用现有胶粘剂粘接之后,会出现胶合板厚度不均;且现有的胶粘剂使用后特别容易出现开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胶合板用胶粘剂使用之后胶合板容易出现粘接面不平的现象,单板或者薄木内如果存在孔洞或者内部密度分布不均时,使用现有胶粘剂粘接之后,会出现胶合板厚度不均。为此,提供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0~20份、石蜡乳化液13~1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6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2份、木质纤维2~4份、淀粉3~5份、滑石粉4~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丙醇3~5份、硼砂5~9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氢氧化钠1~3份、氧化镁10~20份、去离子水30~40份。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0份、石蜡乳化液1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份、木质纤维2份、淀粉3份、滑石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丙醇3份、硼砂5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氢氧化钠1份、氧化镁10份、去离子水30份。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20份、石蜡乳化液1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6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2份、木质纤维4份、淀粉5份、滑石粉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份、丙醇5份、硼砂9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氢氧化钠3份、氧化镁20份、去离子水40份。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5份、石蜡乳化液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5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5份、木质纤维3份、淀粉4份、滑石粉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丙醇4份、硼砂7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氢氧化钠2份、氧化镁15份、去离子水35份。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胶合板用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羧甲基纤维素、淀粉溶解于部分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纤维素溶液;(2)将上述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石蜡乳化液、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α-氰基丙烯酸乙脂、木质纤维、滑石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醇、硼砂、氢氧化钠、氧化镁,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环氧树脂,继续搅拌;(3)待步骤(2)中混合溶液完全溶解呈均匀半透明状态时,加入步骤(1)得到的纤维素溶液,制得所述胶合板用胶粘剂。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去离子水为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重量份数的10倍。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加入的木质纤维、淀粉可以在胶粘剂使用时,对粘接使用的单板或薄木的平面孔隙内进行填充,使得粘接后的胶合板厚度分布均匀,降低了粘接面不平的现象;使用该胶粘剂后的胶合板抗开胶能力强,不会轻易出现开胶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0份、石蜡乳化液1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份、木质纤维2份、淀粉3份、滑石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丙醇3份、硼砂5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氢氧化钠1份、氧化镁10份、去离子水30份。实施例2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20份、石蜡乳化液1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6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2份、木质纤维4份、淀粉5份、滑石粉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份、丙醇5份、硼砂9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氢氧化钠3份、氧化镁20份、去离子水40份。实施例3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5份、石蜡乳化液15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5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5份、木质纤维3份、淀粉4份、滑石粉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份、丙醇4份、硼砂7份、羧甲基纤维素3份、氢氧化钠2份、氧化镁15份、去离子水35份。上述实施例1至3中所述胶合板用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羧甲基纤维素、淀粉溶解于部分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得纤维素溶液;(2)将上述原料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石蜡乳化液、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α-氰基丙烯酸乙脂、木质纤维、滑石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醇、硼砂、氢氧化钠、氧化镁,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环氧树脂,继续搅拌;(3)待步骤(2)中混合溶液完全溶解呈均匀半透明状态时,加入步骤(1)得到的纤维素溶液,制得所述胶合板用胶粘剂。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去离子水为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重量份数的10倍。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其中,优选260r/min。木质纤维的结构粘性,使加工好的预制浆料(干湿料)的均匀性保持原状稳定并减少系统的收缩和膨胀,使施工或预制件的精度大大提高;具有很强的防冻和防热能力,当温度达到150℃能隔热数天;当高达200℃能隔热数十小时;当超过220℃也能隔热数小时;木质纤维易分散在保温材料中形成三维空间结果,并能吸附自重6-8倍的水分。这种结和特点提高了材料的和易性能,操作性能,抗滑坠性能,加快了施工速度;木质纤维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保温材料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抗裂作用;木质纤维的传输水分功能使得浆料表面与基层界面水化反应充足,从而提高了保温材料的表面强度、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和材料强度的均匀性。以上这些性能使得木质纤维在保温材料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木质纤维具有提高胶合板抗摔等物理强度的效果,同时还提高了胶合板的耐冻耐热性能。淀粉具有填充胶合板材料(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平面内孔隙的功能,提高整个胶合板最终的平整性。上述实施例1至3的试验结构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0~20份、石蜡乳化液13~1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6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2份、木质纤维2~4份、淀粉3~5份、滑石粉4~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丙醇3~5份、硼砂5~9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氢氧化钠1~3份、氧化镁10~20份、去离子水30~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0~20份、石蜡乳化液13~1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6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2份、木质纤维2~4份、淀粉3~5份、滑石粉4~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丙醇3~5份、硼砂5~9份、羧甲基纤维素2~4份、氢氧化钠1~3份、氧化镁10~20份、去离子水3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10份、石蜡乳化液1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1份、木质纤维2份、淀粉3份、滑石粉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丙醇3份、硼砂5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氢氧化钠1份、氧化镁10份、去离子水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环氧树脂20份、石蜡乳化液17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6份、α-氰基丙烯酸乙脂2份、木质纤维4份、淀粉5份、滑石粉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份、丙醇5份、硼砂9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氢氧化钠3份、氧化镁20份、去离子水4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砀山县溪木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