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琳林专利>正文

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88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其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两侧分别卡持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左夹臂及右夹臂,左夹臂及右夹臂联动设置;支撑座内设置有驱动座及电路板,电路板上电连接有充电线,充电线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支撑座一侧开设有开口,支撑座内卡持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朝一侧凸设有抵压臂,支撑座内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支撑板末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充电头置于卡勾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手机装置的重量将支撑板进行移位,从而对感应开关的感应弹片进行抵压,进而发送反馈信号给电路板,通过电路板控制驱动电机运作,驱动转轮转动使得左夹臂及右夹臂同步向内运动,进而完成对手机装置的夹持操作,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电动手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电动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移动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普及于现代化的社会中,然而为了使移动电子装置便于充电,因此移动电子装置的在车上充电,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车载支架,市面上的车载支架大多都只是起到一个给手机放置,充电还需要另插充电线的作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车载电动手机支架,通过手机重量来完成对手机的夹持操作,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分别卡持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左夹臂及右夹臂,所述左夹臂及右夹臂联动设置;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驱动座及电路板,所述驱动座设置在左夹臂与右夹臂之间,所述电路板与驱动座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所述支撑座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支撑座内卡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凸伸出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座于滑槽内凸设有挡板,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一端与挡板贴合设置,所述弹簧件另一端与滑槽内侧壁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支撑板末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充电头置于卡勾中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座包括驱动电机及驱动转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转轮转动,所述驱动转轮设置在左夹臂与右夹臂之间,所述左夹臂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左齿条及左滑块,所述右夹臂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右齿条及右滑块,所述左齿条与右齿条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转轮分别与左齿条及右齿条啮合设置,所述左滑块设置在右齿条外侧部,所述右滑块设置在左齿条外侧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转轮包括传动齿轮及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传动齿轮上方,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左齿条及右齿条啮合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顶端部朝一侧凸设有抵压臂,所述感应开关上设置有感应弹片,所述感应弹片设置在抵压臂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夹臂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右夹臂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支撑座内匹配第一限位槽处凸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支撑座内匹配第二限位槽处凸设有第二限位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头为磁吸连接器构造,所述充电头设置有磁吸座及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上设置有一侧设置有金属触点,所述充电接头通过金属触点固定在磁吸座上并与磁吸座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顶端部设置有香薰盒,所述香薰盒设置有香薰盖板,所述香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卡口形状匹配充电接头形状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无线充电面板,所述无线充电面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设置在支撑座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匹配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一侧,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综上所述,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通过在支撑座内设置支撑板,配合在支撑板末端设置卡勾,将手机装置置于卡勾上,利用手机装置的重量将支撑板进行移位,从而对支撑板一侧的感应开关的感应弹片进行抵压,进而发送反馈信号给电路板,通过电路板控制驱动电机运作,驱动转轮转动使得左夹臂及右夹臂同步向内运动,进而完成对手机装置的夹持操作,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同时,配合在电路板上通过充电线连接充电头,利用充电头上设置的磁吸座与充电接头给不同的手机装置进行充电,完成对手机装置的充电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隐藏支撑座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隐藏左夹臂及右夹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另一实施例隐藏支撑座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包括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两侧分别卡持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所述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联动设置;所述支撑座10内设置有驱动座40及电路板50,所述驱动座40设置在左夹臂20与右夹臂30之间,所述电路板50与驱动座40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50上电连接有充电线51,所述充电线51一端设置有充电头60,所述充电头60用于对接手机装置的充电接口;所述电路板50一侧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51,所述电源输入接口51匹配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0一侧,所述电源输入接口51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如车充电源,外部电源通过电源输入接口51提供给电路板50及驱动座40工作所需电源。所述驱动座40包括驱动电机41及驱动转轮42,所述驱动电机41用于驱动驱动转轮42转动,所述驱动转轮42设置在左夹臂20与右夹臂30之间,所述左夹臂20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左齿条21及左滑块22,所述右夹臂30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右齿条31及右滑块32,所述左齿条21与右齿条31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转轮42分别与左齿条21及右齿条31啮合设置,所述驱动转轮42转动进而带动左齿条21及右齿条31转动,从而使得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同步向内运动或向外运动;所述左滑块22贴合设置在右齿条31外侧部,所述右滑块32贴合设置在左齿条21外侧部,以保证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在同步向内运动或向外运动时不会偏移出初始位置而降低产品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夹臂20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3,所述右夹臂30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3,所述支撑座10内匹配第一限位槽23处凸设有第一限位柱11,所述支撑座10内匹配第二限位槽33处凸设有第二限位柱12,所述第一限位柱11用于限制左夹臂20的移动位移,所述第二限位柱12用于限制右夹臂30的移动位移,当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同步向内运动或向外运动时,第一限位柱11及第二限位柱12通过限制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的移动位移从而避免左夹臂20及右夹臂30超出运动行程后对产品的使用功能造成影响。所述驱动转轮42包括传动齿轮421及驱动齿轮422,所述传动齿轮421与驱动齿轮422同轴设置,以保证驱动齿轮422与传动齿轮421能同时进行转动,所述驱动齿轮422设置在传动齿轮421上方,所述驱动齿轮422分别与左齿条21及右齿条31啮合设置,用以带动左夹臂20与右夹臂30同步向内运动或向外运动。所述驱动电机41一端设置有转向齿轮43,所述转向齿轮43与传动齿轮421啮合设置,所述驱动电机41驱动转向齿轮43转动,转向齿轮43驱动传动齿轮421转动,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分别卡持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左夹臂及右夹臂,所述左夹臂及右夹臂联动设置;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驱动座及电路板,所述驱动座设置在左夹臂与右夹臂之间,所述电路板与驱动座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置有充电头;/n所述支撑座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支撑座内卡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凸伸出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座于滑槽内凸设有挡板,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一端与挡板贴合设置,所述弹簧件另一端与滑槽内侧壁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支撑板末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充电头置于卡勾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分别卡持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左夹臂及右夹臂,所述左夹臂及右夹臂联动设置;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驱动座及电路板,所述驱动座设置在左夹臂与右夹臂之间,所述电路板与驱动座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置有充电头;
所述支撑座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支撑座内卡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凸伸出开口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座于滑槽内凸设有挡板,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一端与挡板贴合设置,所述弹簧件另一端与滑槽内侧壁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支撑板末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充电头置于卡勾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包括驱动电机及驱动转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转轮转动,所述驱动转轮设置在左夹臂与右夹臂之间,所述左夹臂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左齿条及左滑块,所述右夹臂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右齿条及右滑块,所述左齿条与右齿条相对设置,所述驱动转轮分别与左齿条及右齿条啮合设置,所述左滑块设置在右齿条外侧部,所述右滑块设置在左齿条外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轮包括传动齿轮及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传动齿轮上方,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左齿条及右齿条啮合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林
申请(专利权)人:刘琳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