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78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8
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柜体和内部的凝露处理装置,所述柜体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和前侧面,其中前侧面通过转轴与右侧面相连,下底面上并排设有两条立板,两条立板上固定安装电器元件置放平台,后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前侧面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对应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基于空气对流原理,在柜体内加装风扇,实现了柜内外空气的有效流动,可以有效预防并消除控制柜内的凝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控制柜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户外型智能控制柜是变电站智能化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特别是在秋季,控制柜内的温度较高、柜外空气温度较低,控制柜内外温差较大,空气遇冷往往容易在控制柜的内壁上生成凝露,在正常情况下,控制柜原有的空调系统仅能保证柜内温度恒定,无法消除凝露问题。为保证变电站和电网的稳定运行,及时预防并消除控制柜内的凝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基于空气对流原理,在柜体内加装风扇,实现了柜内外空气的有效流动,可以有效预防并消除控制柜内的凝露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柜体和内部的凝露处理装置,所述柜体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和前侧面,其中前侧面通过转轴与右侧面相连,下底面上并排设有两条立板,两条立板上固定安装电器元件置放平台,后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前侧面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对应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在后侧面的外壁以及前侧面的外壁上均安装有百叶窗,在所述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内壁的上部均设置第一折边,左侧面和右侧面内壁的下部均设置第二折边,在所述后侧面上安装有第一硅藻土吸水板,两个第一折边的顶部与上底面之间安装有第二硅藻土吸水板,同侧面上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之间安装有第三硅藻土吸水板,两个第二折边的底部与下底面之间安装有三块第四硅藻土吸水板,所述前侧面的内壁上安装有插槽,插槽内安装第五硅藻土吸水板,所述第一硅藻土吸水板上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一折边避让槽,下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二折边避让槽,在第一硅藻土吸水板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避让槽和两条立板避让槽,所述第五硅藻土吸水板的底部开设第二通孔避让槽,所述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风扇,其中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位于电器元件置放平台上,风扇安装在第一通孔的内侧位置处,所述风扇和湿度传感器均经由控制线路接入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硅藻土吸水板接近后侧面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一插块,第一插块和第一折边与第一折边避让槽相配合,第三硅藻土吸水板接近后侧面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二插块,第二插块和第二折边与第二折边避让槽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立板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限位压板,三块第四硅藻土吸水板均位于限位压板与下底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通过可拆卸螺栓安装在柜体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均安装有海绵滤芯。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在柜内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可拆装的硅藻土吸水板,以确保柜体内的干燥程度,避免凝露的生成,柜体的前后侧面上分别开设通孔,通孔的外部安装百叶窗,其中一个通孔的内侧安装风扇,能进一步加快柜内外空气的流动,有效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在根本上防止凝露的形成,且风扇的转动与否通过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器连接有湿度传感器,能实时根据柜体内的湿度情况来调节风扇的转速,以达到智能化调节。各硅藻土吸水板拆装方便,在吸水量超出负荷后,还可拆下来进行晾晒,便于重复使用。通孔内还可安装海绵滤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易于实现,能有效防止智能控制柜内凝露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6是图3中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4中的B-B向剖视图;图8是图7中I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7中III的局部放大视图;图10是第一硅藻土吸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第三硅藻土吸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上底面3下底面4左侧面5右侧面6后侧面7前侧面8立板9电器元件置放平台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百叶窗13第一折边14第二折边15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6第二硅藻土吸水板17第三硅藻土吸水板18第四硅藻土吸水板19插槽20第五硅藻土吸水板21湿度传感器22控制器23风扇24第一折边避让槽25第二折边避让槽26第一通孔避让槽27立板避让槽28第一插块29第二插块30第二通孔避让槽31限位压板32海绵滤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1和内部的凝露处理装置,所述柜体1包括包括上底面2、下底面3、左侧面4、右侧面5、后侧面6和前侧面7,其中前侧面7通过转轴与右侧面5相连,沿转轴可将前侧面7打开露出智能控制柜的内部空间。如图2所示,下底面3上并排设有两条立板8,两条立板8上固定安装电器元件置放平台9,电器元件置放平台9上设置智能控制柜内的各种电气控制元件,以防止贴近柜体1的各侧面而带来的影响。后侧面6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前侧面7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如图3所示,对应于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的位置,在后侧面6的外壁以及前侧面7的外壁上均安装有百叶窗12,所述百叶窗12用于柜体1内外的空气交换,以防止柜体1内部产生凝露。在所述相对的左侧面4和右侧面5内壁的上部均设置第一折边13,左侧面4和右侧面5内壁的下部均设置第二折边14,在所述后侧面6上安装有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两个第一折边13的顶部与上底面2之间安装有第二硅藻土吸水板16,如图5所示,同侧面上的第一折边13和第二折边14之间安装有第三硅藻土吸水板17,两个第二折边14的底部与下底面3之间安装有三块第四硅藻土吸水板18,所述前侧面7的内壁上安装有插槽19,插槽19内安装第五硅藻土吸水板20,上述硅藻土吸水板用于吸收控制柜内的水分,以维持控制柜内的干燥。如图7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上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一折边避让槽24,所述第一折边避让槽24与第一折边13相配合,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下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二折边避让槽25,所述第二折边避让槽25与第二折边14相配合,在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避让槽26和两条立板避让槽27,以便于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的安装与固定,所述第五硅藻土吸水板20的底部开设第二通孔避让槽30,其中第一通孔避让槽26和第二通孔避让槽30的设置能保证在加装硅藻土吸水板的情况下,控制柜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空气流通,以消除温差带来的凝露问题。所述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有湿度传感器21、控制器22和风扇23,其中湿度传感器21和控制器22位于电器元件置放平台9上,如图6所示,风扇23安装在第一通孔10的内侧位置处,所述风扇23和湿度传感器21均经由控制线路接入控制器22。当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时,首先在控制器22内设置两个湿度数值a和b,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柜体(1)和内部的凝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上底面(2)、下底面(3)、左侧面(4)、右侧面(5)、后侧面(6)和前侧面(7),其中前侧面(7)通过转轴与右侧面(5)相连,下底面(3)上并排设有两条立板(8),两条立板(8)上固定安装电器元件置放平台(9),后侧面(6)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前侧面(7)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对应于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的位置,在后侧面(6)的外壁以及前侧面(7)的外壁上均安装有百叶窗(12),在所述相对的左侧面(4)和右侧面(5)内壁的上部均设置第一折边(13),左侧面(4)和右侧面(5)内壁的下部均设置第二折边(14),在所述后侧面(6)上安装有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两个第一折边(13)的顶部与上底面(2)之间安装有第二硅藻土吸水板(16),同侧面上的第一折边(13)和第二折边(14)之间安装有第三硅藻土吸水板(17),两个第二折边(14)的底部与下底面(3)之间安装有三块第四硅藻土吸水板(18),所述前侧面(7)的内壁上安装有插槽(19),插槽(19)内安装第五硅藻土吸水板(20),所述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上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一折边避让槽(24),下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二折边避让槽(25),在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避让槽(26)和两条立板避让槽(27),所述第五硅藻土吸水板(20)的底部开设第二通孔避让槽(30),所述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21)、控制器(22)和风扇(23),其中湿度传感器(21)和控制器(22)位于电器元件置放平台(9)上,风扇(23)安装在第一通孔(10)的内侧位置处,所述风扇(23)和湿度传感器(21)均经由控制线路接入控制器(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气对流原理的智能控制柜凝露处理装置,包括柜体(1)和内部的凝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包括上底面(2)、下底面(3)、左侧面(4)、右侧面(5)、后侧面(6)和前侧面(7),其中前侧面(7)通过转轴与右侧面(5)相连,下底面(3)上并排设有两条立板(8),两条立板(8)上固定安装电器元件置放平台(9),后侧面(6)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0),前侧面(7)的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对应于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的位置,在后侧面(6)的外壁以及前侧面(7)的外壁上均安装有百叶窗(12),在所述相对的左侧面(4)和右侧面(5)内壁的上部均设置第一折边(13),左侧面(4)和右侧面(5)内壁的下部均设置第二折边(14),在所述后侧面(6)上安装有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两个第一折边(13)的顶部与上底面(2)之间安装有第二硅藻土吸水板(16),同侧面上的第一折边(13)和第二折边(14)之间安装有第三硅藻土吸水板(17),两个第二折边(14)的底部与下底面(3)之间安装有三块第四硅藻土吸水板(18),所述前侧面(7)的内壁上安装有插槽(19),插槽(19)内安装第五硅藻土吸水板(20),所述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上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一折边避让槽(24),下端两角位置处均开设第二折边避让槽(25),在第一硅藻土吸水板(15)上还开设有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陈培峰张连垚苗长青尹国慧张世龙蔡俊鹏赵广方任宝森刘键铭张博琳刘腾王磊汪际洲李守金于强解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