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反射膜及光伏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72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反射膜及光伏电池组件,光反射膜包括:基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铺设在基层上,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平行设置有多条反光微结构,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与基层呈不同角度的多个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用于反射入射光线,并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0°‑30°,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处在以基层垂线为界线的同一侧;通过设置反光面的角度从而控制反射光线的角度,使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光线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角度内,最大限度的使光线直射光伏电池表面,以达到将照射在焊带和电池串间隙上入射光线最大限度的垂直反射至电池表面,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反射膜及光伏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光反射膜及光伏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由于不消耗石化能源,降低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与生态环境和谐,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光伏组件的普及和行业的激烈竞争,光伏组件单位面积的发电功率成为其性能重要的指标,为了增加发电功率,很多光伏组件中电池片表面的焊带上已直接或间接设置了反射结构层,将入射到焊带表面的光线反射到电池片其他位置表面吸收。但现有技术均未考虑太阳的东升西落时光线与反射面的角度,光线不能最大限度的直射电池表面,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反射膜及光伏电池组件,以达到将照射在焊带和电池串间隙上入射光线最大限度的垂直反射至电池表面,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反射膜,包括:基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铺设在基层上,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平行设置有多条反光微结构,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与基层呈不同角度的多个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用于反射入射光线,并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0°-30°,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处在以基层垂线为界线的同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光面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0°-30°,经过光伏玻璃面板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入射角度也在10°-30°,尽可能的减小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入射角的角度,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引导标记,所述定位引导标记用于引导反光层上反光微结构的铺设。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定位引导标记的基层在铺设反光层时,拥有更高的精度,反光层中包括多条反光微结构,反光微结构的结构微小、多样,而且对精度要求高,提高了反光层上反光微结构的铺设精度,就能有效的提高光反射的精度,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以反光微结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界限的左反光面组和右反光面组,所述左反光面和右反光面均包括多个反光面,所述多个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由反光微结构边缘向反光微结构中间处依次减小,考虑到太阳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照射在焊带和电池串间隙上的入射光线角度也在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多个角度的反光面来反射不同角度的入射光,有效的将多个角度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控制在10°-30°,尽可能的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左反光面组的多个反光面与右反光面组的多个反光面一一对称,所述左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对称位置的右反光面组的反光面宽度相同,考虑到太阳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太阳的入射光线在中午前和中午后分别处在反光微结构的两侧,且入射角度呈先递增至90°再递减的规律变化,设置对称的反光面有效的调整阳光反射光线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反光微结构和第二反光微结构,所述第一反光微结构设置在以反光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界线靠近日出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光微结构设置在以反光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界线靠近日落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光微结构上,右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比对称位置的左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大1°-3°;所述第二反光微结构上,左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比对称位置的右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大1°-3°,充分考虑反光微结构的宽度,相对远离光伏电池的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略大,可以确保反射光线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面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5°-20°,15°-20°是较为理想的角度,即不会影响光伏电池对光线的吸收,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入射角的角度,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面与基层的角度为∠α,∠α满足:其中∠β为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的角度,其中∠γ为入光线与基层夹角的角度,便于计算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度数,精确控制反射光线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光反射膜还包括有EVA层,所述EVA层铺设在基层下方,EVA层既能方便反射膜与焊带表面或电池串间隙的附着,方便安装,又能使反光层与光伏玻璃面板之间保持稳定的距离,确保到达反射层表面的光线被高效反射。进一步地,所述基层的厚度为0.03-0.1mm,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0.01-0.06mm,所述EVA层的厚度为0.02-0.06mm,采用上述厚度可以合理的利用空间,便于光反射膜的实施。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微结构由反光材料直接成型而成或由微结构和覆盖于微结构上表面的反光镀膜组成,有效降低反光膜的厚度,提高反射效率,反光镀膜结构稳定,反光面均匀致密,不易脱落。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包括光伏玻璃面板、上封装层、多组电池片串、下封装层、背板和边框,所述电池片串直接的焊带上、两相邻电池片串之间的串间隙上和电池片串与边框之间的边间隙上均贴附有上述的光反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光面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0°-30°,经过光伏玻璃面板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入射角度也在10°-30°,尽可能的减小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入射角的角度,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上设置光反射膜,使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上,使光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光能的利用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光面的角度从而控制反射光线的角度,使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的光线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角度内,最大限度的使光线直射光伏电池表面,提高照射在焊带表面和电池串间隙的光能的利用率。(3).本技术充分考虑反光微结构与光伏电池的距离,精准的调节反光面的角度,使反射光线有效的照射至光伏电池表面,有效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光反射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基层上定位引导标记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反光微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反光面组为三个反光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三反光面时反光微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反光面组为五个反光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五反光面时反光微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基层;2、反光层;21、左反光面组;22、右反光面组;3、EVA层;4、光伏玻璃面板;5、上封装层;6、电池片串;7、下封装层;8、背板;9、边框。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铺设在基层上,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平行设置有多条反光微结构,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与基层呈不同角度的多个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用于反射入射光线,并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0°-30°,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处在以基层垂线为界线的同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反光层,所述反光层铺设在基层上,所述反光层的表面平行设置有多条反光微结构,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与基层呈不同角度的多个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用于反射入射光线,并将反射光线与基层垂线的夹角控制在10°-30°,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处在以基层垂线为界线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引导标记,所述定位引导标记用于引导反光层上反光微结构的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以反光微结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界限的左反光面组和右反光面组,所述左反光面和右反光面均包括多个反光面,所述多个反光面与基层的夹角由反光微结构边缘向反光微结构中间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反光面组的多个反光面与右反光面组的多个反光面一一对称,所述左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对称位置的右反光面组的反光面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微结构包括第一反光微结构和第二反光微结构,所述第一反光微结构设置在以反光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界线靠近日出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光微结构设置在以反光层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界线靠近日落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光微结构上,右反光面组的反光面与基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兵黄健泉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东洋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