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65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下方设置有背光源,所述背光源通过控制电路连接于电源,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感应模块,且所述感应模块为微波雷达传感器,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的背光源还连接有用于延时关闭所述背光源的延时开关。使用微波雷达传感器作为感应模块,具有更远的感应距离和更大的感应角度;使用延时开关对背光源进行延时关闭,避免背光源的频繁启闭,且延时开关结构简单,不会增加电路负担。

Instrument backlight structure based on microwave rad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
本技术属于仪表盘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屏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背光源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屏显像质量,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用LED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已成为一种趋势。LED作为背光源使用时如果长期点亮,会缩短其寿命,传统的方法是有按键操作时,点亮背光源,没有按键操作时,过段时间关闭背光源。例如在低压开关柜数字仪表上的液晶显示屏常需要借助按键才能开启或关闭背光源,这样使用不够方便,使用结束后如忘记关闭的话,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背光源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本申请人在此之前申请的一种低压开关柜数字仪表的液晶显示屏[申请号:CN201320121359.5],包括显示屏本体,在显示屏本体下方设置有背光源,背光源与背光源控制模块相连,背光源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能根据人体热辐射使其控制背光源启闭的感应模块以及延时控制模块。上述方案能够感应人体的到来,并在人体到来的情况下开启背光光源,解决了需要按键开启关闭背光源所带来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例如,上述方案使用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投入使用时,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气流影响,经常出现误启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下方设置有背光源,所述背光源通过控制电路连接于电源,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源还连接有用于延时关闭所述背光源的延时开关,所述感应模块为微波雷达传感器,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供电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背光源,所述背光源远离所述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于地端,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三极管,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供电端,发射极连接于背光源,基极连接于控制器。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延时开关包括并联在所述背光源两端的储能电路。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储能电容和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两端并联有正极连接于所述储能电容的二极管。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储能电容为电解电容,且所述电解电容的电容值为1000uf,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为50K欧姆。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的微波雷达传感器设于显示屏本体的外围。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背光源与显示屏本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透明隔热层。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透明隔热层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在上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中,所述透明隔热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微波雷达传感器作为感应模块,具有更远的感应距离和更大的感应角度;使用延时开关对背光源进行延时关闭,避免背光源的频繁启闭;延时开关结构简单;具有透明隔热层,避免显示屏本体的零部件出现热损现象,且具有较好的光显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仪表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显示屏本体1;背光源2;控制电路3;控制器4;微波雷达传感器5;延时开关6;透明隔热层7;NPN三极管Q;储能电容C1;限流电阻R1;二极管D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1,显示屏本体1下方设置有背光源2,背光源2通过控制电路3连接于电源,控制电路3连接于控制器4,控制器4连接有感应模块。特别地,这里的感应模块为微波雷达传感器5,微波雷达传感器5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器4的输入端。本实施例使用微波雷达传感器5作为感应模块,相较于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感应距离远,感应范围角度大,且不受环境温度和灰尘等影响的优点。同样地,微波雷达传感器5设于显示屏本体1的外围。进一步地,背光源2还连接有用于延时关闭背光源2的延时开关6,且控制电路3包括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的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供电端,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背光源2,背光源2远离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于地端,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控制器4的输出端。具体地,如图2所示,开关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NPN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于供电端,发射极连接于背光源2,基极连接于控制器4,其中供电端提供12V电源。具体地,延时开关6包括并联在背光源2两端的储能电路,且这里的储能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储能电容C1和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1的两端并联有正极连接于储能电容C1的二极管D1,储能电容C1为电解电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延时需要选择限流电阻R1和储能电容C1的值。例如,电解电容的电容值取1000uf,限流电阻R1阻值取50K欧姆的时候,延时时间为15左右。优选地,如图3所示,这里在背光源2与显示屏本体1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透光隔热的透明隔热层7,透明隔热层能够避免背光源2散发的热量造成显示屏本体1各零部件的热损,同时能够起到光散射作用,提高仪表盘的光显效果。具体地,透明隔热层7可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透明材料等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当然,为了实现对背光源2的散热,避免背光源2过热而出现背光源的热损,在背光源2底部可以设置一个导热垫,以将背光源2的热量从底部散发。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显示屏本体1;背光源2;控制电路3;控制器4;微波雷达传感器5;延时开关6;透明隔热层7;NPN三极管Q;储能电容C1;限流电阻R1;二极管D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1),所述显示屏本体(1)下方设置有背光源(2),所述背光源(2)通过控制电路(3)连接于电源,所述控制电路(3)连接于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连接有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源(2)还连接有用于延时关闭所述背光源(2)的延时开关(6),所述感应模块为微波雷达传感器(5),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4)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1),所述显示屏本体(1)下方设置有背光源(2),所述背光源(2)通过控制电路(3)连接于电源,所述控制电路(3)连接于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连接有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光源(2)还连接有用于延时关闭所述背光源(2)的延时开关(6),所述感应模块为微波雷达传感器(5),所述微波雷达传感器(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4)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包括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供电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背光源(2),所述背光源(2)远离所述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于地端,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4)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所述NPN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于供电端,发射极连接于背光源(2),基极连接于控制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波雷达的仪表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开关(6)包括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宜吕志斌蒋宝雨徐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