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53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包括照相机壳体、角度调节装置、自锁装置及支撑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照相机壳体内,且角度调节装置的输出端与支撑装置固定;所述自锁装置用以锁定角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照相机壳体施加转动力,即可调节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的角度,角度调节方便、快捷,且在完成角度调节后,只需通过撤去转动力,即可锁定住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调节后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锁定的效率高。

A camera shell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
本技术涉及照相机使用
,具体为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
技术介绍
照相机是一种通过采集光信号来记录事物本身面貌的设备。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照相机使用支架拍照时,存在角度难以调节及角度调节无法自锁的问题。传统照相机安装到相机架时,能够通过调节支架高度来拍摄高低不同的景色,但在拍摄仰视及俯视照片时,在支架上难以调节;在支架上调节好角度后,相机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采用的锁定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步骤繁琐。因此,设计一种便于调节角度和能够角度自锁的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调节照相机角度后,对该角度进行锁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包括角度调节装置、自锁装置及支撑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照相机壳体内,且角度调节装置的输出端与支撑装置固定;所述自锁装置用以锁定角度调节装置。固定支撑装置,再扳动照相机壳体,使得角度调节装置与照相机壳体发生相对运动,并导致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在达到所需角度后,撤去扳动所使用的力,由自锁装置锁定角度调节装置与照相机壳体,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角度不再发生变化,整体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手动进行锁定相机的角度,使用便捷。优选地,所述照相机壳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对应的安装槽。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弧形滑槽及连接口;两个所述弧形滑槽对应开设在安装槽的两侧壁上;所述连接口连通安装槽与照相机壳体的内腔。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弹性件、连接柱及两个弧形滑块;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支撑装置固定;所述弹性件固定在连接柱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弧形滑块对应设置在弹性件的两侧,所述弧形滑块与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连接轴、两个卡轮及卡条;所述连接轴横向设置于照相机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卡轮对应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卡条带有卡齿的一面与卡轮啮合;所述卡条的另一面与弹性件粘连。先将支撑装置固定在地面上,再将照相机壳体安装到支撑装置上,对照相机壳体施加一个转动力,通过连接轴使卡轮具有一个转动的倾向,此时,卡轮的卡槽内壁挤压卡条上的卡齿,卡条受力并挤压弹性件,使得卡条向着支撑装置运动,直至卡条上的卡齿脱离卡轮上的卡槽后,照相机壳体转动;在照相机壳体的拍摄角度调节完毕后,撤去该转动力,由弹性件推动卡条上的卡齿卡进卡轮的卡槽内,此时,卡轮锁紧卡条,并导致与卡条连接弹性件固定,进而使得与弹性件连接连接柱固定,即可锁定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的相对位置,该实施例,对照相机壳体施加转动力,即可调节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的角度,角度调节方便、快捷,且在完成角度调节后,只需通过撤去转动力,即可锁定住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调节后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锁定的效率高。优选地,所述照相机壳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用以隔绝锁紧配件与照相机壳体的内腔。防止锁紧配件干扰到照相机壳体内腔内的零件。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通过推动支撑装置带动照相机壳体移动,方便更换拍摄场景,无需拆卸照相机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A.对照相机壳体施加转动力,即可调节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的角度,角度调节方便、快捷,且在完成角度调节后,只需通过撤去转动力,即可锁定住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调节后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锁定的效率。B.在照相机壳体地内腔设置隔板,有效地防止锁紧配件干扰到照相机壳体内腔内的零件;通过推动支撑装置带动照相机壳体移动,方便更换拍摄场景,无需拆卸照相机壳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照相机壳体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照相机壳体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图3中A-A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图4中B区域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图3中A-A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参阅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包括角度调节装置2、自锁装置3及支撑装置4。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安装在照相机壳体内,且角度调节装置2的输出端与支撑装置4固定。所述自锁装置3用以锁定角度调节装置2。固定支撑装置4,再扳动照相机壳体,使得角度调节装置2与照相机壳体发生相对运动,并导致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4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在达到所需角度后,撤去扳动所使用的力,由自锁装置3锁定角度调节装置2与照相机壳体,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4角度不再发生变化,整体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手动进行锁定相机的角度,使用便捷。所述照相机壳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对应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包括两个弧形滑槽111及连接口112。两个所述弧形滑槽111对应开设在安装槽11的两侧壁上。所述连接口112连通安装槽11与照相机壳体的内腔。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弹性件21、连接柱22及两个弧形滑块23。所述连接柱22的一端与支撑装置4固定。所述弹性件21固定在连接柱22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弧形滑块23对应设置在弹性件21的两侧,所述弧形滑块2与弧形滑槽111滑动配合。所述自锁装置3包括连接轴31、两个卡轮32及卡条33。所述连接轴31横向设置于照相机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卡轮32对应固定在连接轴31上。所述卡条33带有卡齿的一面与卡轮32啮合。所述卡条33的另一面与弹性件21粘连。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支撑装置4固定在地面上,再将照相机壳体安装到支撑装置4上,对照相机壳体施加一个转动力,通过连接轴31使卡轮32具有一个转动的倾向,此时,卡轮32的卡槽内壁挤压卡条33上的卡齿,卡条33受力并挤压弹性件21,使得卡条33向着支撑装置4运动,直至卡条33上的卡齿脱离卡轮32上的卡槽后,照相机壳体转动;在照相机壳体的拍摄角度调节完毕后,撤去该转动力,由弹性件21推动卡条33上的卡齿卡进卡轮32的卡槽内,此时,卡轮32锁紧卡条33,并导致与卡条33连接弹性件21固定,进而使得与弹性件21连接连接柱22固定,即可锁定照相机壳体与支撑装置4的相对位置,该实施例,对照相机壳体施加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度调节装置(2)、自锁装置(3)及支撑装置(4);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安装在照相机壳体内,且角度调节装置(2)的输出端与支撑装置(4)固定;所述自锁装置(3)用以锁定角度调节装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度调节装置(2)、自锁装置(3)及支撑装置(4);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安装在照相机壳体内,且角度调节装置(2)的输出端与支撑装置(4)固定;所述自锁装置(3)用以锁定角度调节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机壳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对应的安装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包括两个弧形滑槽(111)及连接口(112);两个所述弧形滑槽(111)对应开设在安装槽(11)的两侧壁上;所述连接口(112)连通安装槽(11)与照相机壳体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配合调节支架与照相机角度的照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弹性件(21)、连接柱(22)及两个弧形滑块(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利丁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邵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