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帘出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25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帘出水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边沿划分为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下方的第二基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的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共同围设形成一簸箕状的流水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中部且靠近所述围板的凸台;竖直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一基板的进水管;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将所述流水区划分为若干水道的分流板。该水帘出水板具有结构简单、出水均匀稳定的优点。

A water curtain outle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帘出水板
本技术涉及环保空调
,尤其涉及用于水帘出水板。
技术介绍
环保空调,又称蒸发冷风机,是一种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环保空调除了可以让企业车间、公共场所、商业娱乐场合带来新鲜空气和降低温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节能、环保,环保空调是一款全新无压缩机、无冷媒、无铜管的环保产品,是传统中央空调耗电1/8,能为各行业更实在的省电。环保空调的顶部设置有出水板用于将水源引流至水帘,而现有的水帘出水板存在结构复杂、出水不均匀的缺点,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水帘出水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出水均匀稳定的水帘出水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帘出水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边沿划分为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下方的第二基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的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共同围设形成一簸箕状的流水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中部且靠近所述围板的凸台;竖直贯穿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一基板的进水管;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用于将所述流水区划分为若干水道的分流板;其中,所述分流板的一端部与所述凸台的圆周壁固连、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边沿齐平,所述分流板的另一端部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边沿分隔为若干水道出水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薄板,所述第一基板的横向截面呈圆弧状。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顶端面低于所述围板的顶端面,所述进水管的顶部成型有一便于水涌出所述进水管的缺口。优选的,所述缺口呈半圆柱状。优选的,所述凸台的顶端面低于所述进水管的顶端面,且所述凸台的顶端面与所述分流板的顶端面等高设置。优选的,所述流水区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每一所述水道分隔为两条分水道的匀水板,所述匀水板成型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且靠近所述水道出水口设置。优选的,所述匀水板的顶端面与所述分流板的顶端面等高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基板上竖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基板分隔为若干区域段的导流板,其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分流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区域段与所述水道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凸台和所述进水管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侧壁包括一圆周壁、一连接所述圆周壁相向两端部的竖直直平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水帘出水板,其第一基板和围板共同围设形成一簸箕状的流水区,第一基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该流水区划分为若干水道的分流板,分流板的端部又将第一基板的第一边沿分隔为若干水道出水口,当水流从进水管涌出后,水流经由凸台均匀的分流至各个水道,最终经由水道出水口流向下方的水帘,具有结构简单、出水均匀稳定的优点;本方案中,第一基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薄板,以利于水流流向各个水道;匀水板能够使得水流均匀的流出水道,从而能够使得水帘均匀润湿;第二基板上的导流板使得水流均匀地分流至水帘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水帘出水板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水帘出水板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第一基板;12、第二基板;121、导流板;13、围板;14、凸台;15、进水管;151、缺口;16、分流板;17、匀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帘出水板,包括:第一基板11,所述第一基板11的边沿划分为第一边沿M和第二边沿,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边沿为除去所述第一边沿M后的其他所有边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一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下方的第二基板12;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二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方的围板13,所述围板13与所述第一基板11共同围设形成一簸箕状的流水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中部且靠近所述围板13的凸台14;竖直贯穿所述凸台14和所述第一基板11的进水管15;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用于将所述流水区划分为若干水道的分流板16;其中,所述分流板16的一端部与所述凸台14的圆周壁固连、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边沿齐平,所述分流板16的另一端部将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一边沿分隔为若干水道出水口。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基板11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薄板,所述第一基板11的横向截面呈圆弧状。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所述进水管15的顶端面低于所述围板13的顶端面,所述进水管15的顶部成型有一便于水涌出所述进水管15的缺口151。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缺口151呈半圆柱状。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所述凸台14的顶端面低于所述进水管15的顶端面,且所述凸台14的顶端面与所述分流板16的顶端面等高设置。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流水区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每一所述水道分隔为两条分水道的匀水板17,所述匀水板17成型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且靠近所述水道出水口设置。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所述匀水板17的顶端面与所述分流板16的顶端面等高设置。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基板12上竖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基板12分隔为若干区域段的导流板121,其中,所述导流板121与所述分流板1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基板12上的区域段与所述水道一一对应设置。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凸台14和所述进水管15同轴设置。作为本方案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凸台14的侧壁包括一圆周壁、一连接所述圆周壁相向两端部的竖直直平面。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帘出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基板(11),所述第一基板(11)的边沿划分为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n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一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下方的第二基板(12);/n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二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方的围板(13),所述围板(13)与所述第一基板(11)共同围设形成一簸箕状的流水区;/n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中部且靠近所述围板(13)的凸台(14);/n竖直贯穿所述凸台(14)和所述第一基板(11)的进水管(15);以及/n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用于将所述流水区划分为若干水道的分流板(16);/n其中,所述分流板(16)的一端部与所述凸台(14)的圆周壁固连、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边沿齐平,所述分流板(16)的另一端部将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一边沿分隔为若干水道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帘出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11),所述第一基板(11)的边沿划分为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
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一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下方的第二基板(12);
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二边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方的围板(13),所述围板(13)与所述第一基板(11)共同围设形成一簸箕状的流水区;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的中部且靠近所述围板(13)的凸台(14);
竖直贯穿所述凸台(14)和所述第一基板(11)的进水管(15);以及
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1)上用于将所述流水区划分为若干水道的分流板(16);
其中,所述分流板(16)的一端部与所述凸台(14)的圆周壁固连、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边沿齐平,所述分流板(16)的另一端部将所述第一基板(11)的第一边沿分隔为若干水道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帘出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薄板,所述第一基板(11)的横向截面呈圆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帘出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的顶端面低于所述围板(13)的顶端面,所述进水管(15)的顶部成型有一便于水涌出所述进水管(15)的缺口(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惠良赖江俊赖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夏威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