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91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包括:上方紧邻上部结构的托换结构;对托换结构进行支撑的内含型钢的高压旋喷桩;与型钢连接且向内伸出的一组连接件;位于高压旋喷桩内侧且与连接件浇筑成一体的地下室外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型钢、连接件和地下室外墙形成组合墙,以使围护结构中型钢能和地下室外墙共同参与永久作用,提高型钢的利用效率;避免了分别设置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增大了地下室外墙的刚度,并可以减小新增地下室外墙的厚度,扩大了地下空间;型钢利用效率高,为地下室提供更多的永久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旧社区或者公共场所既有地下空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日益突出,需要进行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扩容。进行既有建筑地下增层,一般先对房屋进行托换保护,施工地下围护结构,然后逐层开挖土方至设计深度,最后依次浇筑地下室底板、外墙、梁板柱等结构,完成地下增层施工。进行地下室增层时,围护结构可以采用水泥土桩内插型钢的方式。地下室开挖完成后,沿着围护结构内侧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室外墙。此时围护结构仅作为临时结构,不参与永久作用。当围护结构中的型钢兼做托换桩,或者当施工空间受限,地下增层完成后型钢无法回收,型钢仅作为临时构件使用,将造成型钢的大量浪费。如何使围护结构中型钢在地下增层完成后能与地下室外墙共同参与永久作用,并适当减小地下室外墙厚度,增大地下空间,是本领域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该结构在地下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方紧邻上部结构(1)的托换结构(2);/n对托换结构(2)进行支撑的内含型钢(3)的高压旋喷桩(8);/n与型钢(3)连接且向内伸出的一组连接件(6);/n位于高压旋喷桩(8)内侧且与连接件(6)浇筑成一体的地下室外墙(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方紧邻上部结构(1)的托换结构(2);
对托换结构(2)进行支撑的内含型钢(3)的高压旋喷桩(8);
与型钢(3)连接且向内伸出的一组连接件(6);
位于高压旋喷桩(8)内侧且与连接件(6)浇筑成一体的地下室外墙(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结构(2)位于上部结构(1)对应位置的一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组合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8)内侧设有地下室水平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华顾国荣李晓勇李明杨明义陆陈英王友权徐司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