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91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包括钢架梁、两个相对的钢架柱、支撑钢管和两个连接件,钢架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架柱相对的侧面上部连接,钢架梁的底部设有梁翼缘,两个钢架柱相对的侧面设有柱翼缘,梁翼缘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柱翼缘上固定的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滑轨上设有可沿滑轨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与四个安装孔,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与钢架梁上均设有加劲肋;连接件包括连接的支座与三角板,三角板为等腰三角板,支座的底部设有四个与安装孔匹配的长圆孔,两个连接件分别与钢架梁以及滑块之间通过外六角螺栓连接;三角板上设有螺栓孔,支撑钢管靠近两端的侧面上均设有与螺栓孔匹配的对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钢架梁作为轻钢结构厂房主要受力构件之一,在屋面增加荷载后,钢架梁强度、稳定或挠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时,需要对梁进行加固。钢架梁普遍为焊接H型钢,常规加固方式通常考虑增大构件截面,比如在梁下翼缘外侧焊接钢板或T型钢。H型钢梁截面承载能力主要与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厚度有关,焊接T型钢可以加高截面,显著增强构件受力能力,因此被普遍采用。该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缺点:1、现场施焊难度较大。钢架梁加固属于高空作业,现场需要搭设脚手架进行高空施焊,在梁下翼缘外侧施焊属于仰焊,综合来看施工难度和复杂程度较大;2、焊接质量不易把控。施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应力对原构件承载能力造成影响,而焊接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严重影响焊接质量,加固后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较多;3、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冷却后会产生温度收缩应力,需要把屋面板及相关设备拆除方可减小收缩应力,拆除工作量大、成本高;4、加固用钢量较大。常用的焊接T型钢的加固方式,其所产生的材料量比较大,比如H400x200x8x12的截面需要加高100,需焊接截面为T100x200x8x12的T型钢,每米钢材用量约为25Kg。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有钢架梁截面的弯矩基础上,改善结构应力分布,减少钢架梁计算长度,有效减少受力不满足位置的弯矩,便于安装的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包括钢架梁、两个相对的钢架柱、支撑钢管和两个连接件,所述钢架柱包括两个相对的支撑柱,所述钢架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钢架柱相对的侧面上部连接,所述钢架梁的底部设有梁翼缘,两个所述钢架柱相对的侧面设有柱翼缘,所述梁翼缘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柱翼缘上固定的设有与所述钢架柱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滑轨上设有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与四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定位孔匹配;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加劲肋,所述钢架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加劲肋;所述连接件包括支座与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为等腰三角板,所述等腰三角板的底部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四个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长圆孔,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钢架梁以及所述滑块之间通过M20外六角螺栓连接;所述三角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设于所述等腰三角板的靠近顶角的侧部,所述支撑钢管靠近两端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螺栓孔匹配的对穿孔。优选的,所述对穿孔与所述支撑钢管端部之间的距离为50mm。优选的,所述对穿孔与所述螺栓孔的直径均为22mm。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14mm。优选的,所述支撑钢管的直径为102mm,厚度为3mm。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滑轨的两侧设有若干螺孔,所述滑轨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柱翼缘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操作简单,安装时不会对原构件造成损伤,且用钢量要比传统加固方式节省很多;支撑钢管的两端与三角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仅承受轴向拉、压力,三角板仅承受支撑轴向传递过来的剪力,剪力通过连接螺栓传递,该支撑体系力学模型简单,传力明确,受力合理,便于计算分析;增加支撑后,钢架梁跨中弯矩和梁端负弯矩均大幅度减小,钢架梁整体受力趋于平均,新的结构体系受力更加合理;同时,钢架柱上的滑轨与滑块的设计,使得与其连接的连接件可以随着柱翼缘上的滑轨上下移动,通过改变支撑钢管的长度而限制可进入的卡车的高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钢架梁改进前的简易图;图6是钢架梁改进后的简易图;图中标记为:1.钢架梁;2.钢架柱;3.支撑钢管;4.连接件;5.加劲肋;6.滑轨;7.滑块;8.螺栓孔;9.支座;10.三角板;11.长圆孔;12.第一支撑钢管;13.第二支撑钢管;14.卡车;15.固定孔;16.安装孔;17.螺孔;18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1支撑机构,包括钢架梁1、两个相对的钢架柱2、支撑钢管3和两个连接件4,钢架柱2包括两个相对的支撑柱,钢架梁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架柱2相对的侧面上部连接,钢架梁1的底部设有梁翼缘,两个钢架柱2相对的侧面设有柱翼缘,梁翼缘上设有四个直径为14mm的安装孔16,柱翼缘上固定的设有与钢架柱2平行的滑轨6,滑轨6的两侧设有若干螺孔17,滑轨6通过螺孔17与柱翼缘连接,滑轨6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8,滑轨6上设有可沿滑轨6滑动的滑块7,滑块7上设有一个固定孔15与四个安装孔16,固定孔15与定位孔18匹配;钢架梁1上设有与安装孔16位置对应的加劲肋5,加强结构的稳定性,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与定位孔18位置对应的加劲肋5,两个支撑柱上设有橡胶圈,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加劲肋5还可以作为梯子使用,支撑柱上的橡胶圈方便抓握;连接件4包括支座9与三角板10,三角板10为等腰三角板10,等腰三角板10的底部与支座9连接,支座9的底部设有四个与安装孔16匹配的长圆孔11,两个连接件4分别与钢架梁1以及滑块7之间通过M20外六角螺栓连接;三角板10上设有直径为22mm的螺栓孔8,螺栓孔8设于等腰三角板10的靠近顶角的侧部;支撑钢管3为直径2mm、厚度为3mm的钢管,支撑钢管3靠近两端的侧面上均设有与螺栓孔8匹配的对穿孔,对穿孔与支撑钢管3端部之间的距离为50mm。如图1-图6所示,两个连接件4的支座9底部的长圆孔11分别与钢架梁1以及滑块7上的安装孔16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支撑钢管3的两端的对穿孔与连接件4的三角板10上的螺栓孔8之间通过M20外六角螺栓连接,其两端仅承受轴向拉、压力,三角板10仅承受支撑轴向传递过来的剪力,剪力通过连接螺栓传递,该支撑体系力学模型简单,传力明确,受力合理,便于计算分析;对比图5和图6,改进后的钢架梁1、钢架柱2与支撑钢管3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三角结构,钢架梁1跨中弯矩和梁端负弯矩均大幅度减小,钢架梁1整体受力趋于平均,新的结构体系受力更加合理;安装方便简单,不会对对原构件造成损伤,且用钢量要比传统加固方式节省很多;钢架柱2上的连接件4不是直接与支撑柱连接,而是与支撑柱上所固定的滑轨6上的滑块7连接,使得连接件4可随着滑块7沿着滑轨6上下滑动,故而可通过改变支撑钢管3的长度而限制可进入的卡车14的高度,在安装时,先将滑块7沿着滑轨6滑动到所需位置,采用匹配的螺钉将滑块7上的固定孔15与滑轨6上对应的定位孔18采用螺钉固定,避免滑块7在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梁、两个相对的钢架柱、支撑钢管和两个连接件,所述钢架柱包括两个相对的支撑柱,所述钢架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钢架柱相对的侧面上部连接,所述钢架梁的底部设有梁翼缘,两个所述钢架柱相对的侧面设有柱翼缘,所述梁翼缘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柱翼缘上固定的设有与所述钢架柱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滑轨上设有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与四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定位孔匹配;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加劲肋,所述钢架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加劲肋;/n所述连接件包括支座与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为等腰三角板,所述等腰三角板的底部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四个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长圆孔,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钢架梁以及所述滑块之间通过M20外六角螺栓连接;所述三角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设于所述等腰三角板的靠近顶角的侧部,所述支撑钢管靠近两端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与所述螺栓孔匹配的对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厂房钢架梁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梁、两个相对的钢架柱、支撑钢管和两个连接件,所述钢架柱包括两个相对的支撑柱,所述钢架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钢架柱相对的侧面上部连接,所述钢架梁的底部设有梁翼缘,两个所述钢架柱相对的侧面设有柱翼缘,所述梁翼缘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柱翼缘上固定的设有与所述钢架柱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滑轨上设有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与四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定位孔匹配;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加劲肋,所述钢架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加劲肋;
所述连接件包括支座与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为等腰三角板,所述等腰三角板的底部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四个与所述安装孔匹配的长圆孔,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钢架梁以及所述滑块之间通过M20外六角螺栓连接;所述三角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设于所述等腰三角板的靠近顶角的侧部,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森徐金徐德彪许寅宋健董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