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其框架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6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6
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其框架体系,装配式填充墙包括矩形墙体和墙体连接件,矩形墙体包括钢骨架、保温层、钢筋网片和混凝土层,墙体连接件包括T形钢连接块和预埋卡槽,钢骨架包括钢边框和轻钢龙骨,钢边框与前轻钢龙骨之间保温层嵌入,钢筋网片固定连接在轻钢龙骨的外侧表面,混凝土层分别包裹浇筑每侧的轻钢龙骨和钢筋网片,T形钢连接块在顶边框的上侧表面居中成行对齐间隔设置,T形钢连接块嵌入预埋卡槽内沿钢边框的长度方向左右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填充墙体系的连接形式,可以在地震作用下进行相对滑动,使得预制填充墙在地震来临时可以达到不受地震力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填充墙体系的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其框架体系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构件,特别是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填充墙及其框架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框架填充墙多采用一些小型空心砌块或者多孔砖进行砌筑,与主体结构通过一定数量的拉筋连接,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从结构受力性能来说,由于砌筑质量的问题,填充墙整体性能差,在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容易出现砌筑砂浆层的滑移破坏。同时,砌筑砂浆在风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现象,导致填充墙体发生沉降而与框架梁脱离,从而产生裂缝。从结构抗震性能来讲,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刚性连接,一旦墙体布置不当,就会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例如填充墙沿竖向分布不均衡的话,就容易使结构出现薄弱层,若墙体水平布置不合理的话,还可能造成结构的扭转破坏。同时,填充墙的存在可能使框架柱形成短柱,框架梁形成短梁,形成安全隐患。从施工上来讲,砌块或砖体的砌筑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不符合我国建筑产业化的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存在建筑资源浪费现象。从墙体的节能保温角度来说,现有砌块和砖体材料大多不能达到墙体节能保温要求,需要在墙体表面做外保温处理,而外保温常采用聚苯板、挤塑板等易燃板材,建筑物存在火灾隐患,增加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及其框架体系,要解决现有砌体填充墙体系易发生沉降而与框架梁脱离产生裂缝,抗震性能差、施工效率低、保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矩形墙体和墙体连接件,所述矩形墙体包括钢骨架、保温层、钢筋网片和混凝土层,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T形钢连接块,所述钢骨架包括钢边框和轻钢龙骨,所述钢边框共两道,包括分别位于矩形墙体的上、下端并相对设置的顶边框和底边框,所述轻钢龙骨共两层,分设于钢边框的两侧,轻钢龙骨的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轻钢龙骨的下端面与底边框的下端面平齐,每侧轻钢龙骨的上、下端分别与该侧的顶边框和底边框固定连接,上下两道钢边框与前后两层轻钢龙骨之间形成与保温层的尺寸相适应的安装空间,所述保温层嵌入该安装空间内,所述保温层的宽度与钢边框的长度相同,所述钢筋网片共两层,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层轻钢龙骨的外侧表面,钢筋网片的宽度与钢边框的长度相同,钢筋网片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钢筋网片下端面与顶边框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混凝土层共两层,前后两侧分别包裹浇筑每侧的轻钢龙骨和钢筋网片,上下两侧分别包裹顶边框和底边框形成混凝土保护,混凝土层的左右两端面与钢边框左右两端面平齐,所述T形钢连接块共有一组,在顶边框的上侧表面居中成行对齐间隔设置,所述T形钢连接块包括水平底板和竖板,所述水平底板与顶边框固定连接。所述墙体连接件还包括预埋卡槽,所述预埋卡槽的个数与T形钢连接块的个数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预埋卡槽包括上部横截面为倒U型的滑槽部,还包括上部横截面为T型的预埋部,所述滑槽部的槽体尺寸与竖板的尺寸相适应,所述竖板嵌入滑槽部内沿钢边框的长度方向左右可相对滑动,所述预埋卡槽的长度大于T形钢连接块的长度,以保证T形钢连接块不会自滑槽部里滑出为准。所述钢边框为槽钢,顶边框的开口向下,底边框的开口向上,槽钢包括腹板与两侧的肢板,所述轻钢龙骨的上端与顶边框的肢板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轻钢龙骨的下端与底边框的肢板外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钢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腹板上。每层钢骨架呈井字形,包括两道水平龙骨和两道竖向龙骨,所述水平龙骨的长度等于钢边框的长度。所述竖板与滑槽部的滑动面之间设有滑动层,所述滑动层为橡胶层。所述竖板上开有吊装孔。一种包括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的框架体系,还包括围合在矩形墙体四周的上层框架梁、下层框架梁和左右两侧的框架柱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矩形墙体落置在下层框架梁的上侧表面,矩形墙体与上层框架梁和左右两侧的框架柱之间留有至少60mm的脱开空隙,所述预埋卡槽预埋在上层框架梁的底部,所述脱开空隙内、下层框架梁的上侧表面上预设有位于矩形墙体左右两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矩形墙体左右端面上的钢边框端面之间通过焊接焊板固定矩形墙体的左右安装距离,所述脱开空隙内填塞有柔性阻燃填充材料。所述限位件为钢制短条,短条的长度不小于前后两侧钢边框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预制填充墙结构简单,构造合理,工厂预制方便,做到了结构保温一体化且保温性能良好,同时预制填充墙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所述预制填充墙整体性好,构造合理简单,工厂预制方便。本技术预制填充墙结构体系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形式,与现有的砌体填充墙相比,节约了砌筑时间,在保证墙体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提高填充墙体系的整体性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建筑品质。本技术预制填充墙结构体系通过改变填充墙体系的连接形式,采用T形连接件与预埋卡槽的配合,两者可以在地震作用下进行相对滑动,使得预制填充墙在地震来临时可以达到不受地震力的影响,可以使预制填充墙不随框架结构的变形而变形,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填充墙体系的抗震能力,做到在地震作用中填充墙不受力从而使填充墙在地震中免遭损坏。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框架填充墙施工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配式填充墙的钢骨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安装保温层和外挂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式填充墙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T形钢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预埋卡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T形钢连接块与预埋卡槽装配式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装配式填充墙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装配式填充墙结构体系底部限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保温层、2-钢筋网片、3-混凝土层、4-T形钢连接块、41-水平底板、42-竖板、5-钢边框、51-顶边框、52-底边框、5a-腹板、5b-肢板、6-轻钢龙骨、61-水平龙骨、62-竖向龙骨、7-预埋卡槽、71-滑槽部、72-预埋部、8-滑动层、9-吊装孔、10-上层框架梁、11-下层框架梁、12-框架柱、13-脱开空隙、14-限位件、15-焊板、16-柔性阻燃填充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7所示,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矩形墙体和墙体连接件,所述矩形墙体包括钢骨架、保温层1、钢筋网片2和混凝土层3,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T形钢连接块4。参见图1所示,所述钢骨架包括钢边框5和轻钢龙骨6,所述钢边框共两道,包括分别位于矩形墙体的上、下端并相对设置的顶边框51和底边框52,所述轻钢龙骨共两层,分设于钢边框的两侧,轻钢龙骨的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轻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矩形墙体和墙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墙体包括钢骨架、保温层(1)、钢筋网片(2)和混凝土层(3),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T形钢连接块(4),/n所述钢骨架包括钢边框(5)和轻钢龙骨(6),所述钢边框共两道,包括分别位于矩形墙体的上、下端并相对设置的顶边框(51)和底边框(52),所述轻钢龙骨共两层,分设于钢边框的两侧,轻钢龙骨的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轻钢龙骨的下端面与底边框的下端面平齐,每侧轻钢龙骨的上、下端分别与该侧的顶边框和底边框固定连接,/n上下两道钢边框与前后两层轻钢龙骨之间形成与保温层(1)的尺寸相适应的安装空间,所述保温层嵌入该安装空间内,所述保温层的宽度与钢边框的长度相同,/n所述钢筋网片(2)共两层,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层轻钢龙骨(6)的外侧表面,钢筋网片的宽度与钢边框的长度相同,钢筋网片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钢筋网片下端面与顶边框的下端面平齐,/n所述混凝土层(3)共两层,前后两侧分别包裹浇筑每侧的轻钢龙骨(6)和钢筋网片(2),上下两侧分别包裹顶边框和底边框形成混凝土保护,混凝土层的左右两端面与钢边框左右两端面平齐,/n所述T形钢连接块(4)共有一组,在顶边框(51)的上侧表面居中成行对齐间隔设置,所述T形钢连接块包括水平底板(41)和竖板(42),所述水平底板(41)与顶边框(5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包括矩形墙体和墙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墙体包括钢骨架、保温层(1)、钢筋网片(2)和混凝土层(3),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T形钢连接块(4),
所述钢骨架包括钢边框(5)和轻钢龙骨(6),所述钢边框共两道,包括分别位于矩形墙体的上、下端并相对设置的顶边框(51)和底边框(52),所述轻钢龙骨共两层,分设于钢边框的两侧,轻钢龙骨的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轻钢龙骨的下端面与底边框的下端面平齐,每侧轻钢龙骨的上、下端分别与该侧的顶边框和底边框固定连接,
上下两道钢边框与前后两层轻钢龙骨之间形成与保温层(1)的尺寸相适应的安装空间,所述保温层嵌入该安装空间内,所述保温层的宽度与钢边框的长度相同,
所述钢筋网片(2)共两层,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层轻钢龙骨(6)的外侧表面,钢筋网片的宽度与钢边框的长度相同,钢筋网片上端面与顶边框的上端面平齐,钢筋网片下端面与顶边框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混凝土层(3)共两层,前后两侧分别包裹浇筑每侧的轻钢龙骨(6)和钢筋网片(2),上下两侧分别包裹顶边框和底边框形成混凝土保护,混凝土层的左右两端面与钢边框左右两端面平齐,
所述T形钢连接块(4)共有一组,在顶边框(51)的上侧表面居中成行对齐间隔设置,所述T形钢连接块包括水平底板(41)和竖板(42),所述水平底板(41)与顶边框(5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卡槽式连接的装配式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件还包括预埋卡槽(7),所述预埋卡槽的个数与T形钢连接块的个数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预埋卡槽(7)包括下部横截面为倒U型的滑槽部(71),还包括上部横截面为T型的预埋部(72),所述滑槽部(71)的槽体尺寸与竖板(42)的尺寸相适应,所述竖板(42)嵌入滑槽部(71)内沿钢边框的长度方向左右可相对滑动,所述预埋卡槽(7)的长度大于T形钢连接块(4)的长度,以保证T形钢连接块不会自滑槽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建锁程元鹏蔡焕琴梁玲玉肜超阚玥陈瑞峰华志岩董元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