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683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包括输入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模块、射灯模块,输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电源正极、输入电源负极、输入电源电路,电机模块包括地刷电机和吸收电路,射灯模块包括限流电路,输入电源正极通过输入电源电路与输入电源负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与地刷电机正极、地刷射灯正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通过吸收电路与地刷电机负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通过吸收电路、限流电路与地刷射灯负极连接,显示模块与输入电源正极、地刷电机负极、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地刷部件跟整机连接的三线改为两线形式,并能保持产品功能和稳定性,成本低,设计简单。

A battery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针对吸尘器行业,地刷部件包括地刷电机、地刷射灯、地刷正常指示灯、地刷堵转指示灯,地刷电机转动毛刷专吸地毯灰尘,地刷射灯给地刷照明用,提高对灰尘的识别性,地刷正常指示灯用于指示正常状态,地刷堵转指示灯在地刷堵转后显示,用来提醒用户异常状态的发生。地刷部件跟整机的连接通常为一根长长的金属管道,管道内需要三根线,分别为B+、B-、DZ_LED,B+、B-控制地刷电机和电刷射灯工作,DZ_LED经过软件驱动实现堵转指示亮或者闪烁功能,成本高,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将地刷部件跟整机连接的三线改为两线形式,并能保持产品功能和稳定性,成本低、设计简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包括输入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模块、射灯模块,所述输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电源正极、输入电源负极、输入电源电路,所述电机模块包括地刷电机和吸收电路,所述射灯模块包括限流电路,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输入电源电路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与地刷电机正极、地刷射灯正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吸收电路与地刷电机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吸收电路、所述限流电路与地刷射灯负极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所述地刷电机负极、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电源电路由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稳压管组成,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地刷电机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MOS管为NMOS管。进一步地,所述吸收电路由二极管组成,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地刷电机负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路由电阻组成,所述电阻接在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地刷射灯负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由地刷射灯、地刷指示灯、三极管、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电容组成,所述地刷射灯的正极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地刷射灯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接在所述地刷射灯的正极与负极之间,所述地刷指示灯的正极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地刷指示灯的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所述电容分别接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接在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在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八电阻之间,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包括输入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模块、射灯模块,输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电源正极、输入电源负极、输入电源电路,电机模块包括地刷电机和吸收电路,射灯模块包括限流电路,输入电源正极通过输入电源电路与输入电源负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与地刷电机正极、地刷射灯正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通过吸收电路与地刷电机负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通过吸收电路、限流电路与地刷射灯负极连接,显示模块与输入电源正极、地刷电机负极、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本专利技术将地刷部件跟整机连接的三线改为两线形式,并能保持产品功能和稳定性,成本低,设计简单。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控制系统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模块、射灯模块,输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电源正极B+、输入电源负极B-、输入电源电路,电机模块包括地刷电机和吸收电路,射灯模块包括限流电路,输入电源正极B+通过输入电源电路与输入电源负极B-连接,输入电源正极B+与地刷电机正极、地刷射灯正极连接,输入电源正极B+通过吸收电路与地刷电机负极D-连接,输入电源正极B+通过吸收电路、限流电路与地刷射灯负极L-连接,显示模块与输入电源正极B+、地刷电机负极D-、输入电源负极B-连接。优选的,吸收电路由二极管D1组成,二极管D1的负极与输入电源正极B+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地刷电机负极连接D-,利用二极管D1的单向导电性实现防反接保护。限流电路由电阻R2组成,电阻R2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与地刷射灯负极L-之间。如图1所示,输入电源电路由MOS管Q2、第一电阻R7、第二电阻R9、稳压管ZD1组成,MOS管Q2的漏极与地刷电机负极D-连接,MOS管Q2的源极与输入电源负极B-连接,MOS管Q2的栅极与第一电阻R7连接,第一电阻R7与稳压管ZD1的正极连接,稳压管ZD1的负极与输入电源正极B+连接。优选的,MOS管Q2为NMOS管。显示模块由地刷射灯LED2、地刷指示灯LED1、三极管Q1、二极管D2、第三电阻R5、第四电阻R1、第五电阻R3、第六电阻R8、第七电阻R4、第八电阻R6、电容C1组成,地刷射灯LED2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B+连接,地刷射灯LED2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5连接,第三电阻R5与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四电阻R1接在地刷射灯LED2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地刷指示灯LED1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B+连接,地刷指示灯LED1的负极与第五电阻R3连接,第五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输入电源负极B-连接,第六电阻R8、电容C1分别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七电阻R4与输入电源正极B+连接,第八电阻R6接在第七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在第七电阻R4与第八电阻R6之间,二极管D2的负极与MOS管Q3的漏极连接。优选的,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为:B+、B-给定三种输入电压供区分正常工作状态、堵转保护状态和关闭状态,分别为锂电池包的电压、小于5V电压、0V电压。正常状态下,B+、B-电压为锂电池包的电压,Q2导通,使得D-、L-与B-导通,地刷电机与地刷射灯导通,LED2亮,D2正极经钳位,再由R6、R8分压,导致Q1被截止。堵转保护状态下,B+、B-电压为小于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模块、射灯模块,所述输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电源正极、输入电源负极、输入电源电路,所述电机模块包括地刷电机和吸收电路,所述射灯模块包括限流电路,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输入电源电路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与地刷电机正极、地刷射灯正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吸收电路与地刷电机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吸收电路、所述限流电路与地刷射灯负极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所述地刷电机负极、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模块、射灯模块,所述输入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电源正极、输入电源负极、输入电源电路,所述电机模块包括地刷电机和吸收电路,所述射灯模块包括限流电路,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输入电源电路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与地刷电机正极、地刷射灯正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吸收电路与地刷电机负极连接,所述输入电源正极通过所述吸收电路、所述限流电路与地刷射灯负极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所述地刷电机负极、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电路由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稳压管组成,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地刷电机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入电源负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入电源正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NMOS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由二极管组成,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杰朱雪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力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