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3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其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吸尘器具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的进风口内设置有动叶轮,所述动叶轮被配置为将气流排入所述排风道中,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与所述动叶轮之间设置有挡流结构,以阻碍气流沿所述动叶轮的表面回流。通过挡流结构的设置,能够阻碍气流沿动叶轮的表面回流,减少风量的泄露,从而提高整机效率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
,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作为一种清洁工具,在多种场所均有广泛应用。现有吸尘器为了实现整机性能提升,一般是对电机进行改动,通过提升电机的裸机性能,以达到提升整机性能的目的。但是在电机改动的情况下,整机性能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也会影响电机的温升、噪音及寿命等各方面,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才能满足要求,调整周期长,导致相应的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如图1所示,在吸尘器的机壳内设置有风道100,风道100用于将吸尘器内过滤之后的气流排出。风道10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处设置叶轮101,叶轮101由电机102驱动。叶轮101转动时,使得吸尘器内的气流进入风道100并经出风口排出。由于叶轮101与风道100的内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103,容易在进风口处出现气流泄露和回流的情况,使得电机102使用效率低下,导致整机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尘器排风时气流泄露和回流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具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的进风口内设置有动叶轮,所述动叶轮被配置为将气流排入所述排风道中,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与所述动叶轮之间设置有挡流结构,以阻碍气流沿所述动叶轮的表面回流。其中,所述挡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上的第一挡流环,所述第一挡流环设置于所述动叶轮的外缘的轴向一侧。其中,所述挡流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与所述动叶轮的表面之间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动叶轮抵接,以防止气流沿所述动叶轮的表面回流。其中,所述密封环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动叶轮的下表面与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其中,所述挡流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上的第二挡流环,所述第二挡流环设置于所述动叶轮的外缘的轴向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挡流环与所述第二挡流环正对设置且沿所述动叶轮的轴向间隔排布。其中,所述挡流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处的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朝所述动叶轮的方向弯曲延伸并伸入所述动叶轮内部。其中,所述动叶轮的边缘朝向所述排风道的内壁弯折形成凸缘,所述凸缘上套设有密封圈。其中,所述排风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风筋板,若干个所述导风筋板用于导向自所述动叶轮的边缘排出的气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吸尘器,通过在排风道的内壁与动叶轮之间设置挡流结构,以阻碍气流沿动叶轮的表面回流,减少风量的泄露,从而提高整机效率和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吸尘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吸尘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吸尘器的底托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吸尘器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B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吸尘器的底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吸尘器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C处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吸尘器的动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风道;101、叶轮;102、电机;103、间隙;1、机壳;2、底托;21、第一挡流环;22、挡止部;23、导风筋板;24、密封环;3、盖体;31、第二挡流环;4、排风道;5、动叶轮;51、凸缘;6、电机;7、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参见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机壳1和设置于机壳1内的主体部,主体部为分体结构,包括底托2和设置于底托2上的盖体3,底托2和盖体3之间的空间形成排风道4,排风道4的进风口设置于底托2上,排风道4的进风口内设置有动叶轮5,动叶轮5被配置为将气流排入排风道4中。盖体3上与进风口正对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与动叶轮5连接,通过电机6驱动动叶轮5转动以向排风道4内排风。在本实施例中,排风道4呈U形绕电机6的周向分布,电机6位于盖体3围设呈的空间中,进风口位于排风道4的底端。在排风道4的内壁与动叶轮5之间设置有挡流结构,以阻碍气流沿动叶轮5的表面回流。通过挡流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阻碍气流回流,减少风量的泄露,从而提高电机6效率,进而提高整机效率和性能。挡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排风道4的内壁上的第一挡流环21,第一挡流环21环设于动叶轮5的外缘的轴向一侧。当动叶轮5转动时,风从动叶轮5上的空隙进入排风道4,由于第一挡流环21环设在动叶轮5的外缘的轴向一侧,阻碍气流通过动叶轮5的叶片表面回流。具体地,第一挡流环21设置于底托2上,第一挡流环21的内径略大于动叶轮5的外径。为了保证结构强度,第一挡流环21与底托2上一体成型。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描述为,在底托2上于动叶轮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台阶面,以对动叶轮5的叶片表面与进风口之间的空隙进行阻挡,减小回流。挡流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排风道4的内壁上的第二挡流环31,第二挡流环31设置于动叶轮5的外缘的轴向另一侧。由于动叶轮5位于进风口内,沿动叶轮5的轴向,动叶轮5的两个表面均与排风道4的内壁之前间隔设置,第一挡流环21的设置,对动叶轮5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进行阻挡,第二挡流环31的设置,对动叶轮5远离进风口的一侧进行阻挡,进一步防止气流回流和泄露。具体地,第二挡流环31设置于盖体3上,第一挡流环21的内径略大于动叶轮5的外径。为了保证结构强度,第二挡流环31与盖体3一体成型。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描述为,在盖体3上于动叶轮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台阶面,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具有排风道(4),所述排风道(4)的进风口内设置有动叶轮(5),所述动叶轮(5)被配置为将气流排入所述排风道(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4)的内壁与所述动叶轮(5)之间设置有挡流结构,以阻碍气流沿所述动叶轮(5)的表面回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具有排风道(4),所述排风道(4)的进风口内设置有动叶轮(5),所述动叶轮(5)被配置为将气流排入所述排风道(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4)的内壁与所述动叶轮(5)之间设置有挡流结构,以阻碍气流沿所述动叶轮(5)的表面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排风道(4)的内壁上的第一挡流环(21),所述第一挡流环(21)设置于所述动叶轮(5)的外缘的轴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排风道(4)的内壁与所述动叶轮(5)的表面之间的密封环(24),所述密封环(24)与所述动叶轮(5)抵接,以防止气流沿所述动叶轮(5)的表面回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24)间隔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轮(5)的下表面与所述排风道(4)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钊顾良李孝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