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依曼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1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包括顶棚、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洗手台包括洗手立筒、洗手台盆及蓄水箱;饮水台包括饮水立筒、进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进水过滤器、饮水台盆、出水龙头管及排水管路;节能转换器包括两个汲水缸体,汲水缸体内设有汲水内活塞,汲水内活塞上设有汲水活塞杆,汲水缸体上方设有与汲水活塞杆上端连接的汲水台阶板,汲水缸体上设有与汲水进孔及汲水出孔,汲水进孔上设有进单向阀,汲水出孔上设有出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为过往行人提供直饮水,又能在不浪费直饮水的前提下提供洗手等功能,具备智能回收及存储能力,功能全面性好,直饮水的回收利用率高。

An intelligent direct drin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直饮水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水、供水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直饮水机。
技术介绍
户外饮水台/饮水机,是一种常见的户外公共直饮水装置,其可以直接为过往行人提供可饮用的水,通常来说,该类直饮水装置具有一个出水方向朝上(出水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具有角度,一般为15至45度)的喷水龙头,当过往行人需要饮水时,只需要打开喷水龙头,并用嘴对着喷水龙头的出口(嘴不接触喷水龙头)即可饮水。不过,该类直饮水装置在直饮水的回收利用以及功能全面性等方面,仍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直饮水机,既能为过往行人提供直饮水,又能在不浪费直饮水的前提下提供洗手等功能,具备智能回收及存储能力,功能全面性好,直饮水的回收利用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包括顶棚、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所述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均被顶棚罩住;所述洗手台包括洗手立筒、设于洗手立筒顶部的洗手台盆及固定在顶棚上的蓄水箱,蓄水箱上端开口,蓄水箱内设有内过滤滤芯,内过滤滤芯将蓄水箱内部分隔成箱内上进水腔及箱内下蓄水腔,蓄水箱下方设有与箱内下蓄水腔连通的洗手水龙头,蓄水箱、洗手水龙头及洗手台盆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洗手台盆底部设有洗手排水口,洗手排水口通过洗手排水管连通至下水道;所述饮水台包括饮水立筒、进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进水过滤器、设于饮水立筒顶部的饮水台盆、设于饮水台盆上的出水龙头管及与饮水台盆内部连通的排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包括进水通断阀、用于调节进水通断阀的主阀杆及设于主阀杆上端的调节把手座,主阀杆穿过饮水台盆且与饮水台盆转动密封配合,进水管路包括进水前管及进水后管,自来水源、进水通断阀、进水过滤器及进水前管依次对接,进水后管一端与出水龙头管一端连通,饮水台盆底部设有饮水排水口,饮水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通至临时水池;所述节能转换器包括两个汲水缸体,一个汲水缸体与洗手立筒外侧壁连接,另一个汲水缸体与饮水立筒外侧壁连接,汲水缸体内设有与汲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汲水内活塞,在一个汲水缸体中:汲水内活塞将汲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汲水下腔及与大气连通的汲水上腔,汲水下腔及内设有汲水弹簧,汲水弹簧上端连接汲水内活塞,汲水弹簧下端连接汲水缸体,汲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汲水上腔的汲水活塞杆,汲水缸体上方设有与汲水活塞杆上端连接的汲水台阶板,汲水缸体上设有与汲水下腔连通的汲水进孔及与汲水下腔连通的汲水出孔,汲水进孔上设有进单向阀,汲水出孔上设有出单向阀,汲水进孔通过汲水进管连通至临时水池,汲水出孔通过汲水出管连通至箱内上进水腔。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侧壁上设有与箱内上进水腔连通的箱溢流孔,箱溢流孔通过箱溢流管连通至下水道,临时水池侧壁上设有池溢流孔,池溢流孔通过池溢流管连通至下水道,饮水排水口最低点所处高度高于池溢流孔最高点所处高度。作为优选,在一个汲水缸体中:汲水内活塞活动方向竖直,汲水台阶板为一块平板,汲水台阶板水平布置,汲水上腔内设有用于接触汲水内活塞的汲水限位体,当汲水内活塞接触汲水限位体时,汲水台阶板下表面与汲水缸体顶面间距为10至40毫米。作为优选,所述节能转换器还包括转换结构,转换结构包括驱动转轴、套设在出水龙头管上的出水套及用于向出水套喷水的喷水花洒,进水前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前管、第二前管及第三前管,进水通断阀、进水过滤器及第一前管依次对接,第二前管与出水龙头管同轴布置,出水套内部与出水龙头管另一端连通,出水套与出水龙头管同轴布置,出水套与出水龙头管转动密封配合,喷水花洒处于饮水台盆内,喷水花洒由进水管路供水,喷水花洒最高点所处高度低于出水套最低点所处高度,驱动转轴一端处在第二前管内,驱动转轴另一端处在出水套内,驱动转轴穿过第三前管的管壁且与第三前管的管壁转动密封配合,驱动转轴穿过进水后管的管壁且与进水后管的管壁转动密封配合,第二前管内设有内轴架,出水套内设有外轴架,驱动转轴与内轴架转动连接,驱动转轴与外轴架转动连接,驱动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与驱动转轴同轴连接的驱动叶轮,驱动叶轮处在第二前管内,驱动叶轮的导流方向为由第一前管经第二前管至第三前管。作为优选,所述转换结构还包括中转竖管、花洒水管、竖连杆、设于中转竖管内的中转内活塞、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的内蓄水管及上端开口的内排水池,中转竖管上端设有中转封板,中转竖管侧壁上设有第一中转孔、第二中转孔及第三中转孔,第一中转孔连通第三前管,第二中转孔通过花洒水管连通至喷水花洒,中转内活塞与中转竖管滑动密封配合,中转内活塞上设有中转上导通孔及中转下导通孔,内蓄水管内设有与内蓄水管滑动连接的浮体,浮体将内蓄水管内部分隔成内蓄水上腔及内蓄水下腔,内蓄水下腔中设有用于接触浮体的内蓄水限位体,竖连杆上端连接中转内活塞,竖连杆下端连接浮体,浮体上设有若干通水孔,内蓄水管处在内排水池中,内排水池侧壁上设有池排水孔,内蓄水管上端所处高度低于池排水孔最低点所处高度,排水管路包括台盆排水管、水管排水管及水池排水管,进水后管另一端连通第三中转孔,饮水排水口通过台盆排水管连通至内蓄水下腔,内蓄水管底部设有与水管排水管连通的水管排水孔,内排水池底部设有与水池排水管连通的水池排水孔,当浮体接触内蓄水限位体时,第一中转孔、中转上导通孔及第二中转孔依次连通,第三中转孔被中转内活塞封住,当浮体接触中转封板时,第一中转孔、中转下导通孔及第三中转孔依次连通,第二中转孔被中转内活塞封住,中转封板上设有通气孔,池排水孔、水管排水管及水池排水管均连通至临时水池。作为优选,所述饮水阀门系统还包括设于主阀杆上的第一主齿轮、设于主阀杆上的第二主齿轮及设于水管排水管上的排水通断阀,排水通断阀为球阀,排水通断阀包括排水阀体、排水阀芯及与排水阀芯连接的排水阀杆,排水阀杆上设有处在排水通断阀外的排水齿轮,进水通断阀为球阀,进水通断阀包括进水阀体、进水阀芯及与进水阀芯连接的进水阀杆,进水阀杆上设有处在进水通断阀外的进水齿轮,主阀杆、排水阀杆及进水阀杆均竖直布置,第一主齿轮与主阀杆同轴连接,第二主齿轮与主阀杆同轴连接,排水齿轮与排水阀杆同轴连接,进水齿轮与进水阀杆同轴连接,第一主齿轮与排水齿轮啮合,第二主齿轮与进水齿轮啮合,当进水通断阀处在启通状态时,排水通断阀处在关闭状态,当排水通断阀处在启通状态时,进水通断阀处在关闭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为过往行人提供直饮水,又能在不浪费直饮水的前提下提供洗手等功能,具备智能回收及存储能力,功能全面性好,直饮水的回收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D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5中E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5中F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5中G处的放大图;图10是图5中H处的放大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进水齿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排水齿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其特征是,包括顶棚、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所述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均被顶棚罩住;/n所述洗手台包括洗手立筒、设于洗手立筒顶部的洗手台盆及固定在顶棚上的蓄水箱,蓄水箱上端开口,蓄水箱内设有内过滤滤芯,内过滤滤芯将蓄水箱内部分隔成箱内上进水腔及箱内下蓄水腔,蓄水箱下方设有与箱内下蓄水腔连通的洗手水龙头,蓄水箱、洗手水龙头及洗手台盆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洗手台盆底部设有洗手排水口,洗手排水口通过洗手排水管连通至下水道;/n所述饮水台包括饮水立筒、进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进水过滤器、设于饮水立筒顶部的饮水台盆、设于饮水台盆上的出水龙头管及与饮水台盆内部连通的排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包括进水通断阀、用于调节进水通断阀的主阀杆及设于主阀杆上端的调节把手座,主阀杆穿过饮水台盆且与饮水台盆转动密封配合,进水管路包括进水前管及进水后管,自来水源、进水通断阀、进水过滤器及进水前管依次对接,进水后管一端与出水龙头管一端连通,饮水台盆底部设有饮水排水口,饮水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通至临时水池;/n所述节能转换器包括两个汲水缸体,一个汲水缸体与洗手立筒外侧壁连接,另一个汲水缸体与饮水立筒外侧壁连接,汲水缸体内设有与汲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汲水内活塞,在一个汲水缸体中:汲水内活塞将汲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汲水下腔及与大气连通的汲水上腔,汲水下腔及内设有汲水弹簧,汲水弹簧上端连接汲水内活塞,汲水弹簧下端连接汲水缸体,汲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汲水上腔的汲水活塞杆,汲水缸体上方设有与汲水活塞杆上端连接的汲水台阶板,汲水缸体上设有与汲水下腔连通的汲水进孔及与汲水下腔连通的汲水出孔,汲水进孔上设有进单向阀,汲水出孔上设有出单向阀,汲水进孔通过汲水进管连通至临时水池,汲水出孔通过汲水出管连通至箱内上进水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其特征是,包括顶棚、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所述洗手台、饮水台、临时水池及节能转换器均被顶棚罩住;
所述洗手台包括洗手立筒、设于洗手立筒顶部的洗手台盆及固定在顶棚上的蓄水箱,蓄水箱上端开口,蓄水箱内设有内过滤滤芯,内过滤滤芯将蓄水箱内部分隔成箱内上进水腔及箱内下蓄水腔,蓄水箱下方设有与箱内下蓄水腔连通的洗手水龙头,蓄水箱、洗手水龙头及洗手台盆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洗手台盆底部设有洗手排水口,洗手排水口通过洗手排水管连通至下水道;
所述饮水台包括饮水立筒、进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进水过滤器、设于饮水立筒顶部的饮水台盆、设于饮水台盆上的出水龙头管及与饮水台盆内部连通的排水管路,饮水阀门系统包括进水通断阀、用于调节进水通断阀的主阀杆及设于主阀杆上端的调节把手座,主阀杆穿过饮水台盆且与饮水台盆转动密封配合,进水管路包括进水前管及进水后管,自来水源、进水通断阀、进水过滤器及进水前管依次对接,进水后管一端与出水龙头管一端连通,饮水台盆底部设有饮水排水口,饮水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通至临时水池;
所述节能转换器包括两个汲水缸体,一个汲水缸体与洗手立筒外侧壁连接,另一个汲水缸体与饮水立筒外侧壁连接,汲水缸体内设有与汲水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汲水内活塞,在一个汲水缸体中:汲水内活塞将汲水缸体内部分隔成汲水下腔及与大气连通的汲水上腔,汲水下腔及内设有汲水弹簧,汲水弹簧上端连接汲水内活塞,汲水弹簧下端连接汲水缸体,汲水内活塞上设有若干穿过汲水上腔的汲水活塞杆,汲水缸体上方设有与汲水活塞杆上端连接的汲水台阶板,汲水缸体上设有与汲水下腔连通的汲水进孔及与汲水下腔连通的汲水出孔,汲水进孔上设有进单向阀,汲水出孔上设有出单向阀,汲水进孔通过汲水进管连通至临时水池,汲水出孔通过汲水出管连通至箱内上进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蓄水箱侧壁上设有与箱内上进水腔连通的箱溢流孔,箱溢流孔通过箱溢流管连通至下水道,临时水池侧壁上设有池溢流孔,池溢流孔通过池溢流管连通至下水道,饮水排水口最低点所处高度高于池溢流孔最高点所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其特征是,在一个汲水缸体中:汲水内活塞活动方向竖直,汲水台阶板为一块平板,汲水台阶板水平布置,汲水上腔内设有用于接触汲水内活塞的汲水限位体,当汲水内活塞接触汲水限位体时,汲水台阶板下表面与汲水缸体顶面间距为10至4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直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节能转换器还包括转换结构,转换结构包括驱动转轴、套设在出水龙头管上的出水套及用于向出水套喷水的喷水花洒,进水前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前管、第二前管及第三前管,进水通断阀、进水过滤器及第一前管依次对接,第二前管与出水龙头管同轴布置,出水套内部与出水龙头管另一端连通,出水套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依曼
申请(专利权)人:王依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