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1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包括壶身、壶盖体、茶粉盖,壶盖体上设有能将水流通道关闭或打开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对水流通道的控制与进气系统对进气的控制各自独立;容器空间内设有第一层过滤网;容器空间内设有能将水流通道进入容器空间的水进行分散的分散水部件;出茶孔位于第一层过滤网上方;导管位于壶身内的那一端连接有只能让空气流向壶身内的单向阀,实现进气系统自动进气。可以保持壶身内气压的平衡,不会产生负压,出水顺畅。可以避免残水残留于容器空间内。进气系统、流水控制结构、出茶孔结构形成平稳的流水萃茶系统,有效精准提取茶或咖啡中的优良风味成份,避免杂味及有害物质析出过多。

Water style tea or coffee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壶,该种壶可以用于萃茶或冲咖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茶或咖啡久泡,或导致口感变异或不良物质析出过多。比如茶久泡会导致杂味萃取过多,茶碱、鞣酸等有害物质析出多。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1811498975.6公开了一种保温过滤水杯,该种水杯包括壶身、壶盖体、茶粉盖,壶盖体的底部与壶身的瓶口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壶盖体的顶部与茶粉盖可分离式密封连接,茶粉盖与壶盖体之间设有用于放置茶粉的容器空间;壶盖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连接壶身与上述用于放置茶粉的容器空间;壶盖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壶盖体上设有控制水流通道及进气通道关闭或打开的控制机构;茶粉盖上设有出茶孔。该壶需要多少茶水,就制作多少茶水,保持茶水新鲜,方便。还可以控制所出茶水浓度,使茶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为了得到新鲜的茶水,从水流通道出水到容器空间,水与容器空间内的茶浸泡,茶再从容器空间流出,是一个系统过程,该壶为消费者的饮茶方式提供了全新的喝茶方式选择,但1)由于同时控制出水及进气,壶体内容易形成负压而导致出水不顺畅。2)残留水浸泡破坏茶汤品质。3)逆流导致壶体内茶垢产生。4)容器空间出现气压,可能出现喷射,导致出现人身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该种壶出茶或出咖啡品质高,使用顺畅方便,出茶水无残留,无茶水逆流。本专利技术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包括壶身、壶盖体、茶粉盖,壶盖体的底部与壶身的瓶口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壶盖体的顶部与茶粉盖可分离式密封连接,茶粉盖与壶盖体之间设有容器空间;容器空间由壶盖体的内腔与盖于该内腔的上开口的茶粉盖形成;壶盖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连接壶身与上述的容器空间;壶盖体上设有用于进气进壶身内的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设有进气通道;茶粉盖上设有出茶孔;进气通道面对壶身的口设有导管伸进壶身内;壶盖体上设有能将水流通道关闭或打开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对水流通道的控制与进气系统对进气的控制各自独立;容器空间内设有第一层过滤网;容器空间内设有能将水流通道进入容器空间的水进行分散的分散水部件;出茶孔位于第一层过滤网上方;导管位于壶身内的那一端连接有只能让空气流向壶身内的单向阀,实现进气系统自动进气。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种改进为:所述的分散水部件为第二层过滤网,第一层过滤网位于第二层过滤网上方,第一层过滤网与第二层过滤网之间的空间用于放置茶粉或咖啡粉;第二层过滤网与容器空间的底面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层过滤网、容器空间的底面之间形成隔水空间;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位于隔水空间。一种改进为: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出口设有出水挡片,出水挡片上具有多孔,出水挡片为所述的分散水部件。一种改进为:出茶孔的截面为长条形的或椭圆形的,出茶孔的截面积与水流通道的截面面积1.5倍以上;或者,茶粉盖在与出茶孔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进气孔。一种改进为:控制机构包括阀芯、设于壶盖体内的阀孔,阀孔横穿过流水通道,阀孔与进气通道连通;阀芯上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相互具有间隙;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使阀芯与阀孔的内壁实现动密封;控制机构在关闭时,流水通道的上段的开口位于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实现流水通道关闭;阀芯移动后,流水通道的上段的开口位于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之间的间隙外、阀孔的内底段,流水通道的上段和流水通道的下段连通,流水通道打开。一种改进为:所述单向阀是鸭嘴型的单向阀,单向阀由硅胶制成。一种改进为:壶盖体的内腔的内壁在与隔水空间的对应处设环形台或支撑肋,第二层过滤网的周边设有密封圈,第二过滤网置于环形台或支撑肋上;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出口向上延伸,形成环形出水台,环形台或支撑肋高过环形出水台。一种改进为: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出口向上延伸,形成环形出水台。。一种改进为:所述出茶孔设有对应的可打开的翻盖,翻盖与茶粉盖铰接,翻盖设有密封条与出茶孔实现动密封。一种改进为:导管伸进壶身内的那一端大于5mm。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控制流水通道开关时,不再同时控制进气通道的关或闭。壶身内或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导管及单向阀自动地通过进气通道进气,可以保持壶身内气压的平衡,不会产生负压,出水顺畅,流速稳定保证了出茶或制作咖啡的品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壶身内容易产生负压,制作茶水时,在控制开关活动时,倒吸容器空间中残水的现象(逆流现象),可以保证壶中水清洁,有利于制作新鲜的茶水。也可以保证壶身内无茶垢可能。2、本专利技术的为长条形的出茶孔在排水时,可以有部分空间进气,排出茶水顺畅,可以有效流干残水,可以避免残水残留于容器空间内对茶叶进行久泡。3、本专利技术由于隔离空间的存在,在制作茶水后,倒完茶水后,即使容器空间内茶叶内残留有少部分的水,在壶身正常放置后,这些水也会受重力作用,下流回隔水空间,以避免有残留在茶内水继续泡浸茶,避免茶在不制作茶水时受长期浸泡。使每一次制作的茶都是新鲜的。4、本专利技术单向阀设置在导管位于壶身内的那一端(末端),可以提高进空气进气灵敏度及利用控制机构控制出水的灵敏度,出水更顺畅。同时,防止水进入导管,防止管内水形成阻碍进气的压力。5、本专利技术由于进气系统、流水控制结构、出茶孔结构形成平稳的流水萃茶系统,有效精准提取茶或咖啡中的优良风味成份,避免杂味及有害物质析出过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部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机构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包括壶身200、壶盖体8、茶粉盖4,壶盖体的底部与壶身的瓶口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壶盖体的顶部与茶粉盖可分离式密封连接,茶粉盖与壶盖体之间设有容器空间;容器空间由壶盖体的内腔与盖于该内腔的上开口的茶粉盖形成。壶盖体上设有水流通道801,水流通道连接壶身与上述的容器空间;壶盖体上设有进气通道802;茶粉盖上设有出茶孔41;进气通道面对壶身的口设有导管15伸进壶身内。壶盖体上设有能将水流通道关闭或打开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对水流通道的控制与进气系统对进气的控制各自独立。容器空间设有第一层过滤网5与第二层过滤网51,第一层过滤网5位于第二层过滤网51上方,第一层过滤网与第二层过滤网之间的空间用于放置茶粉或咖啡粉;第二层过滤网与容器空间的底面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层过滤网51、容器空间的底面之间形成隔水空间510;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位于隔水空间510。具有第二层过滤网,在制作茶水时在水通过第二层过滤网时,可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包括壶身、壶盖体、茶粉盖,壶盖体的底部与壶身的瓶口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壶盖体的顶部与茶粉盖可分离式密封连接,茶粉盖与壶盖体之间设有容器空间;容器空间由壶盖体的内腔与盖于该内腔的上开口的茶粉盖形成;/n壶盖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连接壶身与上述的容器空间;壶盖体上设有用于进气进壶身内的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设有进气通道;茶粉盖上设有出茶孔;进气通道面对壶身的口设有导管伸进壶身内;/n其特征是:壶盖体上设有能将水流通道关闭或打开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对水流通道的控制与进气系统对进气的控制各自独立;容器空间内设有第一层过滤网;/n容器空间内设有能将水流通道进入容器空间的水进行分散的分散水部件;出茶孔位于第一层过滤网上方;导管位于壶身内的那一端连接有只能让空气流向壶身内的单向阀,实现进气系统自动进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包括壶身、壶盖体、茶粉盖,壶盖体的底部与壶身的瓶口可分离式密封连接,壶盖体的顶部与茶粉盖可分离式密封连接,茶粉盖与壶盖体之间设有容器空间;容器空间由壶盖体的内腔与盖于该内腔的上开口的茶粉盖形成;
壶盖体上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连接壶身与上述的容器空间;壶盖体上设有用于进气进壶身内的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设有进气通道;茶粉盖上设有出茶孔;进气通道面对壶身的口设有导管伸进壶身内;
其特征是:壶盖体上设有能将水流通道关闭或打开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对水流通道的控制与进气系统对进气的控制各自独立;容器空间内设有第一层过滤网;
容器空间内设有能将水流通道进入容器空间的水进行分散的分散水部件;出茶孔位于第一层过滤网上方;导管位于壶身内的那一端连接有只能让空气流向壶身内的单向阀,实现进气系统自动进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散水部件为第二层过滤网,第一层过滤网位于第二层过滤网上方,第一层过滤网与第二层过滤网之间的空间用于放置茶粉或咖啡粉;第二层过滤网与容器空间的底面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层过滤网、容器空间的底面之间形成隔水空间;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位于隔水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其特征是:水流通道在容器空间的那一端出口设有出水挡片,出水挡片上具有多孔,出水挡片为所述的分散水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萃茶或冲咖啡壶,其特征是:出茶孔的截面为长条形的或椭圆形的,出茶孔的截面积与水流通道的截面面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星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