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形贯入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1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伞形贯入锚,包括锚体,伞形骨架单元,织物和约束环,所述伞形骨架单元设置在锚体四周,伞形骨架单元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约束环套设在伞形骨架单元上,约束环使伞形骨架单元收拢,所述织物设置在伞形骨架单元上,所述锚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由锚体顶部延伸至锚体底部并在锚体底部具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伞形贯入锚通过伞形骨架单元提供伞形结构,从而扩大受力面积,增加锚力;能够在打桩时出水,排出泥沙,使锚体贯入泥沙速度加快。

An umbrella shaped penetration anch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形贯入锚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特别涉及一种伞形贯入锚。
技术介绍
锚是噬入水底泥土产生抓力,用于对浮动物体进行限位。在海洋平台、钻井平台等海上平台建造和使用时,通常需要向海底打入锚,从而使平台更稳固。锚的选择要考虑操作方便、便于存放和经济适用,但最主要是锚力。锚力一方面因为锚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与海底土质有关。常用的锚如采用水泥重块或锚桩,锚桩通常是插入海底中。但是,现有的锚桩在贯入海底时,贯入速度较慢,锚力较差,锚桩容易从海底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免回收,贯入速度块,锚力强的伞形贯入锚。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伞形贯入锚,包括锚体,伞形骨架单元和织物,所述伞形骨架单元设置在锚体四周,伞形骨架单元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织物设置在伞形骨架单元上,所述锚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由锚体顶部延伸至锚体底部并在锚体底部具有出水孔。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伞形骨架单元包括支撑杆,支撑杆有多根,支撑杆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织物设置在支撑杆之间,支撑杆的自由端之间设有纲绳。作为优选方案,伞形骨架单元包括初始张开弹性件,初始张开弹性件位于锚体和支撑杆之间。作为优选方案,伞形贯入锚包括绳环,绳环设置在锚体顶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锚体底部为桩尖,桩尖为锥形。作为优选方案,伞形贯入锚包括约束环,所述约束环套设在伞形骨架单元上,约束环使伞形骨架单元收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伞形骨架单元有多个,多个伞形骨架单元串联设置在锚体上。作为优选方案,伞形贯入锚还包括水冲振冲器,水冲振冲器包括振冲潜水泵和重力杆,重力杆与振冲潜水泵连接,振冲潜水泵与伞形贯入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重力杆设有导向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伞形贯入锚通过伞形骨架单元提供伞形结构,从而扩大受力面积,增加锚力;能够在打桩时出水,排出泥沙,使锚体贯入泥沙速度加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伞形贯入锚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伞形贯入锚打开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多个伞形骨架单元的伞形贯入锚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伞形贯入锚与水冲振冲器组装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振冲潜水泵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锚体卡口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浮力调节件的水冲振冲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伞形贯入锚100包括锚体1,伞形骨架单元2和织物3,所述伞形骨架单元2设置在锚体1四周,伞形骨架单元2一端与锚体1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织物3设置在伞形骨架单元上。所述锚体1内设有水流通道11,水流通道11由锚体顶部延伸至锚体底部并在锚体底部具有出水孔111。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伞形贯入锚使用时,伞形贯入锚插入水底中,在伞形贯入锚进入水底土壤后,伞形骨架单元2能够打开,伞形骨架单元能够增加锚力;通过设置织物3,能够进一步扩大受力面积,增强锚力,织物为高强度织物,例如玻璃纤维布。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骨架单元2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杆有多根,支撑杆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从而当约束环4脱落时,支撑杆能够转动打开。本实施例中,所述织物3设置在支撑杆之间,支撑杆21的自由端之间设有纲绳22,从而进一步增强锚力。本实施例中,伞形骨架单元2包括初始张开弹性件5,初始张开弹性件5位于锚体和支撑杆之间,从而对支撑杆施加弹力,便于支撑杆21张开。本实施例中,伞形贯入锚包括绳环6,绳环6设置在锚体顶部,绳环在打桩时不受力,并提供预张力,用于系上锚缆50。本实施例中,所述锚体1底部为桩尖12,桩尖为锥形,从而便于锚体进入水底土壤。本实施例中,伞形贯入锚包括所述约束环4套设在伞形骨架单元上,约束环使伞形骨架单元收拢,通过约束环4使得伞形骨架单元2收拢,当伞形骨架单元进入土壤时,约束环上滑脱落,从而使得伞形骨架单元2能够打开。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形骨架单元2有多个,多个伞形骨架单元2串联设置在锚体上,从而通过多个伞形骨架单元埋入土壤中,进一步增强伞形贯入锚的锚力。本实施例中,伞形贯入锚还包括水冲振冲器8,水冲振冲器8包括振冲潜水泵81和重力杆82,重力杆82与振冲潜水泵81连接,振冲潜水泵与伞形贯入锚连接。打桩时,振冲潜水泵81振动,从而带动伞形贯入锚振动,产生振冲使锚体周围土壤液化便于贯入;同时,振冲潜水泵81将水抽入水流通道11中并从出水孔排出,实现水冲,水流将土壤泥沙冲开,从而排除贯入路径上的泥沙,减小贯入阻力。通过设置重力杆,能够提供重力,从而对伞形贯入锚提供压力,提高其贯入效率;此外,能够提供垂直保证,防止伞形贯入锚偏离贯入路径。本实施例中,限位板7可以设置在重力杆82上,当限位板7接触海底时,使伞形贯入锚停止贯入,从而控制贯入深度,限位板为伞状。所述重力杆82顶部设有吊环824,吊环824用于与吊缆30连接,从而将水冲振冲器吊起。振冲潜水泵81设有电缆814,重力杆82底部设有锚体卡口823,振冲潜水泵81具有出水口814和进水口815,振冲潜水泵81的出水口814与重力杆82的进水孔821连通,重力杆中具有流体通道822,流体通道822与进水孔821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重力杆能够提供重力然后减小水冲振冲器的倾斜。通过设置电缆,使得振冲潜水泵能够与水面电源连接,实现动力传递,所述电源可以是设置于船上或海上平台的发电机。通过设置锚体卡口,能够在贯入作业时与锚体连接,提供锚体固定,贯入后可与锚体分离。所述振冲潜水泵81包括电机转轴811,偏心块812和泵叶813,偏心块812和泵叶813设置在电机转轴811两端。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机转轴的转动,使得偏心块812产生震动,从而使振冲潜水泵振动,带动水冲振冲器振动。振冲潜水泵将水从进水口815抽入并从出水口814输出至流体通道822。所述重力杆82包括第一杆体10和第二杆体20,第一杆体10设置在第二杆体20上方,第二杆体20为中空管,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对位置调整,调节重力杆的高度,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力杆82设有导向装置9,从而在重力杆工作起始能够进行垂直姿态控制。导向装置9可以是导向架91或浮力调节件92,导向架为设置在水底的支架,重力杆82穿过导向架91的导向环911,使得重力杆能够垂直;所述浮力调节件采用附加重物,使得重力杆的浮心和重心一致,附加重物还可以增加对基底的初始压力,提高沉锚速度。当设置导向架时,限位板7位于导向架上方。本实施例的一种伞形贯入锚在使用时,步骤如下:1、将锚体与重力杆连接,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形贯入锚,其特征在于,包括锚体,伞形骨架单元和织物,所述伞形骨架单元设置在锚体四周,伞形骨架单元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织物设置在伞形骨架单元上,所述锚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由锚体顶部延伸至锚体底部并在锚体底部具有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形贯入锚,其特征在于,包括锚体,伞形骨架单元和织物,所述伞形骨架单元设置在锚体四周,伞形骨架单元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织物设置在伞形骨架单元上,所述锚体内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由锚体顶部延伸至锚体底部并在锚体底部具有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贯入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骨架单元包括支撑杆,支撑杆有多根,支撑杆一端与锚体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形贯入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设置在支撑杆之间,支撑杆的自由端之间设有纲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形贯入锚,其特征在于,伞形骨架单元包括初始张开弹性件,初始张开弹性件位于锚体和支撑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贯入锚,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相城区黄桥宜智机电技术服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