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5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平台。通过支架及连接在支架上表面且中心开有通孔的台板有机结合的技术方案,便于平台的安拆且可以循环周转化;台板匹配有与台板中心通孔匹配的盖板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进行钻孔操作时,将一个整体的盖板盖在台板中心通孔处,平台得到恢复,便于行走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身结构简单,整体性好,可操作性强,具有模块化、标准化、循环周转化,能够实现多个孔口共用一个模块,标准化程度高,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工效,很好的解决了钻孔平台反复安拆孔口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钻孔平台。
技术介绍
水上桩基础施工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其中在水上搭设钻孔平台施工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但通常做法是先搭设平台,在钻孔的位置处预留孔洞或平台搭设完成后再切割孔洞。两种施工方法均会产生材料的浪费、孔口安全防护不到位造成施工安全问题、平台大部分空间被孔洞占用导致机械无操作平台,现场材料放置混杂,施工进展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保证水上桩基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施工,一个合理有效的水上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施工操作空间受限、工期的拖延、施工质量、安全无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孔平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好、效率高且安全、成本低的钻孔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平台,包括支架,台板,连接在支架上表面,台板中心开有通孔;盖板,连接在台板中心的通孔处,盖板下表面与支架上表面接触。所述的台板是矩形;所述的台板中心所开的通孔是圆形或矩形,所述的盖板与台板中心的通孔匹配。所述的盖板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多个第四支撑件和一个第二面板;所述的多个第四支撑件均匀水平连接在第二面板的下表面,多个第三支撑件均匀水平连接在第四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的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相互垂直;第三支撑件搭接在支架上表面。所述的盖板上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的第三支撑件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均采用的是工字钢。所述的台板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二支撑件和一个第一面板;所述的多个第二支撑件水平均匀连接在多个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且多个第一支撑件和多个第二支撑件相互垂直,多个第一支撑件和多个第二支撑件连接成“口”字形并通过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与第一面板连接;第一支撑件搭接在支架上表面。所述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采用的是工字钢,多个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小于多个第一支撑件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第一支撑件连接有两个,对称连接在第二支撑件下表面。所述的支架连接有两副,分别连接在台板下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的支架采用的是钢管贝雷支架。所述的支架采用的是钢管贝雷支架;贝雷支架连接有两副,分别连接在台板下表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的台板是矩形,所述的台板中心所开的通孔是圆形或矩形,所述的盖板与台板中心的通孔匹配;所述的盖板包括两个第三支撑件、多个第四支撑件和一个第二面板;所述的多个第四支撑件均匀水平连接在第二面板的下表面,两个第三支撑件水平对称连接在第四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的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相互垂直;第三支撑件搭接在支架上表面;所述的盖板上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的台板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多个第二支撑件和一个第一面板;所述的多个第二支撑件水平均匀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且多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相互垂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成“口”字形并通过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与第一面板连接;第一支撑件搭接在支架上表面;所述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均采用的是工字钢。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支架及连接在支架上表面且中心开有通孔的台板有机结合的技术方案,便于平台的安拆且可以循环周转化;台板匹配有与台板中心通孔匹配的盖板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进行钻孔操作时,将一个整体的盖板盖在台板中心通孔处,平台得到恢复,便于行走车辆。本技术自身结构简单,整体性好,可操作性强,具有模块化、标准化、循环周转化,能够实现多个孔口共用一个模块,标准化程度高,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工效,很好的解决了钻孔平台反复安拆孔口处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未加盖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加载盖板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盖板侧面图;图5是本技术面板下方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台板中心通孔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台板;4-支架;5-盖板;6-护筒;7-面板;8-第三支撑件;9-第四支撑件;10-第二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根据图1-6所示的一种钻孔平台,包括一种钻孔平台,包括支架4,台板3,连接在支架4上表面,台板3中心开有通孔;盖板5,连接在台板3中心的通孔处,盖板5下表面与支架4上表面接触。在实际使用本技术时,台板3中心所开通孔对准护筒口6,当需要钻孔施工时在台板3中心所开的通孔处进行。施工完成后,恢复平台即通过吊车将一体化的盖板5吊装在台板3中心所开通孔处,使台板3中心所开通孔得到填补,便于行走车辆,消除了安全隐患。多个孔口可以共用一个一体化的盖板5。为了更好地保证整体式模块化钻孔平台施工的完整型,具体施工过程如下:步骤1):吊机就位,在确保绳索牢固连接盖板5、护筒上方无障碍物和周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开始吊装,并移至需要放置盖板5的护筒口6处。步骤2):找到盖板5与护筒口6对应位置,慢放盖板5。使其精准对接。检查,完成放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标准化程度高,能够循环周转,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工效,很好的解决了钻孔平台反复安拆孔口处的问题,多个孔口可以共用一个一体化的盖板5,有效的节约了成本。实施例二:根据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钻孔平台,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台板3是矩形;所述的台板3中心所开的通孔是圆形或矩形,所述的盖板5与台板3中心的通孔匹配。在实际使用时,盖板5与台板中心所开的通孔匹配,使得盖板5与台板的衔接更加紧密,使得本技术的安全系数更高。台板3中心所开的通孔的形状以方便钻孔施工为限,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通孔。台板3采用矩形是为了方便建造,同样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台板。实施例三:根据图2-4所示的一种钻孔平台,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盖板5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8、多个第四支撑件9和一个第二面板10;所述的多个第四支撑件9均匀水平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4),/n台板(3),连接在支架(4)上表面,台板(3)中心开有通孔;/n盖板(5),连接在台板(3)中心的通孔处,盖板(5)下表面与支架(4)上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4),
台板(3),连接在支架(4)上表面,台板(3)中心开有通孔;
盖板(5),连接在台板(3)中心的通孔处,盖板(5)下表面与支架(4)上表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3)是矩形;所述的台板(3)中心所开的通孔是圆形或矩形,所述的盖板(5)与台板(3)中心的通孔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5)包括多个第三支撑件(8)、多个第四支撑件(9)和一个第二面板(10);所述的多个第四支撑件(9)均匀水平连接在第二面板(10)的下表面,多个第三支撑件(8)均匀水平连接在第四支撑件(9)的下表面;所述的第三支撑件(8)和第四支撑件(9)相互垂直;第三支撑件(8)搭接在支架(4)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5)上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的第三支撑件(8)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撑件(8)和第四支撑件(9)均采用的是工字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板(3)包括多个第一支撑件(1)、多个第二支撑件(2)和一个第一面板(7);所述的多个第二支撑件(2)水平均匀连接在多个第一支撑件(1)的上表面,且多个第一支撑件(1)和多个第二支撑件(2)相互垂直,多个第一支撑件(1)和多个第二支撑件(2)连接成“口”字形并通过第二支撑件(2)的上表面与第一面板(7)连接;第一支撑件(1)搭接在支架(4)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均采用的是工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玉汤剑辉曹海林刘彦军吴文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