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宝莹专利>正文

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0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2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水口杯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饮水器具,但是在人们饮用例如咖啡、茶叶等具备颜色的饮品时往往会导致饮品沿着杯口在与人们口部接触的位置处留有残留的液体,并且在这些液体比较多的情况下还会沿着饮水口杯的外壁向下流淌且在饮水口杯的外壁留下咖啡渍或者茶渍等比较明显的渍记,这些渍记会对饮水口杯的外部整洁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比较干净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隔离环可以套在不同口杯的杯口外壁处,用于吸附和阻挡杯口液体向杯身下部流淌。

A kind of liquid separat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水口杯领域,具体为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水口杯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饮水器具,但是在人们饮用例如咖啡、茶叶等具备颜色的饮品时往往会导致饮品沿着杯口在与人们口部接触的位置处留有残留的液体,并且在这些液体比较多的情况下还会沿着饮水口杯的外壁向下流淌。因为例如咖啡、茶叶等饮品具备一定的颜色,所以沿着饮水口杯的外壁向下流淌的这些咖啡、茶叶等就会在饮水口杯的外壁留下咖啡渍或者茶渍等比较明显的渍记,这些渍记会对饮水口杯的外部整洁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比较干净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成为了必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离环可以套在不同口杯的杯口外壁处,用于吸附和阻挡杯口液体向杯身下部流淌,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1),所述基带(1)上设置有凹槽(11)和贴合面(12),所述凹槽(11)位于贴合面(12)外侧,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凹槽(11)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11)与杯体外壁的距离小于等于2.5毫米,所述凹槽(11)可以使杯口液体流入凹槽且在液体粘性的作用下无法流出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支撑筋(13),所述支撑筋(13)位于凹槽(11)与杯体外壁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凹槽(11)使其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筋(13)沿隔离环中心轴线方向直线布置,且围绕中心轴线均匀布置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11)下端还设有一沟槽(14),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所述沟槽(14)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沟槽(14)用于储存杯口留下来的液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沟槽(14)内设有可以吸附液体的吸附物(2),所述吸附物(2)填充在沟槽(14)内且与杯体外壁相贴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吸附物(2)呈环状且具有弹性,可以套在不同杯子的外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吸附物(2)的材料为吸水棉。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带(1)呈环状且具有弹性,可以套在不同杯子的外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带(1)的材料为橡胶。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序号说明:基带(1)、凹槽(11)、贴合面(12)、支撑筋(13)、沟槽(14)、吸附物(2)。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垂直”、“平行”不只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意义,可以理解为“大致垂直”、“大致平行”。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和图2所示,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离环可以套在不同口杯的杯口外壁处,用于吸附和阻挡杯口液体向杯身下部流淌,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1),所述基带(1)上设置有凹槽(11)和贴合面(12),所述凹槽(11)位于贴合面(12)外侧,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凹槽(11)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所述基带(1)呈环状且具有弹性,可以套在不同杯子的外表面上。所述凹槽(11)位于所述基带(1)的上端,且与杯体外壁互不接触,所述凹槽(11)与杯体外壁形成一个空腔用来方便杯口液体的流入。所述贴合面(12)位于基带(1)的下端部,所述贴合面(12)可以与杯体外壁紧密贴合,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紧密贴合后可以将所述凹槽(11)封闭成只有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空腔,这样可以使进入凹槽(11)的液体不会从隔离环下端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11)与杯体外壁的距离小于等于2.5毫米,所述凹槽(11)可以使杯口液体流入凹槽且在液体粘性的作用下无法流出凹槽。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支撑筋(13),所述支撑筋(13)位于凹槽(11)与杯体外壁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凹槽(11)使其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支撑筋(13)沿隔离环中心轴线方向直线布置,且围绕中心轴线均匀布置多个。所述支撑筋(13)位于基带(1)的上边缘以下,且其上端与基带(1)的上边缘留有一定的距离,以此来防止杯口液体流到支撑筋(13)处并从支撑筋(13)的上端流到基带(1)的外表面而影响整体的外观。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凹槽(11)下端还设有一沟槽(14),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所述沟槽(14)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沟槽(14)用于储存杯口留下来的液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基带(1)的材料为橡胶等弹性防水材料,还可以是防水的硅胶等。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根据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区别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4)内设有可以吸附液体的吸附物(2),所述吸附物(2)填充在沟槽(14)内且与杯体外壁相贴合。当杯口有液体留下来时,液体经过隔离环上端的凹槽(11)后向下流入沟槽(14)并由吸附物(2)吸附,这样可以更有效的防止液体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吸附物(2)呈环状且具有弹性,可以套在不同杯子的外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吸附物(2)的材料为吸水棉。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根据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1),所述基带(1)上设置有凹槽(11)和贴合面(12),所述凹槽(11)位于贴合面(12)外侧,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凹槽(11)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其区别于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从基带(1)的上端一直延伸到基带(1)的下端但不贯穿基带(1),所述凹槽(11)、贴合面(12)与基带(1)形成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空腔,这样可以使进入凹槽(11)的液体不会从隔离环下端流出。且所述凹槽(11)内还设置有吸附物(2),所述吸附物(2)填充在凹槽(11)内且与杯体外壁相贴合。当杯口有液体留下来时,液体经过隔离环上端的凹槽(11)后向下流入吸附物(2)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包括基带(1),其特征在于基带(1)上设置有凹槽(11)和贴合面(12),所述凹槽(11)位于贴合面(12)外侧,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凹槽(11)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包括基带(1),其特征在于基带(1)上设置有凹槽(11)和贴合面(12),所述凹槽(11)位于贴合面(12)外侧,所述贴合面(12)与杯体外壁贴合时凹槽(11)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与杯体外壁的距离小于等于2.5毫米,所述凹槽(11)可以使杯口液体流入凹槽且在液体粘性的作用下无法流出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内还设有支撑筋(13),所述支撑筋(13)位于凹槽(11)与杯体外壁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凹槽(11)使其与杯体外壁保持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13)沿隔离环中心轴线方向直线布置,且围绕中心轴线均匀布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杯口液体隔离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莹娄柱
申请(专利权)人:陈宝莹娄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