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74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纺织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包括供料装置和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溶解角蛋白以形成角蛋白溶液的蛋白罐、提供高分子溶液的高分子罐和通过汇流管连通所述蛋白罐和所述高分子罐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连通纺丝装置,所述混合罐内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正下方的、由设置在混合罐外的电机带动旋转的混料轴,所述混料轴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混件和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设备,实现角蛋白溶液与高分子溶液的高度混合,集中两者优势,高效纺丝。

A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regenerated cashmere kerat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
本技术纺织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羊绒纤维中角蛋白含量高达约99%,是角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最新的国际毛纺组织统计表明,近年来世界羊毛总产量下降了约20%,羊绒资源将面临短缺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羊绒制品加工和消费国,每年将产生大量毛纺副产品、不可纺的短纤维、粗纤维和加工损伤的残次羊绒和下脚料。据统计,我国毛纺企业每年因劣质、加工损耗、废旧等原因废弃的羊绒资源高达十数万吨。传统废弃羊绒的处理方法为垃圾场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等,填埋处理占用大量场地,而焚烧处理则产生大量的烟尘,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造成资源浪费。如果能将废弃的羊绒进行再生利用,对合理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又能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成本。因而,废弃羊绒角蛋白再生利用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角蛋白是一种由18种氨基酸组成,并且肽链经二硫键、氢键、范德华力等高度交叉、曲折交联、结构复杂的高韧性、高机械强度的蛋白质。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良特性,角蛋白被研究用于饲料、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开发。近年来,角蛋白在可降解塑料、组织工程和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纺织工业研究领域中,相关研究人员正致力探索角蛋白作为织物整理剂,用于提高织物的抗皱性、吸湿性、抗起毛起球、防毡缩整理和防紫外线性能。由此可见,角蛋白是一种用途广泛,前途无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现有技术中,以废弃羊绒为原料,采用生物-还原法提取角蛋白,与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复合纺丝生产高性能纳米纤维,同时利用蛋白质交联剂替代传统的戊二醛、聚氨酯等与织物的交联方法,再生角蛋白-蛋白质交联剂-羊绒织物的体系,在不改变羊绒织物风格的前提下,实现羊绒的绿色改性。现有技术中,角蛋白与高分子化合物复合纺丝,大多是采用现有的混合设备,先将角蛋白与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混合,送入纺丝设备进行纺丝,但是,这种操作,由于角蛋白与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混合混合后停留时间长,导致复合丝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实现角蛋白溶液与高分子溶液的即时高度混合,混合用时短,得到集中两者优势的纺丝。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包括供料装置和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溶解角蛋白以形成角蛋白溶液的蛋白罐、提供高分子溶液的高分子罐和通过汇流管连通所述蛋白罐和所述高分子罐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连通纺丝装置,所述混合罐内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正下方的、由设置在混合罐外的电机带动旋转的混料轴,所述混料轴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混件和搅拌叶。上述方案中,对现得到的角蛋白溶液和高分子溶液进行及时混合,防止了预先混合带来的弊端,通过设置混料组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高效混合。作为优选,所述预混件包括中心位置对准所述混合罐的入口的上预混斗和位于所述上预混斗下方的下预混斗,所述下预混斗具有混合液出口。角蛋白溶液和高分子溶液通过汇流管进入到混合罐中,经混合罐的入口落在上预混斗上,流经上预混斗表面,进行第一次预混,再落入到下预混斗中,沿着下预混斗的表面经混合液出口a流出,在下预混斗中进行第二次预混,再进入到混合罐,通过混料轴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混料。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行多次预混,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作为优选,所述上预混斗呈伞形,所述下预混斗具有凹形腔,所述上预混斗的投影位于所述凹形腔内。作为优选,所述下预混斗的混合液出口处连接有螺旋管,在螺旋管内能进行再次混合。作为优选,所述上预混斗的上表面设置有点状突,避免混合液成股流下,分散混合液,起到更好的混料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上预混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正对所述混合罐入口的散料球,混合液从混合罐的入口进入,落在散料球上,打散进料,提到混合液在上预混斗上的混合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下预混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指向所述混合液出口的凸棱,避免混合液成股流下,分散混合液,起到更好的混料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上预混斗的边缘内卷形成有位于上预混斗上表面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开有缺口。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圆形贯穿孔。作为优选,所述贯穿孔的孔径为1-2mm。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加工设备,实现角蛋白溶液与高分子溶液的高度混合,集中两者优势,高效纺丝。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混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中混料组件中下预混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包括供料装置和纺丝装置,如附图1所示,供料装置主要是用于将经溶解的角蛋白粉末与液态的高分子聚合物混合,包括用于溶解角蛋白以形成角蛋白溶液的蛋白罐10、提供高分子溶液的高分子罐20和通过汇流管30连通所述蛋白罐10和所述高分子罐20的混合罐40,汇流管30上设置有流量阀。混合罐40连通纺丝装置,纺丝装置采用现有的静电纺丝装置。混合罐40内设置有混料组件50,所述混料组件50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罐50的入口正下方的、由设置在混合罐40外的电机60带动旋转的混料轴51,所述混料轴5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混件511和搅拌叶512。其中,预混件的作用是将从汇流管进来的混合液先进行初步混合,以提高混料效率,预混件511包括中心位置对准所述混合罐40的入口的上预混斗5111和位于所述上预混斗5111下方的下预混斗5112,所述下预混斗5112具有混合液出口a,上预混斗5111焊接在混料轴51的顶端,呈伞形,下预混斗5112的中心穿过混料轴51进行焊接固定。混合液出口a位于偏离中心位置。下预混斗5112具有凹形腔,结构类似于倒立的伞形,上预混斗5111的投影位于所述凹形腔内。在混料过程中,角蛋白溶液和高分子溶液通过汇流管30进入到混合罐40中,经混合罐40的入口落在上预混斗5111上,流经上预混斗5111表面,进行第一次预混,再落入到下预混斗5112中,沿着下预混斗5112的表面经混合液出口a流出,在下预混斗5112中进行第二次预混,再进入到混合罐40,通过混料轴51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混料。实施例2: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如附图2所示,上预混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正对所述混合罐入口的散料球5113,散料球5113为焊接在上预混斗5111顶部的球体或半球体,打散进料,分散在上预混斗5111,上预混斗5111的上表面设置有点状突5111a,分散混合液,起到更好的混料作用。实施例3:一种用于再生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包括供料装置和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溶解角蛋白以形成角蛋白溶液的蛋白罐、提供高分子溶液的高分子罐和通过汇流管连通所述蛋白罐和所述高分子罐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连通纺丝装置,所述混合罐内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正下方的、由设置在混合罐外的电机带动旋转的混料轴,所述混料轴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混件和搅拌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包括供料装置和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用于溶解角蛋白以形成角蛋白溶液的蛋白罐、提供高分子溶液的高分子罐和通过汇流管连通所述蛋白罐和所述高分子罐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连通纺丝装置,所述混合罐内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混合罐的入口正下方的、由设置在混合罐外的电机带动旋转的混料轴,所述混料轴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预混件和搅拌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件包括中心位置对准所述混合罐的入口的上预混斗和位于所述上预混斗下方的下预混斗,所述下预混斗具有混合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混斗呈伞形,所述下预混斗具有凹形腔,所述上预混斗的投影位于所述凹形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用于再生羊绒角蛋白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妹邱金元邱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