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71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光合反应结构,包括培养罐和搅拌组件,微藻细胞在培养罐内进行光合作用,培养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搅拌组件设置于培养罐的内部,搅拌组件包括与罐盖连接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上设置有摩擦部,搅拌叶片能够转动并带动摩擦部清理附着在培养罐的内壁上的微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搅拌叶片在培养罐内部转动的过程中,摩擦部可以将附着在培养罐内壁上的微藻重新清理到微藻培养液中,既促进了微藻细胞在培养罐中的均匀分散和流动性,又保证了培养罐的透光性,从而使微藻细胞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大大增加了微藻细胞的存活率,有利于保证微藻的产量。

A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
技术介绍
微藻规模化养殖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但随着对微藻培养研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微藻光合反应器的研制是限制微藻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效低耗的微藻光合反应器的研发是微藻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现有技术中,一般为设备体积庞大的开放式光合反应器,且为了促进微藻在混合池中可以均匀分散开,通常会利用搅拌装置对混合池中的微藻进行扰动。然而,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会有大量微藻粘到混合池壁上无法处于流动状态,使微藻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导致微藻死亡,不利于微藻的繁殖培养。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合反应器由于微藻容易挂壁导致微藻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微藻挂壁,保证微藻能够长期处于流动状态,进而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保证微藻的产量。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包括:光合反应结构,包括培养罐和搅拌组件,微藻细胞在所述培养罐内进行光合作用,所述培养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培养罐的内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罐盖连接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摩擦部,所述搅拌叶片能够转动并带动所述摩擦部清理附着在所述培养罐的内壁上的微藻。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叶片为矩形环状结构。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罐盖上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与所述搅拌叶片连接。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光合反应结构还包括光源套管,所述光源套管设置于所述培养罐的内部。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光合反应采收装置还包括采收结构,所述采收结构能够收取所述培养罐中的成熟微藻。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采收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采收罐,所述采收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培养罐流体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采收罐的进口流体连接。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培养罐中微藻的生长状态的检测池,所述检测池内设置有检测器。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培养罐流体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检测池的进水口流体连接,所述检测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培养罐流体连接。作为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采收罐的出口流体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培养罐流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搅拌叶片在培养罐内部转动的过程中,摩擦部可以将附着在培养罐内壁上的微藻重新清理到微藻培养液中,既促进了微藻细胞在培养罐中的均匀分散和流动性,又保证了培养罐的透光性,从而使微藻细胞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大大增加了微藻细胞的存活率,有利于保证微藻的产量,且省去了人工擦拭清理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光合反应结构中培养罐内部和罐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光合反应结构中培养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采收结构中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合反应结构;11、培养罐;12、罐盖;121、把手;13、培养罐小盖;14、光源套管;15、第一螺纹孔;16、第二螺纹孔;17、第三螺纹孔;18、第四螺纹孔;191、搅拌叶片;192、连接部;2、采收结构;21、箱体;22、采收罐;231、第一隔板;232、第二隔板;233、第三隔板;24、第一水泵;25、第二水泵;26、检测池;27、第三水泵;281、第一过孔;282、第二过孔;283、第三过孔;284、第四过孔;3、光源;4、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主要应用于藻类细胞的繁殖与采收。本实施例以可食用的螺旋藻为例,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光合反应结构1和采收结构2以及底座4,其中,光合反应结构1和采收结构2均设置在底座4上。具体地,光合反应结构1包括培养罐11和设置在培养罐11顶部的罐盖12,螺旋藻培养液在培养罐11中进行繁殖,培养罐11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使罐内的螺旋藻细胞可以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螺旋藻成熟后,采收结构2将培养罐11中的螺旋藻收取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批螺旋藻的培养。进一步地,罐盖12上设置有培养罐小盖13。打开培养罐小盖13,可以向培养罐11中添加水分和营养物质,以保证螺旋藻细胞的正常生长,无需打开罐盖12。需要说明的是,培养罐1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罐盖12直接卡在该凹槽处即可;罐盖12上也设置有凹槽,用来卡住培养罐小盖13。为了促进螺旋藻细胞的流动,如图1和图2所示,培养罐1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具体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叶片191,搅拌叶片191连接在罐盖12上。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19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搅拌叶片191的上部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即一个搅拌叶片191转动就会带动另一个转动。进一步地,两个搅拌叶片191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部192,罐盖12上设置有过孔,连接部192穿过该过孔后与固定在罐盖12上的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的转子连接,从而实现搅拌叶片191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马达可以焊接在罐盖12,也可以用工业胶粘接在罐盖12;驱动马达的转子与搅拌叶片191的连接部192通过焊接固定。为了稳定带动搅拌叶片191的旋转,优选驱动马达焊接在罐盖12上。在搅拌叶片191的扰动下,螺旋藻培养液在培养罐11中不断流动,大量的螺旋藻细胞会附着在培养罐11的内壁上,削弱培养罐11的透光性,影响螺旋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增加螺旋藻细胞的死亡率。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191上设置有摩擦部(图中未示出)。具体地,摩擦部为毛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合反应结构(1),包括培养罐(11)和搅拌组件,微藻细胞在所述培养罐(11)内进行光合作用,所述培养罐(11)的顶部设置有罐盖(12);/n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培养罐(11)的内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罐盖(12)连接的搅拌叶片(191),所述搅拌叶片(191)上设置有摩擦部,所述搅拌叶片(191)能够转动并带动所述摩擦部清理附着在所述培养罐(11)的内壁上的微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合反应结构(1),包括培养罐(11)和搅拌组件,微藻细胞在所述培养罐(11)内进行光合作用,所述培养罐(11)的顶部设置有罐盖(12);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培养罐(11)的内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罐盖(12)连接的搅拌叶片(191),所述搅拌叶片(191)上设置有摩擦部,所述搅拌叶片(191)能够转动并带动所述摩擦部清理附着在所述培养罐(11)的内壁上的微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191)为矩形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12)上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与所述搅拌叶片(19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反应结构(1)还包括光源套管(14),所述光源套管(14)设置于所述培养罐(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收结构(2),所述采收结构(2)能够收取所述培养罐(11)中的成熟微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合反应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迪张伟黄水林范如栓范倩影马腾肖尧卢运明张碧松温永煌吴章标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食品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