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5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中,包括接粪坑,设置在接粪坑顶部,封闭接粪坑的第一漏粪板,设置接粪坑外一侧下方,与接粪坑相连通的处理坑,设置在处理坑顶部,封闭处理坑的第二漏粪板,设置在接粪坑底部一端外侧,位于接粪坑和处理坑之间,且分别与接粪坑和处理坑相连通的置板腔,以及设置在置板腔内的移粪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布置合理、鸭粪转移及处理效率高、省时省力省能耗、使用寿命高、运行顺畅。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nure pit of a meat duck farm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entralized treatment of exc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肉鸭养殖产业的升级,传统简易棚舍网养的生产模式逐渐过渡到笼养或立体网养的模式。养殖模式的变化致使养殖量高度集中,集约化的肉鸭养殖带来的首要问题是鸭粪产量的急剧上升导致的环保问题;政府近年环保政策趋严,致使鸭粪环保处理更为急切;然而鸭粪本身的理化特性及较高的含水量致使传统处理畜禽粪污的环保手段均不适于鸭粪处理;但降低鸭粪水分含量是鸭粪处理的首要目标,也是畜禽粪便后期用于好氧发酵的前提,因此鸭粪的粪水分离是鸭粪处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的鸭粪粪水分离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远离肉鸭养殖区,需要进行鸭粪转移,与肉鸭养殖区的衔接不理想,且费时费力,工作量巨大;另一种是位于肉鸭养殖区正下方,由于鸭粪的不定时性,鸭粪粪水分离系统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耗能耗资。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专利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置合理、鸭粪转移及处理效率高、省时省力省能耗、使用寿命高、运行顺畅的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中,包括接粪坑,设置在所述接粪坑顶部,封闭所述接粪坑的第一漏粪板,设置所述接粪坑外一侧下方,与所述接粪坑相连通的处理坑,设置在所述处理坑顶部,封闭所述处理坑的第二漏粪板,设置在所述接粪坑底部一端外侧,位于所述接粪坑和所述处理坑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接粪坑和所述处理坑相连通的置板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置板腔内的移粪单元;所述处理坑内设置鸭粪粪水分离系统,所述第一漏粪板顶部设置肉鸭养殖区;将接粪坑与处理坑相互连通,布置合理,且可以有效利用养殖场的养殖空间,通过移粪单元将接粪坑和处理坑进行衔接,可以提高鸭粪转移效率,省时省力,还可以集中处理鸭粪,节省能耗。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移粪单元包括由若干偶数个移粪子板首尾依次靠近构成的折叠移粪板,固定在所述置板腔底面上,位于分别靠近所述接粪坑和所述处理坑处,靠近所述折叠移粪板一端部的固定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和所述折叠移粪板之间的折叠组件,移粪单元在移粪作业完成时,可收回至置板腔内,可以避免养殖期间从第一漏粪板上落下的鸭粪对其污染,提高粪坑使用寿命,由于养殖场的粪坑通常为长方形,设置折叠移粪板可以将其折叠收回,在对接粪坑和处理坑有效衔接的同时,减少置板腔的空间,进一步合理利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一齿面固定在所述固定筒顶面上的第二齿轮,在所述移粪子板顶面两端各固定一个第一齿轮,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二连接件,铰接在同一个所述移粪子板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之间的第一连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固定筒相互转动配合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重合;相邻两个所述移粪子板端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与所述固定筒靠近的所述移粪子板的端部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相铰接的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应的所述移粪子板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L型,其一端部固定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部,其另一端部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其弯折部位铰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上,且铰接部位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重合;设置在所述折叠移粪板中部的所述移粪子板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Z型第一连接件,设置在远离所述固定筒的所述移粪子板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L型第一连接件;所述Z型第一连接件的弯折部位分别铰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上,且铰接部位的轴线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重合,所述Z型第一连接件的两端相对应分别铰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L型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和弯折部位分别铰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上,且铰接部位的轴线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重合,所述L型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铰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漏粪板正上方的铺粪单元,可以使鸭粪在处理坑内均匀分布,有效利用鸭粪粪水分离系统,提高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铺粪单元包括置于所述第二漏粪板顶面上,且底面靠近所述第二漏粪板顶面的铺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铺粪板顶部,控制所述铺粪板来回移动的铺粪组件,所述铺粪板与所述第二漏粪板等长且两端平齐,设置所述铺粪组件来回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铺粪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铺粪组件包括沿所述铺粪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铺粪板顶部的若干个铺粪机构,以及设置在若干个所述铺粪机构之间,控制若干个所述铺粪机构同步运行的联动转轴;所述铺粪机构包括底部固定在所述铺粪板顶部的牵引滑块,一端铰接在所述牵引滑块顶部的第二连杆,相互啮合,轴心线分别固定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的转轴与所述第三齿轮的转轴同轴的曲柄;所述牵引滑块贯穿置于所述处理坑顶壁上,且与所述处理坑的顶壁相互滑动配合;在所述铺粪机构的带动下,所述铺粪板带动由移粪单元转移的来自接粪坑的鸭粪,从靠近接粪坑的一侧向远离接粪坑的一侧移动时,速度较缓,而向相反方向移动时,速度较快,可以进一步提高铺粪效率。若干个所述第四齿轮的转轴分别与所述联动转轴同轴;其中一个所述铺粪机构的所述第三齿轮的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铺粪组件和所述折叠组件之间设置联动组件,可以减少电机使用数量,节省能耗。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第三齿轮的转轴同轴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所述驱动轴同轴的第五齿轮,固定设置所固定块,与所述第五齿轮相互啮合,与所述固定块相互滑动配合,一端部设有滑槽的齿条,以及一端部的转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转轴同轴,另一端部置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相互扣合的第二曲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二漏粪板的两侧向上弯折,且其弯折部位圆弧过渡,防止铺粪组件在铺粪过程中,鸭粪在第二漏粪板两侧堆积,所述铺粪板下端部的的材质设置为弹性材料,防止铺粪组件在靠近第二漏粪板两侧时出现卡顿。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所述铺粪板靠近所述置板腔的所述铺粪机构中的所述第三齿轮的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方便布置联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接粪坑的接粪底板的顶面与所述置板腔的底壁齐平,提高移粪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接粪底板与远离所述处理坑的侧壁相接的部位,根据所述折叠移粪板底部的运动轨迹进行圆弧过渡。本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时:在肉鸭养殖过程中,移粪单元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粪坑(1),设置在所述接粪坑(1)顶部,封闭所述接粪坑(1)的第一漏粪板(2),设置所述接粪坑(1)外一侧下方,与所述接粪坑(1)相连通的处理坑(4),设置在所述处理坑(4)顶部,封闭所述处理坑(4)的第二漏粪板(5),设置在所述接粪坑(1)底部一端外侧,位于所述接粪坑(1)和所述处理坑(4)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接粪坑(1)和所述处理坑(4)相连通的置板腔(6),以及设置在所述置板腔(6)内的移粪单元(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粪坑(1),设置在所述接粪坑(1)顶部,封闭所述接粪坑(1)的第一漏粪板(2),设置所述接粪坑(1)外一侧下方,与所述接粪坑(1)相连通的处理坑(4),设置在所述处理坑(4)顶部,封闭所述处理坑(4)的第二漏粪板(5),设置在所述接粪坑(1)底部一端外侧,位于所述接粪坑(1)和所述处理坑(4)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接粪坑(1)和所述处理坑(4)相连通的置板腔(6),以及设置在所述置板腔(6)内的移粪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粪单元(3)包括由若干偶数个移粪子板首尾依次靠近构成的折叠移粪板(301),固定在所述置板腔(6)底面上,位于分别靠近所述接粪坑(1)和所述处理坑(4)处,靠近所述折叠移粪板(301)一端部的固定筒(307),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筒(307)和所述折叠移粪板(301)之间的折叠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一齿面固定在所述固定筒(307)顶面上的第二齿轮(303),在所述移粪子板顶面两端各固定一个第一齿轮(302),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02)之间的第一连接件(305),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302)和所述第二齿轮(303)之间的第二连接件(306),铰接在同一个所述移粪子板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05)的端部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305)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6)的端部之间的第一连杆(304),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06)一端,与所述固定筒(307)相互转动配合的驱动轴(308);所述驱动轴(308)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303)的轴线重合;
相邻两个所述移粪子板端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302)相互啮合,与所述固定筒(307)靠近的所述移粪子板的端部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302)与所述第二齿轮(303)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连杆(304)、与所述第一连杆(304)相铰接的第一连接件(305)和/或第二连接件(306),与所述第一连杆(304)相对应的所述移粪子板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集中处理粪便的肉鸭养殖场粪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6)设置为L型,其一端部固定在所述驱动轴(308)的一端部,其另一端部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304)的一端相互铰接,其弯折部位铰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302)上,且铰接部位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302)的轴线重合;
设置在所述折叠移粪板(301)中部的所述移粪子板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05)设置为Z型第一连接件(305a),设置在远离所述固定筒(307)的所述移粪子板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05)设置为L型第一连接件(305b);
所述Z型第一连接件(305a)的弯折部位分别铰接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强黄河李鑫黄金发潘雯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