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涂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51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涂料桶,该涂料桶包括:放置筒,其置于保温筒内部,放置筒的外壁与保温筒的内壁接触;保温筒,其置于桶体的内部,且保温筒的外壁与桶体的内部不接触;第一挡板,其设于保温筒的内部且位于保温筒的开口端对保温筒予以密封,第一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进水管通过通孔与保温筒内部连通;第二挡板,其设于桶体和保温筒之间的腔体顶部对腔体予以密封;加热丝,设于桶体和保温筒之间的腔体中并与保温筒的外壁接触,一端与第二挡板的连接,另一端与桶体的底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加入热水对涂料进行保温操作,减少了涂料凝固的情况,而且能够对保温筒内部的水源以及放置筒内部的涂料进行加热保温,提高了实用性。

A kind of heat preservation paint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涂料桶
本技术涉及涂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涂料桶。
技术介绍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现有的涂料桶在寒冷天气使用过程中,涂料桶内部的涂料温度下降很快,导致涂料桶内部的涂料还没刷完就被凝固在涂料桶内壁上,无法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涂料桶,对涂料予以有效保温,减少凝固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涂料桶,该涂料桶包括:放置筒,其置于保温筒内部,且所述放置筒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筒的内壁接触;保温筒,其置于桶体的内部,且所述保温筒的外壁与所述桶体的内部不接触;第一挡板,其设于所述保温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保温筒的开口端对所述保温筒予以密封,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进水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温筒内部连通;第二挡板,其设于所述桶体和所述保温筒之间的腔体顶部对所述腔体予以密封;加热丝,设于所述桶体和所述保温筒之间的腔体中并与所述保温筒的外壁接触,所述加热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连接,所述加热丝的另一端与所述桶体的底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把手,其与所述桶体外侧壁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所述保温筒和所述放置筒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保温筒的上表面。<br>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槽,连接块配套设于所述连接槽内部,固定螺钉从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壁横向贯穿所述第一挡板并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槽和所述固定螺钉为成套设置,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槽和所述固定螺钉设有多套,且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周向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丝设有多个且沿所述保温筒的外壁周向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池座,其镶嵌于所述桶体的侧壁中,所述电池座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电池座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加热丝连接,所述开关设于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水管,其入口端与所述保温筒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桶体的外部,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一盖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周向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保温筒的一侧设有第二盖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加入热水对涂料进行保温操作,减少了涂料凝固的情况,而且能够对保温筒内部的水源以及放置筒内部的涂料进行加热保温,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保温涂料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保温涂料桶的A区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保温涂料桶的俯视图。图中,1、桶体;2、把手;3、保温筒;4、放置筒;5、第一挡板;6、连接块;7、连接槽;8、固定螺钉;9、第二挡板;10、加热丝;11、电池座;12、开关;13、出水管;14、第一盖板;15、进水管;16、第二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是一种保温涂料桶,该涂料桶包括:放置筒4,其置于保温筒3内部,且放置筒4的外壁与保温筒3的内壁接触;保温筒3,其置于桶体1的内部,且保温筒3的外壁与桶体1的内部不接触;第一挡板5,其设于保温筒3的内部且位于保温筒3的开口端对保温筒3予以密封,第一挡板5上设有多个通孔,进水管15通过通孔与保温筒3内部连通;第二挡板9,其设于桶体1和保温筒3之间的腔体顶部对腔体予以密封;加热丝10,设于桶体1和保温筒3之间的腔体中并与保温筒3的外壁接触,加热丝10的一端与第二挡板9的连接,加热丝10的另一端与桶体1的底面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2,其与桶体1外侧壁的上端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桶体1、保温筒3和放置筒4的上端面平齐设置,第一挡板5的上表面高于保温筒3的上表面。进一步的,第一挡板5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槽7,连接块6配套设于连接槽7内部,固定螺钉8从第一挡板5的外侧壁横向贯穿第一挡板5并与连接块6螺纹连接。进一步的,连接块6、连接槽7和固定螺钉8为成套设置,连接块6、连接槽7和固定螺钉8设有多套,且沿第一挡板5的周向均匀设置。进一步的,加热丝10设有多个且沿保温筒3的外壁周向均匀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池座11,其镶嵌于桶体1的侧壁中,电池座1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2连接,电池座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丝10连接,开关12设于桶体1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水管13,其入口端与保温筒3内部连通,出水管13的出口端延伸至桶体1的外部,出水管13的出口端设有第一盖板14。进一步的,进水管15设有多个且沿第一挡板5的周向均匀设置。进一步的,进水管15远离保温筒3的一侧设有第二盖板16。将涂料注入放置筒4中进行使用,之后打开第二盖板16,将热水从进水管15中注入保温筒3内部对涂料进行保温。当保温筒3中的热水温度降低至达不到保温效果时,可以将第一盖板14将保温筒3中已冷却的热水经过出水管13予以排出,再通过进水管15箱保温筒3中注入新的热水;也可以闭合开关12,启动加热丝10对保温筒3中已冷却的热水进行加热处理,使保温筒3中的热水对放置筒4内的涂料持续发挥保温作用。在实际工况中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重新注入热水或者加热丝10加热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桶体1上设置有把手2,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涂料的位置任意移动桶体1来适应需求,提高了保温涂料筒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涂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放置筒(4),其置于保温筒(3)内部,且所述放置筒(4)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筒(3)的内壁接触;/n保温筒(3),其置于桶体(1)的内部,且所述保温筒(3)的外壁与所述桶体(1)的内部不接触;/n第一挡板(5),其设于所述保温筒(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保温筒(3)的开口端对所述保温筒(3)予以密封,所述第一挡板(5)上设有多个通孔,进水管(15)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温筒(3)内部连通;/n第二挡板(9),其设于所述桶体(1)和所述保温筒(3)之间的腔体顶部对所述腔体予以密封;/n加热丝(10),设于所述桶体(1)和所述保温筒(3)之间的腔体中并与所述保温筒(3)的外壁接触,所述加热丝(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9)的连接,所述加热丝(10)的另一端与所述桶体(1)的底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涂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置筒(4),其置于保温筒(3)内部,且所述放置筒(4)的外壁与所述保温筒(3)的内壁接触;
保温筒(3),其置于桶体(1)的内部,且所述保温筒(3)的外壁与所述桶体(1)的内部不接触;
第一挡板(5),其设于所述保温筒(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保温筒(3)的开口端对所述保温筒(3)予以密封,所述第一挡板(5)上设有多个通孔,进水管(15)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温筒(3)内部连通;
第二挡板(9),其设于所述桶体(1)和所述保温筒(3)之间的腔体顶部对所述腔体予以密封;
加热丝(10),设于所述桶体(1)和所述保温筒(3)之间的腔体中并与所述保温筒(3)的外壁接触,所述加热丝(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9)的连接,所述加热丝(10)的另一端与所述桶体(1)的底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涂料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2),其与所述桶体(1)外侧壁的上端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涂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所述保温筒(3)和所述放置筒(4)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挡板(5)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保温筒(3)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涂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槽(7),连接块(6)配套设于所述连接槽(7)内部,固定螺钉(8)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伟郑安升黄留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