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04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30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包括:用于包装待包装产品的内盒体。其中,内盒体包括:具有内开口的内主体和用于盖合内开口的内盖板,内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内盖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内盖板盖合于内开口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地榫卯配合。该包装盒具有容易拆装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本说明书涉及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小运输过程中对产品造成损伤,通常将产品装于内盒体中,然后再将内盒体装于外盒体中。但是,相关的内盒体不易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易拆装的包装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用于包装待包装产品的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包括:具有内开口的内主体、用于盖合所述内主体的内盖板,所述内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内盖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内盖板盖合于所述内开口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地榫卯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榫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榫部限位的卯部。进一步地,所述榫部从所述内开口的边缘向外延伸;所述卯部设于所述内盖板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凹凸不平的第一侧缘,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凹凸不平的第二侧缘,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干涉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侧缘向内凹陷设有第一半开槽,和/或,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侧缘向内凹陷设有第二半开槽。进一步地,所述内盖板的侧边连接有内翼板,所述内翼板背离所述内盖板的侧边向外延伸有限位部;所述内主体的内底壁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限位部限位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内盖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内主体的侧壁枢接,所述内主体与所述内盖板枢接的侧壁上设有提拉部。进一步地,所述内主体与所述内盖板枢接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提拉部的容纳槽;所述提拉部的端部与所述容纳槽的边缘枢接。进一步地,所述提拉部的侧缘向内凹陷设有第三半开槽;和/或所述容纳槽的侧缘向内凹陷设有第四半开槽。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外盒体,所述外盒体套装于所述内盒体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基于内主体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内盖板上的第二限位结构之间的榫卯配合,使内盒体容易拆装。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图1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装盒的分解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装盒的分解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位于外盒体外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展开后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装于外盒体内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装于外盒体内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由外盒体拉出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包括:用于包装待包装产品的内盒体。其中,内盒体包括:具有内开口的内主体、用于盖合内开口的内盖板,内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内盖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内盖板盖合于内开口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地榫卯配合。本申请包装盒基于内主体上第一限位结构和内盖板上第二限位结构之间的榫卯配合,使内盒体容易拆装。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包装盒的分解图。结合图1和图2,该包装盒包括:内盒体1和外盒体2,其中,外盒体2套装于内盒体1外,内盒体1用于包装待包装产品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包装产品3可以为电子秤、平板电脑、显示屏等。外盒体2可以包括:具有外开口211的外主体21、设于外开口211边缘的外盖板22和至少两个舌板23。外盖板22背离主体21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外翼板221。通过将至少两个舌板23盖合于外开口211后,至少两个舌板23与外开口211之间形成插缝,将外盖板22盖合于外开口211后,使外翼板221插入插缝内,即可实现外盒体2的封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盒体1由外盒体2的外开口211置于外盒体2内。内盒体1包括:具有内开口111的内主体11、用于盖合内开口111的内盖板12。图3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位于外盒体外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展开后的示意图,结合图1~图4,内盖板12的一侧边与内主体11的侧壁枢接,内主体11与内盖板12枢接的侧壁上设有提拉部1141。进一步地,内主体11包括内底板113、设于内底板113周向的多个内侧板114,多个内侧板114面向内盖板12折叠后形成内主体11的侧壁,且多个内侧板114之间配合形成内开口111。提拉部1141设于与内盖板12枢接的一个内侧板114上,以利于提拉内盒体1,尤其利于将内盒体1由外盒体2内取出。图5和图6所示分别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装于外盒体内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由外盒体拉出的示意图,结合图5~图7,当内盒体1装于外盒体2内时,内盒体1的提拉部1141与外盒体2的外开口211相对,通过提拉部1141能够容易地将内盒体1由外盒体2内取出。进一步地,结合图8所示的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内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内主体11与内盖板12枢接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提拉部1141的容纳槽1142,提拉部1141的端部与容纳槽1142的边缘枢接。当将内盒体1由外盒体2取出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n用于包装待包装产品的内盒体;/n所述内盒体包括:具有内开口的内主体、用于盖合所述内开口的内盖板,所述内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内盖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内盖板盖合于所述内开口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地榫卯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
用于包装待包装产品的内盒体;
所述内盒体包括:具有内开口的内主体、用于盖合所述内开口的内盖板,所述内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内盖板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内盖板盖合于所述内开口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地榫卯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榫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榫部限位的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部从所述内开口的边缘向外延伸;所述卯部设于所述内盖板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凹凸不平的第一侧缘,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凹凸不平的第二侧缘,所述第一侧缘与所述第二侧缘干涉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侧缘向内凹陷设有第一半开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吴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