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40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的上墨辊与油墨槽,所述油墨槽连接有补墨机构,补墨机构包括高于油墨槽设置的储墨箱、设置于储墨箱侧壁底部或底壁的出流管以及安装在出流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设有铰接部,铰接部上设有出流孔,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浮球,连杆靠近浮球的一端设有贯穿性的溢流孔;出流管上设有供连杆穿过的开口;当油墨槽中的油墨液面位于设置下限时,出流孔与出流管对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印刷机的油墨槽需要人工频繁补充油墨增加劳动量的问题,在开机前补充油墨后,印刷过程中自动添加补充油墨,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包装通常在塑料膜上印制图案信息,塑料膜一般通过塑料膜印刷机印刷。现有的塑料膜印刷机包括发料机构、烫平机构、多色印刷机构、冷却定型机构、收卷机构,多色印刷机构由多套印刷单元机构构成,每套印刷单元机构包括印刷部分、烘箱烘干部分、冷却部分,冷却部分是内腔导入有冷却液的传导辊。其工艺过程是卷装塑料膜经烫平机构烫平后导入多色印刷机构,塑料膜每经过一套印刷单元机构就印刷一色,然后通过烘箱烘干,这样,经过多色印刷后形成所需的图案。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21626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专用的凹版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放料轴和收料轴,印刷机本体由多个依次排列的印刷机组组成,印刷机组包括印刷箱体、墨槽、印版辊筒和压印辊筒,印刷箱体一侧开有进料口,印刷箱体的另一侧开有出料口,印刷箱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分别设有导辊,位于印刷箱体进料口一侧设有薄膜预热通道,位于印刷箱体出料口一侧设有烘干通道,墨槽、印版辊筒和压印辊筒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印刷箱体内,印版辊筒的一部分位于墨槽内,墨槽上设有加热夹套,放料轴安装架上设有加热保温夹套,放料轴位于印刷机本体的进料端,收料轴位于印刷机本体的出料端。该技术在印刷前通过预热油墨和塑料薄膜,能够大大加快水性油墨印刷后的干燥速度。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墨槽的体积较小,一次性只能储存少量的油墨,在油墨的液面较低影响印刷前,操作者需要手动箱墨槽中添加油墨,操作不便,而且多个印刷机组的墨槽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能够对印刷的塑料膜边缘进行裁边,使得塑料膜印制品的宽幅满足设计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的上墨辊与油墨槽,所述油墨槽连接有补墨机构,补墨机构包括高于油墨槽设置的储墨箱、设置于储墨箱侧壁底部或底壁的出流管以及安装在出流管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内部中空的连杆,连杆的一端设有与出流管球铰接的球形的铰接部,铰接部上设有与出流管连通的出流孔,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伸入油墨槽中的浮球,连杆靠近浮球的一端设有贯穿性的溢流孔;出流管上设有供连杆穿过的开口;当油墨槽中的油墨液面位于设置下限时,出流孔与出流管对齐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印刷开机前向储墨箱中加满备用油墨。上墨辊转动时将油墨槽中的油墨转移,随着印刷时间的延长,油墨槽中油墨量逐渐减少使得液面高度随之降低。浮球随着液面高度下移,浮球通过连杆带动铰接部转动,开口使得连杆只能在竖直平面转动,当铰接部上的出流孔与出流管对齐连通时,由于储墨箱高于油墨槽设置,储墨箱中的油墨通过出流管流出,油墨经过通孔和出流孔后流入到连杆中,最后油墨从溢流孔流出到油墨槽中,从而能够补充油墨;油墨槽中的液面逐渐增加,浮球随之上移,浮球带动铰接部转动,出流孔与出流管之间的通道面积逐渐减小,补充油墨的速度逐渐降低,当出流孔与出流管之间完全错开时,停止补充油墨。从而油墨槽能够根据印刷过程中油墨使用情况自动补充油墨,油墨槽中的油墨始终保持在设定下限以上,减少工作量。此外,还能够避免因工人忘记添加油墨导致的印刷错误,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墨箱连接有进墨管,进墨管上连接有抽吸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机前箱储墨箱添加油墨时,只需要将进墨管插入到油墨桶中,启动抽吸泵,油墨沿着进墨管在抽吸泵的作用下抽送到储墨箱,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墨箱内设有用于油墨流动的搅拌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墨箱中存储有大量备用油墨,搅拌组件工作带动油墨流动,防止油墨因长时间静置悬浮性降低,使得油墨成分保持均匀,以便流入到油墨槽的油墨不会引起色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竖直穿设于储墨箱的搅拌轴、设置于搅拌轴底端的搅拌桨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带动搅拌轴转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的搅拌桨转动对油墨进行搅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墨箱侧壁竖向设有透明的条形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条形观察窗能够直接看到储墨箱内部的油墨高度,不必因为储墨箱设置较高而需要攀登,便于操作人员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槽底壁内部设有温度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夏季或者冬季印刷时,由于油墨的温度影响其粘度进而影响印刷效果,温度调节组件使得油墨槽中的油墨在同一批次保持相同的温度,提高印制品质量一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盘管,盘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连接外部的热水源时,盘管能够对油墨槽进行加热,适合冬季印刷;进水口连接外部的冷水源时,盘管能够对油墨槽进行冷却,适合夏季印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槽上方连接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油墨槽上方的吸气管和与吸气管连接的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工作在吸气管处形成负压,油墨槽附近的空气被抽送到吸气管中,有效减少油墨挥发对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减少异味,保持操作人员的健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气管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吸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墨槽附近的空气能够同时从多个吸气孔进入到吸气管内,提高排气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墨槽底壁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中设有堵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天的印刷工作结束后,可以拔出堵头使得油墨槽中剩余的油墨排出收集,同时对油墨槽进行清洗,保持油墨槽清洁,避免油墨干涸在油墨槽内壁对后续印刷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印刷开机前向储墨箱中加满备用油墨,油墨槽能够根据印刷过程中油墨使用情况自动补充油墨,油墨槽中的油墨始终保持在设定下限以上,减少工作量;2.由于补墨机构自动补墨,能够避免因工人忘记添加油墨导致的印刷错误,提高产品合格率;3.排气组件能够有效减少油墨挥发对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减少异味,保持操作人员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前方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后方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显示控制阀内部结构在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凸显控制阀与出流管连接结构在图3中B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2、上墨辊;3、油墨槽;4、补墨机构;41、储墨箱;411、出流管;412、球形壳;4121、通孔;4122、开口;413、观察窗;42、进墨管;43、控制阀;431、连杆;4311、溢流孔;432、铰接部;433、浮球;4321、出流孔;44、抽吸泵;45、连接管;5、排气组件;51、风机;511、排气口;512、进气管;52、吸气管;521、吸气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的上墨辊(2)与油墨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3)连接有补墨机构(4),补墨机构(4)包括高于油墨槽(3)设置的储墨箱(41)、设置于储墨箱(41)侧壁底部或底壁的出流管(411)以及安装在出流管(411)上的控制阀(43);所述控制阀(43)包括内部中空的连杆(431),连杆(431)的一端设有与出流管(411)球铰接的球形的铰接部(432),铰接部(432)上设有与出流管(411)连通的出流孔(4321),连杆(431)的另一端连接有伸入油墨槽(3)中的浮球(433),连杆(431)靠近浮球(433)的一端设有贯穿性的溢流孔(4311);出流管(411)上设有供连杆(431)穿过的开口(4122);当油墨槽(3)中的油墨液面位于设置下限时,出流孔(4321)与出流管(411)对齐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的上墨辊(2)与油墨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3)连接有补墨机构(4),补墨机构(4)包括高于油墨槽(3)设置的储墨箱(41)、设置于储墨箱(41)侧壁底部或底壁的出流管(411)以及安装在出流管(411)上的控制阀(43);所述控制阀(43)包括内部中空的连杆(431),连杆(431)的一端设有与出流管(411)球铰接的球形的铰接部(432),铰接部(432)上设有与出流管(411)连通的出流孔(4321),连杆(431)的另一端连接有伸入油墨槽(3)中的浮球(433),连杆(431)靠近浮球(433)的一端设有贯穿性的溢流孔(4311);出流管(411)上设有供连杆(431)穿过的开口(4122);当油墨槽(3)中的油墨液面位于设置下限时,出流孔(4321)与出流管(411)对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箱(41)连接有进墨管(42),进墨管(42)上连接有抽吸泵(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用涂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箱(41)内设有用于油墨流动的搅拌组件(7)。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众塑料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